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张PPT)
地球仪和经纬网
01
PART ONE
地球仪
学习目标:利用地球仪,找出经线和纬线,比较说明经纬线的特点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各种各样的地球仪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与地球有什么不同
活动一:认识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
拨动地球仪,说说地轴和两极是怎样确定的?
要求: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
时间:2分钟
请你说出地球仪上各个部分的名称。
地球仪
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轴线。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南极(S)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球地理的最南端
北极(N)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球地理的最北端
赤 道0°纬线
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项目 地球仪 地球
形状
特殊点、线的分布
表面形态
正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有地轴
地球内无地轴
表面有经纬网
没有经纬网
有南、北极点
没有南北极点
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出了不同的地理位置,方便了解地球的全貌
地表崎岖不平,不方便了解全貌
图上认识经线和纬线
纬 经
横
竖
经线与经度
经线
二、经线和经度
1、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半圆形的弧线,也叫子午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北极
南极
想一想:地球仪上的经线有多少条?
都相交于极点
2、经度:
英国
起始点:0°经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西经(W)和东经(E)度数的划分:
180°—— 0°——180°
向西
向东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地面上,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
20°
40°
80°
180°
20°
40°
四、经线和经度
西经
(W)
东经
(E)
向西度数增大
向东度数?
0°
E
E
E
E
E
W
W
W
W
W
东
西
本初子午线
15°
东经
西经
15°
30°
45°
60°
90°
30°
45°
60°
90°
0°
本初子午线
向西增大
向东增大
经
度
的
变
化
规
律
2.写出各点的经度
100
00
100
A
B
A:西经100(100W)
B:东经100(100E)
C:东经500(500E)
D:西经1700(1700W)
C
500
600
700
00
D
1700
1600
1500
00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圆
经线
南北方向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思考: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
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仪,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其范围
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相加等于180;
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大圆圈称为经线圈。
180°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把地球一分为二,
成为两个均等半球。
1. 0°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30°W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_,度数之和为_____。
150°E
180°
180°
相反
观察: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
160°E
20°W
160°E
北极
东西半球划分
西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半球
西半球
200W
1600E
东半球
E
E
E
E
E
W
W
W
W
W
20°W
160°E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方法一:定点法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练一练
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
东半球
西半球
15°W
17°E
34°W
150°E
170°E
175°W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东经
20°W
160°E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西经
如果是东经,就和160°E比较,大于160°E为西半球,小于为东半球
如果是西经,就和20°W比较,大于20°W为西半球,小于为东半球
方法二:比较法
练一练
135°W
112°E
42°W
160°W
120°E
32°W
15°E
28°W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1、度数和为180 °
2、东西经符号相反
20°W 和 160°E
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三、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
方法一:定位法
方法二:比较法
一、组成经线圈的条件
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判断
小结:
东西半球界限要牢记,东西经符号需看清,
东与160,西与20来相比,
小东瓜,大西瓜
1.经度最大为_____,经线可以有_____条。
2.一架飞机从北京(116°E)起飞,沿此经线一直向北飞,方向不变,能不能回到北京?
不能。当飞机飞到北极上空时再向前飞,方向就变成向南了。
180°
无数
3.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吗?说出你的理由。
不一定。本初子午线(0°)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所以0°向西至20°W属于西经,但在东半球;160°E向东至180°属于东经,但在西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复习提问
1、经线圈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如何划分东西半球
纬线和纬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纬线,了解纬线的特点,说出纬度的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2、观察地球仪,说出高、中、低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及其范围
纬线与纬度
赤 道
北极
认识纬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1、纬线: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圆圈
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相互平行
N
俯视图
側视图
画我模样
側视图
●
2、纬度:
起始点:0°纬线 (赤道)
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0°
20°N
90°N
40°N
60°N
20°S
40°S
90°S
90°—— 0°——90°
向北
向南
40°
0°
40°
纬度
60°
0°
60°
90°
0°
20°
90°
40°
60°
20°
40°
90°
纬度共多少度?
纬度
展开
北
南
S
S
N
N
变形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3)纬度的变化规律:
0°
30°N
60°N
90°N
0°
30°S
60°S
90°S
向北增大为_ _纬,向南增大为_ _ 纬
北
南
四、课堂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100
00
100
A
B
A:北纬100(100N)
B:南纬100(100S)
600
500
700
C
00
C:南纬600(600S)
200
300
100
D
00
D:北纬200(200N)
南北半球的划分
0 ——90 S
划分界线:
——赤道
南半球的范围:
0 ——90 N
北半球的范围: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 外围线
北半球
南半球
北极点
南极点
赤 道
0°
20°N
90°N
40°N
60°N
20°S
40°S
90°S
北纬都在__半球,南纬都在__半球
北
南
}
}
北纬(N)
南纬(S)
3、认识赤道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赤道
30°N
60°N
90°N
0°
30°S
60°S
90°S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北 回 归 线
北极圈
南极圈
0o
90oS
几条重要的纬线
23.5°N
0o
23.5°S
66.5°S
66.5°N
90oN
北半球
南半球
N
S
赤 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五带的划分
重要纬线的位置
重要纬线的位置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北纬用N,南纬用S
圆
东西方向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小结: 经纬线和经纬度
纬线和纬度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经线的
长度都相等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和160°E
划分东西半球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圆
半圆
经线和经度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0°~90°
0°~180°
从赤道向南北两
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西逐渐增大至180°
要素 纬线 经线
形状 纬线都是圆圈(除极点) 经线都是半圆
长度 纬线长度有长有短,最长的是赤道,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相互 关系 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成网状。
复习提问:
经纬网的应用
学习目标
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救援船在海上救援失事轮船
返 回
返 回
sos
紧急求救信号
地球仪
纬线
经线
简化的地球仪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2.用途:
1.定义:
地球仪或地图上有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①确定地球表面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②确定地球表面两地之间的相对位置
注意:经纬线相互垂直相交。
A
B
C
D
1、侧视图
S
0°
N
2、俯视图
N
3、方格状
认识:地图上表现形式不同的经线与纬线
(1)
(2)
(5)
(6)
(7)
(4)
(3)
在地球仪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经度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该地所在的位置。
200
00
150
00
150
200
北纬150 ,东经 200
南纬150 ,西经 200
00
150
150
300
300
450
450
00
300
150
300
150
450
A
B
A: 300N、150W
B: 150S、300E
C
C: 300N、300E
450
利用经纬网定位
2、利用经纬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
南北半球分界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
赤道(0°)
北纬(N)北半球
南纬(S)南半球
20°W和160°E
大西瓜,小东瓜
W/E要统一
写出A、B两点:
1、经纬度:
2、所在半球:
3、位于高、中、低哪个纬度范围?
A:(20°S,40°W)
B:(40°N,60°E)
A
B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A:低纬度
B:中纬度
做一做:
2.读图(2):A地在南北半球的_____半球,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习题训练:
读图(1):A地在南北半球的_____半球,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北
东
南
西
20 N,90 E
20 S,60 W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中纬度 B.乙地位于高纬度
C.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基本规律: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先断南北,再断东西
4、利用经纬网比较“范围”大小
(1)跨纬度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和跨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如图,甲在乙的_______方向
比较甲、乙面积的大小是甲______乙
20°
30°
10°
20°
甲
70°
60°
0°
10°
乙
东南
<
判读方位
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习题训练:
N
N
A
A
B
B
45°
40°
85°
80°
120°
140°
160°
A
B
40°
50°N
A
(10°E,20°S
B
(175°W,50°N)
B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表任一地方的位置
在地图上找出北京,读出它的经纬度大约是多少?
(40°N,116°E)
1.下列四组经纬线,长度不相等的一组是
A.160°E和160°W B.40°S 和40°N
C.20°W和20°E D.0°经线和0°纬线
2.关于经纬线的性质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而且长度不相等
B.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而且长度都相等
C.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经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图中A点分别在B点和C点的什么方( )
A.西南方和东北方 B.东南方和西北方
C.东南方和东北方 D.西南方和西北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①地的经纬度是
A.60°S,110°E
B.60°N,110°E
C.60°S,110°W
D.60°N,110°W
13.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③地位于西半球
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四、经纬网
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经纬网中的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征。
2、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
●
A
B
① 利用标注的度数,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度数。
② 利用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其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
A:20°S,40°W
B:40°N,60°E
4、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想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0、经度1600的地方一同度假,他们能聚在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
( 40°N, 160°E )
( 40°N, 160°W )
( 40°S, 160°E )
( 40°S, 16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