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
——梁启超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走进历史(漫画)
民众的痛苦献计献策 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该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早期维新思想家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入了制度层次近代化的探索洋务
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少年时受过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代表作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他的两本代表作被人称之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喷发”。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
酝酿和开展高 潮公车上书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公车上书(1895年)(1)背景: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2)经过: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个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清政府拒和、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思 考: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应举人要求拒签《马关
条约》?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时又请求变法?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
酝酿和开展高 潮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报刊、学堂2、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1)创办报刊: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2)组织学会:
强学会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维新派政治团体1、公车上书(1895年)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报馆遗址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强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南学会保国会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
酝酿和开展高 潮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报刊、学堂戊戌变法二、百日维新1、变法与守旧之争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
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租宗之法为什麽不能变?
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
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麽祖宗之法.
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有没有,是最近跟洋人
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下令康有为筹化变法.“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898.6.11-1898.9.21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探究,讨论A. 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主张是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但在新政内容中看不到这方面的内容。这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是落后了。造成这种落后、退步的原因是什么?
B.新政内容中有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的条款。请同学们思考,这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对宣传西方思想将起到促进作用,会不会引起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化?
D. 维新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维新派的软弱,寄希望于皇帝,而皇帝希望维护封建制度.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会,各地官员犹豫观望,敷衍塞责,并不实行.而且,维新只限于社会上层.顽固派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
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卖康梁而宠幸位,抚山东,督保定,直入内阁,几十年顶天立地,居然豪杰,谁不说龙腾沧海”;
“抗孙黄以作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声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áo)入泥沙”。3、戊戌政变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二、百日维新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
思 考: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没有发动群众载湉(1871--1908)1875年即位,年号光绪。1889年亲政。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戊戌六君子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弟康广仁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望门投止-看到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状。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 这一句是设想逃亡中的康、梁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这里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 去留肝胆两昆仑-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象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去:出奔。指康、梁;留:指自己。 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
甘愿一死,这样做值吗?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戊戌变法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 意义
2.性质
3.失败
原因
4.结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挫败了,但在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也起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没有发动群众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换我了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小结公车上书给皇帝,
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
康梁奔走救危急.
光绪诏书要变革,
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
爱国忧民精神扬.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课堂总结练习: 填写出戊戌维新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为走救国之路,______ 再次上书,
???不作亡国之君,______下诏变法。
??? 反对变法维新,______发动政变,
??? 以血唤醒民众,______慷慨就义。 康有为光绪帝 慈禧谭嗣同一、?选择题1、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2、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 )A、1894年??????????????????? B、1895年C、1897年??????????????????? D、1898年课堂练习:BB3、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C、成立保国会???????????????? D、《中外纪闻》的发行4、“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AD5、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 (?? )A、?训练新式军队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改革政府机构,裁辙冗官,任用维新人士6、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训练新式军队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D、改革政府机构,裁辙冗官,任用维新人士DC7、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C、光绪帝?????????????????? D、宣统帝8、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C、杨锐???????????????????? D、刘光第CB9、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二、?填空题10、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和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 ,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了。11、戊戌变法触动了________的利益,9月,?????????? 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C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狭义)
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广义)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