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历史阶段开始于鸦片战争
近代化: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想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变革。简单地说,近代化就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强,寻求新出路的过程。
新课导入: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化的区别
请问:中国近代化是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习目标
思考: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忧
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
西方列强侵略
洋务运动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 人物 中央
地方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巩固边防
③兴办新式学堂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自强”“求富”
恭亲王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的概括
中央
奕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90年代中期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过程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藩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军事企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9世纪60年代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民用企业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简介:
1.时间:从19世纪70年代起。
2.口号:以“求富”为口号。
3.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4.代表:
①轮船招商局(1872年,李鸿章);
②开平煤矿(1872年,李鸿章);
③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
④湖北织布局(1893年,张之洞);
汉阳铁厂
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奕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创办近代教育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严复
1.新式陆军
①开始时间
②改革内容
③改革影响
19世纪60年代
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近代化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组建新式海陆军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
②时间
③人物
④影响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伊犁;
1875年
左宗棠
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省;
左宗棠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组建新式海陆军
3.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1)背 景
(2)倡议人
(3)成 果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东南海疆列强严重威胁;应对海疆危机;
李鸿章
先后建立了广东、福建、南洋和北洋等海军舰队;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组建新式海陆军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4)台湾建省
1885年,台湾行省成立
积极影响:
①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
消极影响: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实质、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地位:
2.实质:
3.影响: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变富强。
材料一:若铁路一开,有害于舟车,有害于田野,有害于风俗,有害于差用,只利于洋人奸民……不必以李鸿章一人之言为据,毅然停止,天下幸甚。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晚清经济史事编年》
材料二: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意思是在 坚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为我所用。)
四、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中获得启示
主观原因: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②顽固派的阻挠;③内部的腐败;
客观原因:外国势力的挤压;
启示:
代表人物
领导阶级
思想主张
时间
前期—自强—近代军事工业、教育
后期—求富—近代民用企业;新式陆海军
地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兴起
内容
太平天国
内忧外患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评价
根本目的:
为维护清政府统治
中央:奕訢,地方:曾李左张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直接目的:
学习西方,实现富国强兵
课堂小结
1.在危机之下,他们作出了挽救危局的尝试,从“自强”到“求富”,口号背后的实质仍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力图扶持将倾的封建制度大厦,但最终宣告破产。“他们”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奕诉 D.张之洞
2. 1865一1895年,洋务派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自强” B.追求平等
C.发展经济 D.培养人才
课堂练习
C
A
3.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列举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 福州船政局 ④安庆内军械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4. 2020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1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军是( )
A.南洋舰队 B.北洋舰队
C.福建舰队 D.广东舰队
B
B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