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13:28:29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淳安期末)下列工具可作为校园气象站观测 “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测定风来向的设备。风向标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於垂直轴上。 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显示风向引。
【解答】A: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B: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C:气压计,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 ;
D: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 ;
故选B。
2.(2021八上·温州期末)如图为某临海山脉示意图,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降水多 B.乙比甲降水多
C.丙比甲气压高 D.丙比乙气压高
【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甲为迎风坡,乙为背风坡。故甲比乙降水多。
故选A。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降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D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水文部门规定: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解答】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
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
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
降水量最大的是应该是暴雨。
故选D。
4.(2021八上·青田期末)丽水是长寿之乡,蓝天白云青山丽水。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根据雨的形成过程判断。
【解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聚集成云,当温度降低时,云中凝结的水珠足够大时,形成降水,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1八上·温州月考)读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1)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导致某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答】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故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处位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故选B。
6.(2020八上·金华期中)浙江省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C,东北风4.5级,阵风6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
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
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
【答案】D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1、风向标和风速仪可分别测出风的方向和风的速度;
2、降雨量用雨量筒测量,单位为毫米;
3、高气压控制时天气一般是晴朗干燥。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
【解答】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说法正确,A错误;
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说法正确,B错误;
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说法正确,C错误;
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高气压控制时天气是晴朗干燥的,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解答】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说法正确,A错误;
B: 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风应该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叙述错误,B正确;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C错误;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B
8.(2020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0八上·南浔期末)湖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19年10月30日多云转晴, 全天气温16—23℃,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自西向东吹的风是西风,自北向南吹的风是北风,自南向北吹的风南风,自东向西吹的风是东风。
(2)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低气压天气是指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是相对于高气压,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高压控制地区常出现晴朗天气,A不符合题意;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不符合题意;
C、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14点左右,C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0.(2022八上·临海期末)
(1)下表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1 20.5 18.1 14.4 13.9
(2)下图中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答案】(1)14
(2)C;迎风坡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1)由表可知,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2)图中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迎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11.(2021八上·椒江期末)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   和风速, 其矢羽表示风速。一个小三角旗表示 20 米/秒, 一长横线表示 4 米/秒, 一短横线表示 2 米/秒。 则右图所示风向标表示的风速为   米/秒。
【答案】风向;26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解答】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图中有一个三角形,一条长横线和一条短横线,故风速为(20+4+2)m/s=26m/s
故答案为:风向;26
12.(2021八上·诸暨期中)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深。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答案】雨量桶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解答】降水量是指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果是雪或雹,则要将它们融化成水)的水量厚度,计量单位是毫米。降水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13.(2021八上·台州期中)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答案】(1)乙
(2)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
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解答】(1)读图可知, 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 是乙 。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集中在6月-8月,故主要集中在夏季,C符合题意。
14.(2020八上·杭州期中)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大气垂直变化来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名称)。
(2)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原因是:   。
(3)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序号)。
(5)如图戊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   地。
【答案】(1)对流;平流
(2)流速改变压强大小,形成气压差
(3)降雨降温大
(4)B
(5)18;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 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2)从流速压强方面切入。(3)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气压高低导致风向的变化。
(4) 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
【解答】(1) 大气垂直变化来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
(2)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不会下落。
(3)图丙为冷风过境时会出现降雨,降温大。
(4)甲地为高气压区,乙地为低气压区,高气压地区的风吹向低气压区,故风向为B。
(5)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3300-300=3000米,6×(3000÷1000)=18℃,故A和B两地温度差为:18℃。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地。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因此B地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故答案为:(1)对流;平流(2)流速改变压强大小,形成气压差(3)降雨降温大(4)B(5)18;B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班级的学习小组为观察空气的运动,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长方形玻璃缸底部两端各放置一只杯子,A杯中盛满开水,B杯中盛满冰块;②用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B杯上方的塑料薄膜处开一个小洞,将一束 香点燃,放进小洞内。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观测记录吗?
(1)烟雾如何飘动?请用箭头在图示玻璃缸内画出。
(2)由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
(2)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冷则下沉,据此解答。
【解答】(1)烟雾是顺时针方向飘动,如图:
(2)实验可得出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的结论。
故答案为:(1)(2)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
16.(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吹来(2)尖端;箭头(3)西北
17.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四、解答题
18.气象观测站的百叶箱内放置有观测湿度的干湿球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干湿球湿度计存在温度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干湿球温度差产生的原因吗?
(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1)当空气中水分未饱和时,湿球因棉纱布中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湿球温度下降,干湿球温度差因此而产生。
(2)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而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干湿球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解答】(1)干湿球温度差产生的原因是:当空气中水分未饱和时,湿球因棉纱布中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湿球温度下降,干湿球温度差因此而产生。
(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而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气温30 ℃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 50%,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 小时,人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材料二:“……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在30 ℃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根据材 料二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
【答案】(1)越不舒适
(2)下雨
【知识点】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空气的干湿程度,或表示含有的水蒸气多少的物理量,称为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在炎热的天气之下,高的相对湿度会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感到更热,因为这妨碍了汗水的挥发。
【解答】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根据材料一,温度相同时,湿度越大,人就越不舒服.材料二显示,当蝉不叫时,是由于薄膜潮湿,振动不灵,说明相对湿度大,这就预示着天要下雨.
故答案为:(1)越不舒适(2)下雨
20.根据下表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月10日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1日
8:00 14:00 8:00 14:00
干球温度/℃ 20.0 25.0 20.0 25.0
湿球温度/℃ 16.0 20.0 18.0 24.0
(1)查表算相对湿度:5月10日8:00:    ,5月10日14:00:    ;5月11日8:00:    ,5月11日14:00:    。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一些     。
【答案】(1)66%;61%;82%;92%
(2)5月11日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空气的湿度
(1)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 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 :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附相对湿度表)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2)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解答】(1)5月10日8:00:温度差为4℃,干球温度为20℃,查表可知相对湿度为66% ;以此类推,5月10日14:00:相对湿度为61%;5月11日8:00:相对湿度为8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
(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为最大,最有可能降雨。
故答案为:(1)66%,61%,82%,92%;(2)5月11日。
1 / 1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淳安期末)下列工具可作为校园气象站观测 “风向”的是(  )
A. B.
C. D.
2.(2021八上·温州期末)如图为某临海山脉示意图,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降水多 B.乙比甲降水多
C.丙比甲气压高 D.丙比乙气压高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降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4.(2021八上·青田期末)丽水是长寿之乡,蓝天白云青山丽水。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5.(2021八上·温州月考)读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6.(2020八上·金华期中)浙江省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C,东北风4.5级,阵风6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
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
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
7.(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8.(2020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9.(2020八上·南浔期末)湖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19年10月30日多云转晴, 全天气温16—23℃,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二、填空题
10.(2022八上·临海期末)
(1)下表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1 20.5 18.1 14.4 13.9
(2)下图中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11.(2021八上·椒江期末)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   和风速, 其矢羽表示风速。一个小三角旗表示 20 米/秒, 一长横线表示 4 米/秒, 一短横线表示 2 米/秒。 则右图所示风向标表示的风速为   米/秒。
12.(2021八上·诸暨期中)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深。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13.(2021八上·台州期中)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14.(2020八上·杭州期中)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大气垂直变化来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名称)。
(2)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原因是:   。
(3)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序号)。
(5)如图戊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   地。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班级的学习小组为观察空气的运动,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长方形玻璃缸底部两端各放置一只杯子,A杯中盛满开水,B杯中盛满冰块;②用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B杯上方的塑料薄膜处开一个小洞,将一束 香点燃,放进小洞内。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观测记录吗?
(1)烟雾如何飘动?请用箭头在图示玻璃缸内画出。
(2)由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16.(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17.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四、解答题
18.气象观测站的百叶箱内放置有观测湿度的干湿球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干湿球湿度计存在温度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干湿球温度差产生的原因吗?
(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气温30 ℃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 50%,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 小时,人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材料二:“……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在30 ℃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根据材 料二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
20.根据下表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月10日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1日
8:00 14:00 8:00 14:00
干球温度/℃ 20.0 25.0 20.0 25.0
湿球温度/℃ 16.0 20.0 18.0 24.0
(1)查表算相对湿度:5月10日8:00:    ,5月10日14:00:    ;5月11日8:00:    ,5月11日14:00:    。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一些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测定风来向的设备。风向标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於垂直轴上。 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显示风向引。
【解答】A: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B: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C:气压计,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 ;
D: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 ;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甲为迎风坡,乙为背风坡。故甲比乙降水多。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水文部门规定: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解答】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
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
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
降水量最大的是应该是暴雨。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根据雨的形成过程判断。
【解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聚集成云,当温度降低时,云中凝结的水珠足够大时,形成降水,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1)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导致某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答】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故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处位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1、风向标和风速仪可分别测出风的方向和风的速度;
2、降雨量用雨量筒测量,单位为毫米;
3、高气压控制时天气一般是晴朗干燥。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
【解答】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说法正确,A错误;
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说法正确,B错误;
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说法正确,C错误;
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高气压控制时天气是晴朗干燥的,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解答】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说法正确,A错误;
B: 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风应该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叙述错误,B正确;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C错误;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自西向东吹的风是西风,自北向南吹的风是北风,自南向北吹的风南风,自东向西吹的风是东风。
(2)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低气压天气是指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是相对于高气压,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高压控制地区常出现晴朗天气,A不符合题意;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不符合题意;
C、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14点左右,C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1)14
(2)C;迎风坡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1)由表可知,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2)图中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迎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11.【答案】风向;26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解答】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图中有一个三角形,一条长横线和一条短横线,故风速为(20+4+2)m/s=26m/s
故答案为:风向;26
12.【答案】雨量桶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解答】降水量是指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果是雪或雹,则要将它们融化成水)的水量厚度,计量单位是毫米。降水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13.【答案】(1)乙
(2)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
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解答】(1)读图可知, 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 是乙 。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集中在6月-8月,故主要集中在夏季,C符合题意。
14.【答案】(1)对流;平流
(2)流速改变压强大小,形成气压差
(3)降雨降温大
(4)B
(5)18;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 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2)从流速压强方面切入。(3)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气压高低导致风向的变化。
(4) 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
【解答】(1) 大气垂直变化来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
(2)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不会下落。
(3)图丙为冷风过境时会出现降雨,降温大。
(4)甲地为高气压区,乙地为低气压区,高气压地区的风吹向低气压区,故风向为B。
(5)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3300-300=3000米,6×(3000÷1000)=18℃,故A和B两地温度差为:18℃。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地。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因此B地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故答案为:(1)对流;平流(2)流速改变压强大小,形成气压差(3)降雨降温大(4)B(5)18;B
15.【答案】(1)
(2)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冷则下沉,据此解答。
【解答】(1)烟雾是顺时针方向飘动,如图:
(2)实验可得出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的结论。
故答案为:(1)(2)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
16.【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吹来(2)尖端;箭头(3)西北
17.【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18.【答案】(1)当空气中水分未饱和时,湿球因棉纱布中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湿球温度下降,干湿球温度差因此而产生。
(2)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而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干湿球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解答】(1)干湿球温度差产生的原因是:当空气中水分未饱和时,湿球因棉纱布中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湿球温度下降,干湿球温度差因此而产生。
(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而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
19.【答案】(1)越不舒适
(2)下雨
【知识点】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空气的干湿程度,或表示含有的水蒸气多少的物理量,称为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在炎热的天气之下,高的相对湿度会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感到更热,因为这妨碍了汗水的挥发。
【解答】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根据材料一,温度相同时,湿度越大,人就越不舒服.材料二显示,当蝉不叫时,是由于薄膜潮湿,振动不灵,说明相对湿度大,这就预示着天要下雨.
故答案为:(1)越不舒适(2)下雨
20.【答案】(1)66%;61%;82%;92%
(2)5月11日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空气的湿度
(1)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 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 :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附相对湿度表)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2)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解答】(1)5月10日8:00:温度差为4℃,干球温度为20℃,查表可知相对湿度为66% ;以此类推,5月10日14:00:相对湿度为61%;5月11日8:00:相对湿度为8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
(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为最大,最有可能降雨。
故答案为:(1)66%,61%,82%,92%;(2)5月11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