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课件 14张ppt 3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课件 14张ppt 3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9 10:38:46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一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1. 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一部分蔗糖不溶解
探究一: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蔗糖?
实验表明: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能力(也称溶解性)。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涵义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杯一定量的水中的蔗糖继续溶解?
在相同条件下,物质能溶解得越多,溶解能力越大。
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提出问题:
③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①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温度有关。
②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控制变量法
探究二: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的关系
在室温下,在2只烧杯中都装有20毫升的水,分别加入5克的氢氧化钙和食盐(氯化钠),并进行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食 盐
食盐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而食盐则不能完全溶解。
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氢氧化钙
实验现象:
实验表明:
探究三: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的关系
在室温下,在2试管中都装有2粒的碘粒,分别加入10ml的水和10ml汽油,并进行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表明:
餐具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而用洗洁精却能洗去油污
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洗洁精中。
从以上实验可以知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实验步骤
(1)测量水的温度
(2)加入溶质
(3)玻璃棒搅拌
(4)测量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取3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读数是?
在1号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在2号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在3号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实验表明:
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定义:
影响因素:
溶质性质
溶剂性质
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温度、气压
物质的
溶解性
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
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
巩固提升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
2.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C
A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4.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D.以上说法都有理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