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2地球公转的意义 同步练习 (A卷)
一、单选题
(2022·济南模拟) 10月30日,小贾乘坐由伦敦飞往香港的国际航班,起飞2小时后,提前得知消息的同学小明,在柏林(13 E)拍到了该飞机经过时的照片,并发了朋友圈(下图)。该航班在北京时间10月31日1:18抵达香港,共飞行11小时18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拍照时大致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2.拍照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是( )
A. B.
C. D.
3.(2022·静安模拟)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4.(2021高一上·大安月考)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34′N66°34′S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180°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N,60°S
5.(2020高一上·常德期末)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题。
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B.B C.C D.D
6.(2019高一上·勃利期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为北半球夏至日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太阳直射赤道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昼夜平分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其昼越长
7.(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2011年的腊八节(2012年1月11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8.(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10时,庆祝祖国60华诞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球的中华儿女一起目睹伟大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据此完成问题。
(1)阅兵式开始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9时 B.9月30日21时 C.10月1日7时 D.9月30日10时
(2)在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
A.a → b B.b → c C.c → d D.d → e
(3)自国庆节至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将(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9.(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1)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日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2)上题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10.(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11.(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
(3)一年中,吉林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12.(2019高二上·阜新月考)读全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B点的时刻是 ,D点的日出时间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按地球上的五带划分,C地位于 带。
13.(2019高一上·榆林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下列四位置代表的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分别是:
A ;
B ;
C ;
D 。
(2)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3)图中画出近日点,远日点。
(4)从D到A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南、北)方向移动。
(5)从C到D运动速度变化特点 。
14.(2019高一上·榆林月考)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纬度 。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点,北京时间为 点。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 (东或西)方向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况是
(5)图中C点当地 时日出, 时日落。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5.(2019高一上·蚌埠期末)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8年10月16日至24日在蚌埠市举行。读地球两分两至日位置示意图(下左图)和“太阳光照图”(下右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十四届省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填序号),地球公转到图中 位置时(填序号)速度最快。
(2)省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蚌埠市夜长将 (变长或变 短)。
(3)右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该图表示的节气位于左图中处 (填 字母)。
(4)图中PM线为 (晨线或昏线),此时,M点的太阳高度为 ,P点地方时为 时。
(5)A点的昼长是 小时,E,F, P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各地昼长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随着纬度升高,昼长逐渐增长,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纬度增加,昼长逐渐变短;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纬度增加,昼长逐渐变短,南半球昼长夜短,随着纬度的增加,昼长逐渐增长。
1.由北京时间10月31日1:18到达,且飞行总时长为11小时18分,可以得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为10月30日14:00。北京位于东八区,伦敦位于零时区,间隔8个时区,时差计算遵循“东加西减”,伦敦位于北京西方,故可算出起飞时的伦敦时间为10月30日6:00。起飞后两小时到达柏林,到达时间为伦敦时间10月30日8:00,而柏林位于13°E,为东一区,此时为上午9:0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地物的影子朝向西北,据图影子朝向可知图片为向北拍摄,故D正确,ABC错误。
2.据材料可知,拍照时为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存在极夜现象,北极圈内应以阴影为主,拍照时伦敦时间为10月30日8:00,为白昼时间,因此图中的欧洲西部应为空白而不是阴影,故C正确, ABD错误。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在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远离远日点、接近近日点,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A符合题意;1月初到3月2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远离近日点,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在变慢,排除B;3月21日到7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排除C;1月初到9月23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先向远日点靠近,后远离远日点,因此地球公转速度是先变慢后变快,排除D。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特点:
方式:绕日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角速度平均约1°/天,线速度约30km/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自然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五带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五带的划分可知,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其中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纬度约为 66°34′S、66°34′N,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160° E,不是0°、180°,叙述错误,B符合题意;0°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30°,60° 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N和60°S,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由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赤道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南北纬各划分90°,北极点为北纬90°,南极点为南纬90°。以20°W经线向东经过0°经线到160°E经线为东半球;从20°W经线向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经线为西半球。
5.【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此时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图中A点夏至日最靠近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最慢。故答案为:A。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6.【答案】(1)B
(2)D
(3)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A、C错误,B正确;太阳黑子与此没有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且正向南移,判断为北半球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南北极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3)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有达到最快,A正确,B错误。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不因季节变化为变化,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为,其他处处为15°/小时,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7.【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解:据图中地球公转轨道及太阳位置判断,④为近日点,时间是1月初,②为远日点,时间是7月初,地球公转轨道是逆时针方向。1月11日是1月中旬,已经过了1月初,因此腊八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④~①之间,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8.【答案】(1)B
(2)C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1)北京时间(东八区)2009年10月1日10时,纽约位于西五区,区时比东八区晚13小时,故纽约区时=2009年10月1日10时-13=9月30日21时,B正确。故答案为:B。(2)国庆长假期间为10月1-7日,介于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c—d之间,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3)根据时间与地球公转速度关系可知,从国庆节到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近日点到春节公转速度减慢。故自国庆节至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将先变快后变慢,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9.【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回归运动。图中对应的节气和时间分别①为春分(3月21日前后)、②为夏至(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⑤为次年春分,故C正确,AB错误;直射点由①处到②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由②到③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少,D错误。故答案为:C。(2)直射点由②到③期间,地球经过远日点(7月初),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②到③期间地球公转速度为快—慢—快,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10.【答案】B
【知识点】昼夜更替;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晨线以西为夜半球,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反过来,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11.【答案】(1)夏至日;冬至日
(2)北纬23度26分;极昼
(3)12;22
(4)逆时针绕太阳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至B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2)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长最短,时间为12月22日。(4)地球绕着公转与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均为自西向东。如下图
【点评】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12.【答案】(1)12月22日
(2)12:00;4:00;6:00;8小时
(3)A>D>B>C
(4)北温带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划分
【解析】【分析】解:(1)从图中可看出,北极圈内有极夜,南极圈内有极昼,为冬至日,即日期为12月22日。(2)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再根据图中经线的等分判断(即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即1个等份为2小时,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时间)可知,A位于赤道6时经线的东侧,且相隔3个等份,故A的地方时为12:00。B位于赤道6时经线的西侧,且相隔1个等份,故B的地方时为4:00。由于D位于赤道上,赤道永远是6点日出。可推出C的地方时为8时,且位于晨线上,即8点日出,昼长=2×(12—日出时间)=2×(12—8)=8小时(3)由于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越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根据A、B、C、D与南回归线的远近距离判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D>C>B。(4)C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点评】(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按季节变化: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春秋两季(全球)昼夜平分。
按纬度讲:(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13.【答案】(1)夏至;6.22;23°26′N;秋分;9.23;0°;冬至;12.22;23°26′S;春分;3.21;0°
(2)C;A
(3)
(4)北;北
(5)先快后慢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判断,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2)近日点为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点离近日点最近,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A点离远日点最近,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3)近日点为1月初,为C点过去一点,远日点为7月初,为A点过去一点。(4)从D到A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5)从C到D,即冬至日到春分日,中间经过近日点,故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4.【答案】(1)夏至
(2)150°E;66.5°N
(3)12;10
(4)东;没有偏向
(5)4;20
(6)B;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结合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节气应为北半球夏至。(2)图中A点在北极圈上,纬度为66°34′N;图中经度的均等分布,每相邻两条经线间隔经度30°。结合图示中0°经线所在位置, A点所在的经度应为150°E。(3)图中A点位于昼半球中间经线上,正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应为12点;因A点位于150°E,则120°E地方时为10:00。(4)B点位于赤道上,向正北发射的导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向右偏转。也就是正北方向的右侧偏转,将偏向东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则沿赤道飞行,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不会发生偏转。(5)结合图示,图中C点位于30°E,地方时为4点,且刚好位于晨线上,所以C点当地4点日出。日落时间=12+(12-日出时间)=20。(6)结合图示,A点位于北极圈,B点位于赤道,C点位于北温带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所以三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A。
【点评】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一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 (180° 一两经度和)。( 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六15° /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 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全称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不会改变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速率(速度的大小),但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地转偏向力对季风环流、气团运行、气旋(台风)与反气旋(冷空气)的运移路径、洋流与河流的运动方向以及其它许多自然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北半球河流多有冲刷右岸的倾向,高纬度地区河流上浮运的木材多向右岸集中等。
15.【答案】(1)③;④
(2)南;变长
(3)南;C
(4)晨线;0°;0时(或24时)
(5)18;E>F>P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在第十四届省运会期间,时间是2018年10月16日至24日,结合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③,位于秋季和冬至之间。地球公转到图中④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2)结合材料中日期,省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蚌埠市夜长将变长,昼长将变短。 (3)右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该图南极圈有极昼现象,表示的节气冬至,位于左图中处C位置。(4)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图中PM线为晨线。此时,M 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M点的太阳高度为0。结合等份,P点位于夜半球中间经线上,地方时为0或24时。(5)A点位于昏线上,时刻是21点,昼长是18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纬度,E、 F、 P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序是E>F>P。
【点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纬度和地势。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处于同纬度的两地,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赤道处线速度最大,为1670km/h,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2地球公转的意义 同步练习 (A卷)
一、单选题
(2022·济南模拟) 10月30日,小贾乘坐由伦敦飞往香港的国际航班,起飞2小时后,提前得知消息的同学小明,在柏林(13 E)拍到了该飞机经过时的照片,并发了朋友圈(下图)。该航班在北京时间10月31日1:18抵达香港,共飞行11小时18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拍照时大致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2.拍照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是( )
A. B.
C. D.
【答案】1.D
2.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各地昼长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随着纬度升高,昼长逐渐增长,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纬度增加,昼长逐渐变短;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纬度增加,昼长逐渐变短,南半球昼长夜短,随着纬度的增加,昼长逐渐增长。
1.由北京时间10月31日1:18到达,且飞行总时长为11小时18分,可以得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为10月30日14:00。北京位于东八区,伦敦位于零时区,间隔8个时区,时差计算遵循“东加西减”,伦敦位于北京西方,故可算出起飞时的伦敦时间为10月30日6:00。起飞后两小时到达柏林,到达时间为伦敦时间10月30日8:00,而柏林位于13°E,为东一区,此时为上午9:0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地物的影子朝向西北,据图影子朝向可知图片为向北拍摄,故D正确,ABC错误。
2.据材料可知,拍照时为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存在极夜现象,北极圈内应以阴影为主,拍照时伦敦时间为10月30日8:00,为白昼时间,因此图中的欧洲西部应为空白而不是阴影,故C正确, ABD错误。
3.(2022·静安模拟)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在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远离远日点、接近近日点,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A符合题意;1月初到3月2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远离近日点,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在变慢,排除B;3月21日到7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断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排除C;1月初到9月23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先向远日点靠近,后远离远日点,因此地球公转速度是先变慢后变快,排除D。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特点:
方式:绕日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角速度平均约1°/天,线速度约30km/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自然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
4.(2021高一上·大安月考)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34′N66°34′S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180°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N,60°S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五带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五带的划分可知,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其中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纬度约为 66°34′S、66°34′N,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160° E,不是0°、180°,叙述错误,B符合题意;0°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30°,60° 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N和60°S,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由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赤道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南北纬各划分90°,北极点为北纬90°,南极点为南纬90°。以20°W经线向东经过0°经线到160°E经线为东半球;从20°W经线向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经线为西半球。
5.(2020高一上·常德期末)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题。
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此时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图中A点夏至日最靠近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最慢。故答案为:A。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6.(2019高一上·勃利期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为北半球夏至日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太阳直射赤道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昼夜平分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其昼越长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A、C错误,B正确;太阳黑子与此没有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且正向南移,判断为北半球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南北极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3)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有达到最快,A正确,B错误。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不因季节变化为变化,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为,其他处处为15°/小时,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7.(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2011年的腊八节(2012年1月11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解:据图中地球公转轨道及太阳位置判断,④为近日点,时间是1月初,②为远日点,时间是7月初,地球公转轨道是逆时针方向。1月11日是1月中旬,已经过了1月初,因此腊八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④~①之间,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8.(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10时,庆祝祖国60华诞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球的中华儿女一起目睹伟大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据此完成问题。
(1)阅兵式开始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9时 B.9月30日21时 C.10月1日7时 D.9月30日10时
(2)在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
A.a → b B.b → c C.c → d D.d → e
(3)自国庆节至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将(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1)北京时间(东八区)2009年10月1日10时,纽约位于西五区,区时比东八区晚13小时,故纽约区时=2009年10月1日10时-13=9月30日21时,B正确。故答案为:B。(2)国庆长假期间为10月1-7日,介于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c—d之间,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3)根据时间与地球公转速度关系可知,从国庆节到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近日点到春节公转速度减慢。故自国庆节至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将先变快后变慢,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9.(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1)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日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2)上题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回归运动。图中对应的节气和时间分别①为春分(3月21日前后)、②为夏至(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⑤为次年春分,故C正确,AB错误;直射点由①处到②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由②到③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少,D错误。故答案为:C。(2)直射点由②到③期间,地球经过远日点(7月初),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②到③期间地球公转速度为快—慢—快,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10.(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昼夜更替;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晨线以西为夜半球,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反过来,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二、综合题
11.(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
(3)一年中,吉林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答案】(1)夏至日;冬至日
(2)北纬23度26分;极昼
(3)12;22
(4)逆时针绕太阳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至B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2)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长最短,时间为12月22日。(4)地球绕着公转与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均为自西向东。如下图
【点评】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12.(2019高二上·阜新月考)读全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B点的时刻是 ,D点的日出时间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按地球上的五带划分,C地位于 带。
【答案】(1)12月22日
(2)12:00;4:00;6:00;8小时
(3)A>D>B>C
(4)北温带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划分
【解析】【分析】解:(1)从图中可看出,北极圈内有极夜,南极圈内有极昼,为冬至日,即日期为12月22日。(2)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再根据图中经线的等分判断(即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即1个等份为2小时,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时间)可知,A位于赤道6时经线的东侧,且相隔3个等份,故A的地方时为12:00。B位于赤道6时经线的西侧,且相隔1个等份,故B的地方时为4:00。由于D位于赤道上,赤道永远是6点日出。可推出C的地方时为8时,且位于晨线上,即8点日出,昼长=2×(12—日出时间)=2×(12—8)=8小时(3)由于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越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根据A、B、C、D与南回归线的远近距离判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D>C>B。(4)C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点评】(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按季节变化: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春秋两季(全球)昼夜平分。
按纬度讲:(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13.(2019高一上·榆林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下列四位置代表的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分别是:
A ;
B ;
C ;
D 。
(2)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3)图中画出近日点,远日点。
(4)从D到A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南、北)方向移动。
(5)从C到D运动速度变化特点 。
【答案】(1)夏至;6.22;23°26′N;秋分;9.23;0°;冬至;12.22;23°26′S;春分;3.21;0°
(2)C;A
(3)
(4)北;北
(5)先快后慢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判断,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2)近日点为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点离近日点最近,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A点离远日点最近,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3)近日点为1月初,为C点过去一点,远日点为7月初,为A点过去一点。(4)从D到A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5)从C到D,即冬至日到春分日,中间经过近日点,故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4.(2019高一上·榆林月考)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纬度 。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点,北京时间为 点。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 (东或西)方向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况是
(5)图中C点当地 时日出, 时日落。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答案】(1)夏至
(2)150°E;66.5°N
(3)12;10
(4)东;没有偏向
(5)4;20
(6)B;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1)结合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节气应为北半球夏至。(2)图中A点在北极圈上,纬度为66°34′N;图中经度的均等分布,每相邻两条经线间隔经度30°。结合图示中0°经线所在位置, A点所在的经度应为150°E。(3)图中A点位于昼半球中间经线上,正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应为12点;因A点位于150°E,则120°E地方时为10:00。(4)B点位于赤道上,向正北发射的导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向右偏转。也就是正北方向的右侧偏转,将偏向东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则沿赤道飞行,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不会发生偏转。(5)结合图示,图中C点位于30°E,地方时为4点,且刚好位于晨线上,所以C点当地4点日出。日落时间=12+(12-日出时间)=20。(6)结合图示,A点位于北极圈,B点位于赤道,C点位于北温带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所以三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A。
【点评】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一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 (180° 一两经度和)。( 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六15° /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 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全称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不会改变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速率(速度的大小),但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地转偏向力对季风环流、气团运行、气旋(台风)与反气旋(冷空气)的运移路径、洋流与河流的运动方向以及其它许多自然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北半球河流多有冲刷右岸的倾向,高纬度地区河流上浮运的木材多向右岸集中等。
15.(2019高一上·蚌埠期末)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8年10月16日至24日在蚌埠市举行。读地球两分两至日位置示意图(下左图)和“太阳光照图”(下右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十四届省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填序号),地球公转到图中 位置时(填序号)速度最快。
(2)省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蚌埠市夜长将 (变长或变 短)。
(3)右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该图表示的节气位于左图中处 (填 字母)。
(4)图中PM线为 (晨线或昏线),此时,M点的太阳高度为 ,P点地方时为 时。
(5)A点的昼长是 小时,E,F, P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序是 。
【答案】(1)③;④
(2)南;变长
(3)南;C
(4)晨线;0°;0时(或24时)
(5)18;E>F>P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在第十四届省运会期间,时间是2018年10月16日至24日,结合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③,位于秋季和冬至之间。地球公转到图中④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2)结合材料中日期,省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蚌埠市夜长将变长,昼长将变短。 (3)右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该图南极圈有极昼现象,表示的节气冬至,位于左图中处C位置。(4)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图中PM线为晨线。此时,M 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M点的太阳高度为0。结合等份,P点位于夜半球中间经线上,地方时为0或24时。(5)A点位于昏线上,时刻是21点,昼长是18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纬度,E、 F、 P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序是E>F>P。
【点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纬度和地势。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处于同纬度的两地,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赤道处线速度最大,为1670km/h,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