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章 地 球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认知背景,感悟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关系
3、能够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 球 ” 形的。
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却曾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认了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探究活动一
要求:阅读课本P2和P3,完成助学“学习过程”地球的形状
时间:3分钟
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盖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一、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探索一:
亚里士多德
观察月食
月食时,你会看到些什么?
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二、证实“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路线
太空观测时代
地球的形状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踏出了地球。
太空观测时代
地球的形状
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地球的形状
臆想
盖天说
猜测
地球说
实践证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
科学确认
卫星拍摄
四个历程
尝试说说
总结:
观察远方驶来的船只,会发现什么?
思考:
先看见船的桅杆
再看到船身。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P5图1-1-3 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助学P1 “地球的大小”的内容
极半径:_______
平均半径:
_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
表面积:________
地心
赤道半径
__________
小结: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赤道_____的不规则球体。
1
2
3
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6357千米
6371千米
稍扁
略鼓
6378千米
第三次飞跃
—不规则球体
科学手段—新认识
地球的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飞跃历程
球体
第一次飞跃
椭球体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
结论总结
请总结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地球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课堂练习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首次看到地球全貌的宇航员是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是 千米,地球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
4、人类的家园是指( )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球
5、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D
C
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7、地球的表面积是(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B
A
Thanks
单击此处编辑副标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