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8 10:0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温故知新
要求:独立识记背诵,并讲给同桌听或者背写在听写本上。5分钟完成。
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国家;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完成统一
楔形文字
60进制星期制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成文法典。
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可以清晰的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印度在哪?
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观察左图,结合初一二学过的地理知识及读图方法,说一说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等。
说起印度,你会想起什么?
二、追忆历史
自读本课内容11---13页,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在书上勾画出来。
1、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遗址代表、出现时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时间?鼎盛时期?鼎盛表现?
2、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权力?在等级之外还有什么?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佛教创立时间、创始人、最早提出的目的、教义内容?快速发展的原因?外传路线时间、路线?
组内统一答案,把疑难问题交流解决
活动:“等级制度”我来说
1、在练习本上画出“等级制度”金字塔示意图。
标注各等级的职责。
2、同桌互相检查并将给组员听。
梵天大神
婆罗门(第一等级)
吠 舍(第三等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主要是被征服者,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体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君权神授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1、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2、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特点
影响
种姓界限森严、职业世袭、种姓内婚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
消极: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3、结合视频和所学,简评一下种姓制度?(组内可交流完成)
种姓制度的推行,激起了下层人民的强烈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
此次背景下,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出现了。
导致
反对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又称《释迦降生图》
第一段描绘一位王者气度的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笏板的文臣、捧着砚台的仙女,以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
第二段画的是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神像形貌诡异,颇具气势,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
第三段即《释迦牟尼降生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释迦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朝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
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该图着色较淡,近乎白描。
三、开启朝圣之旅
菩提迦耶,
迦耶的智慧之地,它源于佛陀释迦牟尼在当地的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而得名,佛教的诞生地,苦行林,尼连禅河,贤劫千佛成道的金刚座、菩提树,正觉塔和佛陀亲自开光的25岁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向往的地方。
蓝毗尼园:
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时的脚印和沐浴的圣池;
那烂陀寺:
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莲花生大士、寂天菩萨、玄奘大师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参学讲经。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师求学、辩经弘法地;规模宏大的佛教遗址。
拘尸那罗
---佛陀涅盘处。
印度佛家圣地
人物名片:
释迦牟尼
姓名:
国别:
称谓:
事迹:
乔达摩·悉达多
古印度(天竺)
佛教创始人
为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为教义的佛教。之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印度
中亚
中国新疆
朝鲜、日本
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佛教的传播:
锡兰
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
电视剧《西游记》
白马寺
敦煌讲佛壁画
“一尘不染”,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慈悲、报应、刹那、轮回
“临时抱佛脚”、
五台山
谚语及词语
根据图片内容,归纳佛教在哪些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
雕塑
名山
建筑
绘画
语言
知识框架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
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孕育
成果
反对
导致
实质
1、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D
提升练习
2、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为主
从事宗教事务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吠 舍
婆罗门
首陀罗
刹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