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1课 《老子》四章
一、单选题
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辐,车轮的辐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间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判断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年且九十
D.①迷在倚石忽已暝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5.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⑥赢粮而景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6.下列加粗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
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⑥赢粮而景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7.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自伐者无功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D.强行者有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见者不明 明:明察
B.物或恶之 恶:凶恶
C.其未兆易谋 谋:解决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二、语言表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水无香,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去获取功德, ,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 ,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 。
三、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带着读者认识天地、刍狗、器皿、车子、屋室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______________。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______________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______________。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______________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屋室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器、室带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 ),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如果没有虛空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盛装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同理,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弄虚作假 实有 觉察 显现
B.弄虚作假 实用 观察 展示
C.故弄玄虚 实有 觉察 展示
D.故弄玄虚 实用 观察 显现
11.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阿然——”他对着在海里冲浪的女朋友大喊道。
B.“人生中总有些事悔不当初——你看微博上那个热搜没有?她对着同学悄声说道。
C.迷雾散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人——苏伏跳了进来。
D.“亲爱的罗曼·罗兰,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还有你笔下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车子无法载人运货,就是因为车子没有“无”,无法行驶
B.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载人运货,根源在于无法行驶
C.车子无法行驶就是因为没有“无”,载人运货也就没法实现
D.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B.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
C.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D.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显而易见地发挥了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14.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1)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3)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4)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5)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6)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7) (第三十三章)《老子》
分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1课 《老子》四章
一、单选题
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辐,车轮的辐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间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答案】A
【解析】
A”法家学派创始人“错误,应为道家学派创始人。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A项,一般句式,“死而不亡者寿”的意思是: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B项,状语后置句,“治之于未乱”的意思是: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正常语序为“于未乱治之”。
C项,状语后置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意思是: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正常语序为“于累土起”。
D项,状语后置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正常语序为“于足下始”。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判断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C项,“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说“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泮: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年且九十
D.①迷在倚石忽已暝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是一词多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从词性、活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词多义是古汉语中常见且普遍的现象,平时一定要注意记忆积累。
A项两个“或”均为“有时”的意思。
B项的“因”,①依据;②于是。
C项的“且”,①暂且;②将近。
D项的“已”,①已经;②停止,放弃。
5.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⑥赢粮而景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明察。②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脆弱的时候。③小、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④学: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⑤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⑥景:名词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据此可知答案为C。
6.下列加粗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
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⑥赢粮而景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明察。②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脆弱的时候。③小、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④学: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⑤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⑥景:名词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
7.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自伐者无功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D.强行者有志
【答案】D
【解析】D项,“强行”,古义:强劲奋进;今义:强制执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见者不明 明:明察
B.物或恶之 恶:凶恶
C.其未兆易谋 谋:解决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B项,“恶:凶恶”错误,“物或恶之”的意思是:谁都厌恶它们。所以“恶”的意思是“厌恶”。
二、语言表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水无香,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去获取功德, ,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 ,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 。
【答案】刻意地去追求功名;而不屑于做小事;也许最终一事无成
【解析】本题考查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与“刻意去获取功德”“刻意地去树碑立言”形式上构成排比句式,内容上呼应“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应表达“追求功名”的意思,据此推知应填“刻意地去追求功名 ”;第二空,内容上与“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形成对比,应填“而不屑于做小事”;第三空,应填结果句,根据“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推知应填“也许最终一事无成”。
三、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带着读者认识天地、刍狗、器皿、车子、屋室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______________。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______________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______________。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______________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屋室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器、室带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 ),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如果没有虛空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盛装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同理,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弄虚作假 实有 觉察 显现
B.弄虚作假 实用 观察 展示
C.故弄玄虚 实有 觉察 展示
D.故弄玄虚 实用 观察 显现
11.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阿然——”他对着在海里冲浪的女朋友大喊道。
B.“人生中总有些事悔不当初——你看微博上那个热搜没有?她对着同学悄声说道。
C.迷雾散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人——苏伏跳了进来。
D.“亲爱的罗曼·罗兰,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还有你笔下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车子无法载人运货,就是因为车子没有“无”,无法行驶
B.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载人运货,根源在于无法行驶
C.车子无法行驶就是因为没有“无”,载人运货也就没法实现
D.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B.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
C.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D.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显而易见地发挥了作用。
【答案】10.C
11.C
12.D
13.B
【解析】10.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弄虚作假:耍花招儿,欺骗人。根据语境,老子的学说不应该是“假”,应用“故弄玄虚”。实有:实际拥有。实用:①实际使用。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根据后文“虚空的东西”可知,应用“实有”。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前者侧重强调过程,后者侧重强调结果。根据语境,应用“觉察”。显现:呈现;显露。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后者更具有主动性。从前文的“他特别把……”来看,应用“展示”。
11.C项与题干中的破折号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A项,标示声音的延长。B项,标示话题的转换。D项,标示话题的中断或间隔。
12.根据括号后“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应该从反面论证“无”的作用。由此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D项体现了“无法行驶”与“无法载人运货”之间的逻辑关系,且其表述与后文的“……也就……”衔接紧密。
13.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之前,应将“如果”调至“房屋”前;二是结构混乱,可删除“是显而易见的”。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
四、文言文阅读
14.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1)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3)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4)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5)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这句话不但是庄子对惠子讲述的“五石之瓠”这一事件的点评,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庄子自己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这句话,是对惠子讲述的“五石之瓠”这一事件的点评,即认为惠子内心受到世俗经验的束缚,拘泥于成见,因而见识不够通达,不善于“用大”;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庄子自己的观点: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并非因为大所以无用。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6)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7) (第三十三章)《老子》
分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两组句子中,每组的后一句在语意上都重于前一句。老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毛病恰恰是不自知和不能战胜自我。即“自知”比“知人”难,“自胜”比“胜人”难。
【解析】此处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要分析这几句话,首先要先理解句子大意,大意是说: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圣明的。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的,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的人。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的。“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两组句子中,后一句内容从语意的角度都要重于前一种,老子认为很多人不自知,不能自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