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
(理科)(化学)
地区: 四川 总分: 100分 年级: 高二 类型: 月考试卷
1.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B.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
C.牛奶在冰箱里保存 D.未成熟的猕猴桃与成熟苹果一起密封放置
2.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周期表第 号元素 命名为“鉝”(lì)。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 B.核外电子数为
C.中子数为 D.与 互为同位素
3.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的结构式: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4.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含有的 键的数目为
B.常温常压下, 中所含电子数目为
C. 个 分子与 个 分子的质量比为
D.向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加入 和 , 充分反应后得 个 分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
C.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D.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6.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片是正极 B.锌片质量逐渐减少
C.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 D.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7.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碱性: B.还原性:
C.与水反应, 比 剧烈 D.
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B.该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C. 该有机物可与 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9.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 它是以铂作电极, 溶液作电解质, 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电极反应为:
B.供电的总反应为:
C.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化率高, 而且产物是水, 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氢氧燃料电池中 和 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变为电能
10.下列选项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己烷 B.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C.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11.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物质 的物质的量分数 D.
12.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水解反应生成 和
C.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
D.淀粉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4.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A B.B C.C D.D
15. 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倍,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的化合物焰色反应是黄色, 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小的, 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 和 位置相邻。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以上元素,无最高正价的是___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___________.
(3) 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 和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
(5)写出 的氧化物与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6) 与 形成的最简单烃与 的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7) 和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 形成的最简单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 时, 分别与 化合生成 气态氢化物时的热量的变化数据( )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 与 化合的点是_________(填字母)。
16. 汽车尾气中含有 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 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该条件下, 和 完全反应生成 ,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 能量。
(2)通过 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电极(填 );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 和 发生反应: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① 请把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 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 实验Ⅰ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Ⅱ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随时间 的变化的曲线,并标明曲线的实验编号:
(1)吸收 (2) ①还原 ②
(3) ① ② 实验Ⅰ和实验Ⅲ
③
17. 均为有机物,其中 为气态烃,标况下的密度为 ,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R表示烃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 、 中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物质 氧化成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在 的同系物中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
(6)工业上以 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种高分子材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18.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Ⅰ、利用海水提取淡水、溴、镁和碘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海水中部分离子的含量如下:
(2)提取溴元素时,热空气吹出并用 水溶液吸收的目的是___________,然后再通入 .其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3)若要提取 溴,理论上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______ (忽略 的溶解)。
(4)由无水 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5)步骤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6)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和___________.
(7)步骤④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苯 B.乙醇 C.己烷 D.乙酸
19. 某固定容积的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 起始时加入的 均为 后反应达到平衡, 的物质的量 为 , 求:
(1)这 内用 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浓度.
(3) 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初始时压强之比.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
A.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减慢糕点腐败变质的速度,故A不选
B.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的目的是改变糖果的颜色,故B选
C.牛奶在冰箱里保存,降低温度,减缓食物变质的速率,故C不选
D.未成熟的猕猴桃与成熟苹果一起密封放置,可以加快弥猴桃的成熟速率,
故D不选。
2. 【答案】C
【解析】
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为 ,其中子数是 ,A错误
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故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B正确
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C正确
与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D正确
3. 【答案】C
【解析】
A . 离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 是一元弱酸,结构式为 ,故 错误;
C. 丙烷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故D错误;
4. 【答案】C
【解析】
A. 标准状况下 不是气体, 含有的 键的数目不是 , A错误;
B. 常温常压下, 中所含电子数目为 ,B错误;
C. 个 分子与 个 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质量比为 , C正确;
D. 向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加入 和 ,由于是可逆反应,因此充分反应后得到的 分子数小于 , D错误;
5. 【答案】A
【解析】
A.风能、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A正确
B.煤的气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石油裂解得到的是汽油,汽油是混合物,C错误;
D.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D错误
6. 【答案】C
【解析】
A. 及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故A正确;
B. 及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故B正确;
C.氢离子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故C错误;
D.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故D正确。
7. 【答案】D
【解析】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则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铝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因此减弱,则硫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氯离子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则绝与水反应比钠剧烈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亚硫酸中硫元素不是最高价态,则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符合题意
8. 【答案】A
【解析】
A. 甲基为四面体结构, 个 与其它原子不共面时,共面原子最多为 个 个 ,共 个,故 错误;
B. 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 苯环、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该有机物可与 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 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9. 【答案】D
【解析】
A.由分析可知,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总反应为 ,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池工作时,不仅能量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是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氢气和氧气在两极上放电,没有发生燃烧,故D错误;
10. 【答案】A
【解析】
A.苯和己烷都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两者都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则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鉴别苯和己烷,故A错误;
B.乙醇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乙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故B正确;
C.甲烷与溴水不反应,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则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故C正确;
D.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会分层,则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故D正确;
11. 【答案】B
【解析】
A、A为固体,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B、反应前后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所以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物质D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D、 ,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
12. 【答案】B
【解析】
A.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项正确;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
13. 【答案】C
【解析】
A.糖类中的单糖、二糖等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和 ,B错误;
C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C正确;
D.淀粉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
14. 【答案】B
【解析】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向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少量 氯化铁溶液,可依据溶液中逸出气泡的快慢验证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
B.将混合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导致甲烷中会混入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C.烷经不能使溴水褪色,而不饱和怪可以使溴水褪色,根据溴水是否褪色可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经性质不同的焰,故C正确;
D.溴化钠溶液能与新制的氯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碘化钠溶液能与溴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则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故D正确;
15. 【答案】
(1) 二周期ⅤA族 (2)
(3)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4)
(5)
(6) D
(7)
(8) B
【解析】
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 是 ;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 素, 是 ;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倍,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则 是 ,因此 是 ; 的化合物焰色反应 是黄色, 是 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原子序数大于 ,则 是 , 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 是 , 和 位置相邻 , 是 。
16. 【答案】
(1)吸收 183 (2) ①还原(1分) ②Pt
NiO
(3) ①280 ② 实验Ⅰ和实验Ⅲ
③
【解析】
(1)由图可知, 氮气和 氧气反应时,破坏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 ,形成化学键 放出的能量为 ,则反应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2)由氧离子移动的方向可知,铂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氧离子;
(3)由表格数据可知,和探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实验Ⅲ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7. 【答案】
(1) 醛基、羧基
(2)
(3)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4)
(5)正四面体
(6)
【解析】
为气态烃,标况下的密度为 ,相对分子质量是 ,则 为 ;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为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为 ,乙醛井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为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 成 为 ,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为 ,乙烯与 发生加成生成 为 ,乙烷与氯气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氯乙烷 。
18. 【答案】
(1) 蒸馏法
(2)对溴元素进行富集 (3)
(4) (5)过滤
(6) ; (7)AC
【解析】
(1)其中 的含量为 ,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 离子交换法和电 渗析法等。
(2)氯气能氧化溴离子,滤液中通入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由于海水中溴元素含量较低,因此提取溴元素时,热空气吹出并用 水溶液吸收的目的是对溴元素进行富集,然后再通入 。
(4)若要提取 溴,根据流程可知需要通入两次氯气,则理论上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 (忽略 的溶解)。
(7)步骤④是萃取,乙醇、乙酸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可以选择苯和己烷,答案选AC。
19. 【答案】
(1) (2) (3)
【解析】
起始时加入的 均为 后反应达到平衡, 的物质的量为 ,则:
起始量
变化量
平衡量
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初始 时的 答案第2页,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