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 1.2 数据的计算 课件(8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 1.2 数据的计算 课件(8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9-08 08:32:51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高一,1班
数据的计算
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并思考,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https://v./x/page/p3267yjk3u3.html
活动体验
打开网络画板软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的计算方式
计算长度
计算角度
活动体验
计算大小
计算位置
计算的运算符
其他数据计算方法
WPS表格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利用排序功能可以依据关键字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从而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分类信息。
数据的筛选
根据一定的规则成批筛选数据,有助于我们发现某类特定数据蕴含的信息。筛选会依据条件显示需要的数据,其余的内容都会被隐藏起来。同时,筛选不会以任何方式更改数据,取消筛选之后,所有数据都会重新出现。
探究活动
运用网络画板自行画出一些几何图片,并计算该图形的面积、角度、边长等,并验证相关的数据定理。
A
AB=10.06
AC=7.29
两边之和
两边之差
B
BC=11.11
B
9.53
10.47
AB+AC
BC
20.00
6.96
9.53
6.96
AB+BC
AC
16.49
10.47
10.47
6.96
A
AC+BC
>
AB
17.43
9.53
操作符
描述
例子
加法-相加运算符两侧的值
A+B等于30
减法-左操作数减去右操作数
A-B等于-10
乖乘法-相乘操作符两侧的值
A*B等于200
除法-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
B/A等于2
%
取余-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的余数
B%A等于0
自增:操作数的值增加1
B++或++B等于21(区别
详见下文)
自减:操作数的值减少1
B-或-B等于19(区别详
知乎@境傳躞妖精抓走啦教学单元 初始数据与计算 教学主题 数据的计算-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收据的计算基本方法 阐述各方面的使用场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的优势
核心素养培养
初步感受数据处理的方法,培养数据意识
教学内容
电脑的计算;电脑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观看《光量子计算机的速度》视频,让学生感受计算机与认为计算的区别,尝试回答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学生回答思考的问题,计算机之所以叫计算机,是因为计算能力非常强大。 观看视频感受计算机的计算强大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讲授 【知识点一、认识计算】
1、计算机的计算方式一 以数学软件为例,能够计算函数图象、计算长度、角度、大小、位置等。 画出并让软件计算相关内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含义。 开展问卷调查数据设计活动 学生观看计算过程,并说出感受和思考。 学生说计算的含义 通过感受现代科技,畅享未来生活。
【知识点二、计算的运算符】
四则运算符 *:乘法 %:除余 记笔记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知识点三、计算的其他方法】
1、排序 表格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利用排序功能可以依据关键字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从而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分类信息。 2、数据的筛选 根据一定的规则成批筛选数据,有助于我们发现某类特定数据蕴含的信息。筛选会依据条件显示需要的数据,其余的内容都会被隐藏起来。同时,筛选不会以任何方式更改数据,取消筛选之后,所有数据都会重新出现。 回答教师的问题 回答教师问题,丰富课堂趣味
探究活动 运用网络画板自行画出一些几何图片,并计算该图形的面积、角度、边长等,并验证相关的数据定理。 使用思维导图自主总结归纳知识 探究学习,图式思维
课堂小结 计算的方式有哪些 计算机的优势是什么,举例说明 回答教师的提问 总结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