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8 10: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新课导入
打鬼烧书图——《马蜂杂志》1891年11月28日,10页
猪精邪叫自洋传,欺天地,灭祖宗,万箭千刀难抵罪
狗屁妖书如粪臭,谤圣贤,毁仙佛,九州四海切同仇
新课导入
洋人来了欺负中国人,兴神拳,兴红灯照,那是中国人起来烧洋楼,赶洋人,赶走了洋人咱中国才太平啊!洋鬼子用传教来收买人心,想霸占中国,中国人不叫他们扎根,才起来赶他们啊!打天主教是为了不叫外国人来搅乱。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下册)第817页
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的行动导致了什么后果?

农民阶级如何救国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所见皆疮痍(背景)
二、所行未三思(经过)
三、所为酿苦果(结果)
四、所留启后人(启示)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
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
2
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评价义和团运动。
一、所见皆疮痍
——他们看到了什么
一、所见皆疮痍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一、所见皆疮痍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哪些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神甫与地方官员、教徒与普通百姓。
2.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洋人势力大,教徒作威作福,百姓诉苦无门。
材料一:教会势力很大,新县官到任拜庙完后,就要去拜神甫,神甫出入都坐轿车。普通百姓不敢和教徒发生争执,教徒常常威胁说:“奶奶的,逮你去见神甫去!”百姓不能和教徒打官司,不论什么官司,无论谁有理,总是教徒打赢,连县令也怕教会势力。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第659页
一、所见皆疮痍
旱灾 → 求雨失败 → 寻找罪魁祸首 → 洋教、洋人
材料二:光绪廿六年大旱,一年没有下雨,到秋天才下雨,八月廿日下霜,玉米刚上浆,没有成熟,因此闹起粮荒。人民吃树叶野草和棒子芯,粮价大涨,大米每斤由36文钱涨到64文钱,就开始抢粮。当时碧霞官放饭,共12口大锅,来吃饭的挤满碧霞宫,人山人海,挤死很多人。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第487页
材料三:旷日持久的干旱破坏了丰收的前景,人们躁动不安,随时都可能闹起事来。他们所有的求雨活动和祈雨仪式都以失败告终,这使他们大为恼火。他们说:“这肯定是洋人的错,我们应该除掉他们。”
——G·W·吉尼斯医生的叙述,见法思远编:《庚子殉难录》,第219页
根据材料分析,当时还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所见皆疮痍
旱灾 → 求雨失败 → 寻找罪魁祸首 → 洋教、洋人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二、所行未三思
——他们做了什么
二、所行未三思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义和团揭帖《射猪斩羊图》
这些揭帖宣传了义和团的哪些主张?
主张通过武力反抗,将列强赶出中国;主张保清、扶清。
口号:扶清灭洋
二、所行未三思
根据材料,说说应怎样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余栋臣起义 覃培章起义 赵三多起义 朱红灯起义 直隶等地
1898年6月 1898年底 1898年11月 1899年11月 1899—1900年
顺清灭洋 保清灭洋 助清灭洋 兴清灭洋 扶清灭洋
材料四:他(张老先,即赵三多的姐夫)暗中和三多书信来往,同情赵三多的起义。他劝赵三多不要顾虑:“干就干,不要怕,军队也和你一事,不干就远走高飞,别在家了。别喊‘扫清灭洋’,应是‘助清灭洋’,喊扫清,军队就不好帮忙了。”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第63页
二、所行未三思
根据材料,说说应怎样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灭洋:吸引和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所行未三思
义和团的发展和活动:
捣毁教堂
材料五:光绪廿六年六月十三日烧了小芦教堂,同时也烧了附近数处教堂,烧时规模很大,人心也很齐。烧小芦教堂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离十几里路的也都赶来了。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第67页
砍断电线
毁坏车站和铁轨
三、所为酿苦果
——他们导致了什么后果
三、所为酿苦果
首要任务——《顽童杂志》1900年8月4日封面
光绪帝
哥伦比亚女神(代表美国)
义和团
(一条喷火的龙)
“你的首要任务是屠杀这条龙,你动不了手,我来!”
三、所为酿苦果
5月21日,各国驻华使团要求对义和团采取有力的镇压政策,否则派兵。
6月9日,北京各国公使电召大沽各国军队入侵北京。
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三、所为酿苦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6月11日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廊坊激战。
6月17日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6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布了招抚义和团和向列强宣战的上谕。
三、所为酿苦果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发生义和团运动,也就不会发生八国联军侵华。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三、所为酿苦果
7月14日,天津失陷。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于次日凌晨携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
9月7日,清廷谕令围剿义和团。
10月26日,慈禧一行逃至西安。
西安府临时行宫
三、所为酿苦果
八国联军在乾清宫
德军在紫禁城前军事游行
联军将皇帝后宫变成军营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
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
三、所为酿苦果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右二为李鸿章)
时间:1901年(辛丑年)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比、荷11国
三、所为酿苦果
内容 影响
巨额赔款
惩办爱国官吏,严禁反帝
拆炮驻兵
划使馆界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使之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外交机构更适合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阅读课本,找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并思考其影响。
四、所留启后人
——他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四、所留启后人
餐桌上列强正准备分享赔款的盛宴,一把“中国觉醒”的大砍刀从天而降,联军代表们顿时大惊失色。
来自东方的忧虑——《顽童杂志》1901年9月4日中心插页
Awakening of China
四、所留启后人
根据材料,说说应该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
材料五: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一家有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美)柯文《历史三调一一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材料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但是,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未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瓜分狂潮的转向避免了中国社会在肢解中沦为殖民地,但民族战争的失败又急速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消极: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农民阶级无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四、所留启后人
洋务派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破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失败
农民
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课堂小结
一、所见皆疮痍(背景)
二、所行未三思(经过)
三、所为酿苦果(结果)
四、所留启后人(启示)
民教矛盾、旱灾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原因、战役
《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影响
评价: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野心;但盲目排外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客观)
农民阶级局限性(主观)
农民阶级救国道路——义和团运动
课堂小结
战争 条约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
牛刀小试
1. (2021·广东适应性模卷·3)《辛丑条约》签字后,一个西方历史学家说:到了这个时候,”它(中国)已经到达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了只是保持独立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赔款需向全国征收”
B.“酌定数处留兵段驻守”
C.“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必须竭力支持”
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B
牛刀小试
2. (2021·湖北鄂州·2)“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D
牛刀小试
3. (2021·河南省·10)《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D
谢谢观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