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8 14:52: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一、积累运用
1.下列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A.废寝(q n)忘食 B.臻(zhēn)于至善
C.卓(zhuō)越 D.笃(d )实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墓志铭 气质雍容 金字招牌 涮新
B.一把挫 格物致知 废寝忘食 笃实
C.有内涵 强筋健骨 活力涌流 旨归
D.炫彩酷 爱岗敬业 雕虫小技 浮燥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造诣(yì) 恪(kè)守 疆域(yù) 拜手工教(jiāo)
B.精湛(zhàn) 塑(sù)料 签(qiān)署 超今冠(ɡuān)古
C.推崇(chǒnɡ) 狙(jū)击 模(mú)样 出类拔萃(cuì)
D.铸(zhù)魂 谥(shì)号 氛(fēn)围 臻(zhēn)于至善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召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B.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C.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建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D.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指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5.下列关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才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缓解压力,尽快消除心理阴影。”——复读生小明在高考前一个月到心理学家张教授那里咨询。
B.“‘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李艳梅的同桌张海潮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李艳梅意味深长地劝告他。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D.银行大厅营业员对她说:“你想干什么?”——李蕾周末去银行营业厅取学费,正在选择到哪个窗口办理。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 ,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 ,多一些优品精品。
A.焕然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B.耳目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
C.耳目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D.焕然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其内涵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更在于让国人重温传统。
B.中国将进一步适应产业格局新变化,拓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9.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人都希望自己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 ,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10.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雕琢(zhuó) 造诣(zhǐ) 废寝忘食(qǐn) 感慨
B.精湛(zhàn) 笃实(dǔ) 出类拔萃(cuì) 浮燥
C.雍容(yōnɡ) 肺腑(fǔ) 臻于至善(zhēn) 疆域
D.挑剔(tiǎo) 卓越(zhuó) 倡导(chànɡ) 践行者
二、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二是精业,   ;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   。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在这三个方面努力,铸就属于各自行业的工匠精神。
三、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如: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包围,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它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的时期,文化内容的摄取是“赶集”式的,寻获所需内容,要付出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联网诞生后, 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强。
1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
A.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
B.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C.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D.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
1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使命。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2014年,在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
(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2017年5月10日)
材料二:
(选自《2013上半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调研报告》)
材料三: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回来。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其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
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从熊猫电视、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我们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
(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2016年4月22日)
材料四:随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中国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中国本土品牌会发展得这么快。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在2016年增长2.9%,但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的销售额只增加了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消费者变化莫测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趋势并适当加入中国元素进行设计,面对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做出调整。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销售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中国企业打造一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不久前,老牌化妆品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学会联盟(IFSCC)的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营销,也惊艳了消费者和市场。
(摘编自《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2017年7月3日)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B.当前,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C.“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会走路的钱包”等说法逼迫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立中国品牌。
D.大众在购买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仅处于第三位,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系统、外形等因素。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从材料二看,六个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C.材料提到的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不仅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够等问题。
D.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2016年外国品牌销售额只增加1.5%,而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1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理解“工匠精神”
材料一: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匠人们的娴熟技艺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数十年如一日的职业坚守固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专注坚守的同时,更应将娴熟的技能传承下去。在当今社会,许多民间独门手艺亟待挖掘和继承,如斗色剪纸、木板水印、推光漆器、宣城制笔等传统手艺已濒临失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守正创新的精神永不过时,我们呼唤更多的“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涌现出来,只有做到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摘编自孙纲《“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
材料三:
中国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而如何进行培育,首先是作为教育机构要转换教育思维。当前的各类学校,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动手实践是一大通病。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其次是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在一些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优于工匠和技术工人,这无疑是在挫伤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工匠的辛苦付出进行奖励,对企业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全社会对工匠应予人文关怀。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工匠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只有全社会理解了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陈华文《喧嚣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18.下列对材料一中“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工巧匠将技艺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这种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就是工匠精神。
B.工匠们发自肺腑、专心如一地热爱职业,甚至到达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是工匠精神。
C.工匠精神中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D.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
19.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只有做到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B.工匠精神培育应该从教育抓起,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应该大力加强动手实践教育。
C.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激励机制,优待政策应该向一线工匠和技术工人倾斜。
D.工匠虽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但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有着创造性和开拓性,全社会要有人文关怀,才可能在这喧嚣的时代中呼唤回工匠精神。
20.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现代社会还要坚守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工匠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一、积累运用
1.下列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A.废寝(q n)忘食 B.臻(zhēn)于至善
C.卓(zhuō)越 D.笃(d )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C项,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卓越”的“卓”读音是“zhuó”,“卓”的本义是:超然独立,高明,不平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墓志铭 气质雍容 金字招牌 涮新
B.一把挫 格物致知 废寝忘食 笃实
C.有内涵 强筋健骨 活力涌流 旨归
D.炫彩酷 爱岗敬业 雕虫小技 浮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A刷新;B一把锉;D浮躁。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造诣(yì) 恪(kè)守 疆域(yù) 拜手工教(jiāo)
B.精湛(zhàn) 塑(sù)料 签(qiān)署 超今冠(ɡuān)古
C.推崇(chǒnɡ) 狙(jū)击 模(mú)样 出类拔萃(cuì)
D.铸(zhù)魂 谥(shì)号 氛(fēn)围 臻(zhēn)于至善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中字音的能力。
A拜手工教( jiào );B超今冠( guàn )古;C推崇(chóng )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召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B.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C.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建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D.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指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错别字的能力。A项,召牌——招牌;C项,建康——健康;D项,指归——旨归。
5.下列关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才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同世界脱节”混淆是非,原文“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同世界脱节”是人们的误解。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缓解压力,尽快消除心理阴影。”——复读生小明在高考前一个月到心理学家张教授那里咨询。
B.“‘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李艳梅的同桌张海潮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李艳梅意味深长地劝告他。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D.银行大厅营业员对她说:“你想干什么?”——李蕾周末去银行营业厅取学费,正在选择到哪个窗口办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
A 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询问,旧时称上对下询问。
C项,“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属于口语,语体色彩不当,代表中国政府发言,应用庄重的书面语,不能用口语。
D项,银行营业员问“你想干什么”不礼貌,而且营业人员称呼顾客一般要用“您”,可以说“您想办什么业务?”。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 ,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 ,多一些优品精品。
A.焕然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B.耳目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
C.耳目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D.焕然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
【答案】B
【解析】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与语境不符。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样,感到很新鲜。符合语境。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千锤百炼: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也比喻对诗文字句做多次精心修改。和“产品”不搭配。
投机倒把: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
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与“脚踏实地”对应,应选“投机取巧”。
偷工减料: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减工序和用料。
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与“优品精品”对应,应选“粗制滥造。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其内涵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更在于让国人重温传统。
B.中国将进一步适应产业格局新变化,拓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语序不当,“不仅仅是 ”和“更在于”之后内容互换。
B搭配不当,“ 拓展……贡献度 ”改为“ 增加……贡献度 ”。
C偷换主语,第二个句子主语是“新媒体”。
9.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人都希望自己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 ,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标新立异: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
敏锐:反应灵敏,目光尖锐;
机敏:形容头脑十分清醒、动作十分灵活;
浮躁:坐不稳,睡不安;
焦躁: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
10.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雕琢(zhuó) 造诣(zhǐ) 废寝忘食(qǐn) 感慨
B.精湛(zhàn) 笃实(dǔ) 出类拔萃(cuì) 浮燥
C.雍容(yōnɡ) 肺腑(fǔ) 臻于至善(zhēn) 疆域
D.挑剔(tiǎo) 卓越(zhuó) 倡导(chànɡ) 践行者
【答案】C
【解析】A项,“诣”应读yì;B项,燥—躁;D项,“挑”应读tiāo。
二、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二是精业,   ;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   。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在这三个方面努力,铸就属于各自行业的工匠精神。
【答案】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精通;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而且是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是三个关键词,即“敬业”“精业”“奉献”,语段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说。①处,是对“精业”的解说,根据前面“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和后面“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可知,此处的句式应为“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而内容应与“精”有关,比如“精通”。②处,前面说“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那么横线上应是说“奉献”,句式应为“奉献反映的是……”,而“奉献”与人的品德、品质有关,故此处可填“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之类的句子。③处,前面说“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不仅”表递进关系,后面与之搭配的应该是“而且”“还”,再看后面“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可见此处应填“而且是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之类的句子。
三、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如: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包围,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它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的时期,文化内容的摄取是“赶集”式的,寻获所需内容,要付出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联网诞生后, 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强。
1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
A.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
B.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C.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D.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
1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2.D
13.B
14.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水平和效能。
【解析】12.例句为特殊含义。A、B、C项为特定称谓,D项为特殊含义。
13.文中划线句为比喻。A项为夸张,B项“玉盘”为比喻,C项为拟人,D项为借代对比。
14.“提高”和“个性化”不搭配,在修改时,要在个性化后加“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使命。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2014年,在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
(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2017年5月10日)
材料二:
(选自《2013上半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调研报告》)
材料三: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回来。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其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
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从熊猫电视、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我们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
(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2016年4月22日)
材料四:随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中国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中国本土品牌会发展得这么快。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在2016年增长2.9%,但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的销售额只增加了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消费者变化莫测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趋势并适当加入中国元素进行设计,面对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做出调整。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销售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中国企业打造一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不久前,老牌化妆品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学会联盟(IFSCC)的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营销,也惊艳了消费者和市场。
(摘编自《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2017年7月3日)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B.当前,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C.“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会走路的钱包”等说法逼迫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立中国品牌。
D.大众在购买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仅处于第三位,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系统、外形等因素。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从材料二看,六个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C.材料提到的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不仅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够等问题。
D.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2016年外国品牌销售额只增加1.5%,而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1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15.D
16.B
17.①国家层面的支持:从“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政府工作报告》的推动,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国产品牌的建设。②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③中国企业“察言观色”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产品设计更懂消费者,营销模式更轻便,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解析】15.D.“远低于”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看,消费者对品牌与价格的关注度基本相当。
16.A.这些中国品牌脱颖而出不能说明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由材料一可知“依然存在巨大差距”。C.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不能反映出国货质量低,这些马桶盖有不少是中国制造的,原文“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过来”。D.推理错误,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比外国品牌大并不能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这只是部分日用品所占的比重,并不能代表所有。
17.从文本“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理解“工匠精神”
材料一: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匠人们的娴熟技艺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数十年如一日的职业坚守固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专注坚守的同时,更应将娴熟的技能传承下去。在当今社会,许多民间独门手艺亟待挖掘和继承,如斗色剪纸、木板水印、推光漆器、宣城制笔等传统手艺已濒临失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守正创新的精神永不过时,我们呼唤更多的“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涌现出来,只有做到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摘编自孙纲《“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
材料三:
中国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而如何进行培育,首先是作为教育机构要转换教育思维。当前的各类学校,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动手实践是一大通病。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其次是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在一些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优于工匠和技术工人,这无疑是在挫伤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工匠的辛苦付出进行奖励,对企业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全社会对工匠应予人文关怀。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工匠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只有全社会理解了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陈华文《喧嚣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18.下列对材料一中“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工巧匠将技艺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这种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就是工匠精神。
B.工匠们发自肺腑、专心如一地热爱职业,甚至到达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是工匠精神。
C.工匠精神中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D.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
19.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只有做到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B.工匠精神培育应该从教育抓起,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应该大力加强动手实践教育。
C.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激励机制,优待政策应该向一线工匠和技术工人倾斜。
D.工匠虽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但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有着创造性和开拓性,全社会要有人文关怀,才可能在这喧嚣的时代中呼唤回工匠精神。
20.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现代社会还要坚守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工匠精神。
【答案】18.D
19.D
20.①工匠精神可以雕琢时代品质,是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起到重要的作用。②许多传统手艺已濒临失传,“工匠精神”贵在坚守和传承,能将娴熟的技能传承下去。③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甚至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④在各类企业竞争白热化的现实面前,企业需要重拾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来提升竞争力。⑤只有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错误,这是对工匠精神意义的分析,而并非“工匠精神”的内涵,所以不合题干要求。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工匠虽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理解错误。原文是“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所以D选项曲解文意。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由“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一句可知,工匠精神可以雕琢时代品质,可以疗治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可以探寻美好器物和超凡品质,意义重大。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材料二中指出,“工匠精神”贵在坚守更需传承”“在当今社会,许多民间独门手艺亟待挖掘和继承,如斗色剪纸、木板水印、推光漆器、宣城制笔等传统手艺已濒临失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知,“工匠精神”可以将一些技能传承下去。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材料二中还提到“只有做到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由此可知,“工匠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意义。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五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