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9:05: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议论文,需要补充一些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材(内容)解析
《最苦与最乐》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文章在结构上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国对民的责任感。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论点鲜明、讨论严密,论据充实的议论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为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和以后进一步学习议论文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运用略读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重点)
2.体会文中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从而联系实际,形成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的责任意识。(难点)
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
预设过程
1课时
方法与策略
略读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苦与最乐》,是梁启超先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2、字词过关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恩惠( )卸却( )纵然( )
监督( )循环( )如释重负( )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可以先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了解文章要点,然后采用略读法,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任务:
(1)(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 ,而不能____________。
(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
四、理清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3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
五、研读课文
谈苦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4、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学生略读课文,完成)
论乐
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小组讨论)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引用俗语和孔子的话,生动有力地证明了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使论述更有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2、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担责任
阅读思考:1、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2、最后一段证明了什么内容呢 “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证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六、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最苦——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2.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未尽与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要勇于负责。文章在结构上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国、对民负责。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责任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更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你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获得多大的成功”。
八、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关键词:
个人 集体 家庭 朋友 社会 国家
九、作业:
1、收集有关勇担责任的小故事。写在积累本上
2、摘抄本文中的名人名言,并背下来。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