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模拟卷(试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选择下列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选项( )
A.先生(shēng) B.照例(liè) C.戒(jiè)尺 D.划圈(quān)
2.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先生讲得很详细。( )
A.认真 B.详尽 C.简单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拟人 C.比喻
4.和别人交流假期生活的时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把自己的经历说清楚 B.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
C.借助图片或实物 D.别人说话时,可以打断进行提问
5.下面句子中,需要重读的词语是(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A.不懂就要问 B.挨打 C.值得
6.对下面有新鲜感的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B.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C.坪坝(高高低低的小路)
D.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7.“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指我国________的一所小学。( )
A.西部边疆
B.北部边疆
C.西南边疆
8.下面词语中都是同一类的是( )
A.蝴蝶 猴子 小鸟 课堂
B.做饭 拍球 跳绳 做操
C.鞋子 裤子 帽子 袜子
9.《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__小时侯_______的故事,他不仅会_______,会_______,还知道_______。 ( )
A.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不懂就要问
B.孙中山、读书、背书、提问、思考
C.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要思考
二、填空题
10.(易混题)比一比,组词语。
洁( ) 扮( ) 粗( ) 静( )
结( ) 盼( ) 组( ) 净( )
11.补充词语,回答问题。
摇( )晃脑 提( )吊胆 面红( )赤
( )忙脚乱 ( )疾手快 口干( )燥
我发现每一个词语中所填的字都与______有关,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于描写人物。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服装 ( )的铜钟 ( )地听着
13.词语魔术。(照样子,写词语)
哗啦啦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群群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急急忙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4.根据意思,补全词语。
①平坦的场地 坪________
②鲜明而美丽 鲜________
③灿烂美丽 ________丽
④尊敬热爱 ________
⑤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________奇
三、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影子,在粉墙上摇晃。(凤尾竹的 洁白的)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同学们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敬爱的 高高飘扬的)
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
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于是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我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16.给短文加个适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17.写反义词。
喜爱——( ) 仔细——( ) 合拢——( )
18.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19.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我”很喜欢钓鱼
B.“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C.蒲公英的花很漂亮
课外阅读。
下课十分钟
①叮铃铃,叮铃铃,是谁拉响了下课铃?静悄悄的校园里,立刻有了欢腾的身影。踢毽子的,滚铁环的,跳绳的,把一串串欢声笑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②你看,老校长也来了,她笑吟吟地握住绳子的一头,给孩子们摇了起来。还有那些和蔼的老师,也把舒心的微笑,融进了孩子们欢笑的海洋里……
③羽毛球像一只白鸽在翻飞;乒乓球在台子上跳来跳去;足球场上的男孩横冲直撞,总想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射一个绝妙的好球,打开对方的球门。
④滴溜溜,滴溜溜!飞盘在空中旋转,带着孩子们的幻想,旋过来,旋过去。玩哪,玩哪,尽兴地玩!用十分钟的一身轻松,为下一次四十分钟学习做好准备。
20.照样子,写词语。
表示声音:叮铃铃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下课十分钟,同学们都展开了哪些体育活动?连一连。
踢 跳 滚 打 丢
绳 铁环 羽毛球 飞盘 毽子
22.读短文,摘抄一句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用两句话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快乐习作。
题目:我的校园生活
你的学校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你在学校里感受到哪些快乐?有哪些收获?请以“我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短文。注意开头要空两格,句子要写通顺,不要写错别字。学会用上有新鲜感的句子,字数3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照例,读音zhào lì。
2.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选项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详细:意思是完备、仔细。近义词有:详备、周密、细致、周到、详尽、具体、概括、全面、精确、仔细、详明、注意、精细、周详等。
A.认真:意思是谓严肃对待,不苟且;信以为真,当真;确实,真的。
B.详尽:详细全面,没有遗漏。与“简略”相对。
C.简单:指不复杂;头绪少。也指草率;不细致、平凡等。
由此可知,选项B是详细的近义词。
3.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同时也说明了同学们读课文时的专心致志和全神贯注。
4.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
本题中根据题干要求和别人交流假期生活时说法错误的是D项,不管是交流什么问题,都不能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根据整句话的内容找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这句话写出了孙中山为了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去问,所以这句话中应该重读“不懂就要问”。
6.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
“坪坝”一词对我们而言有些陌生,我们可以通过查词典等方式知道“坪坝”的正确含义是“平坦的场地”。本题选C。
7.C【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注意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 ,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 ,通过描写我国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故选C。
8.C【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按类别积累词语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辨析是否为同类词语即可。平时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并学会分类。
A 本项“蝴蝶、猴子、小鸟”都是动物,“课堂”不是。
B 本项“拍球、跳绳、做操”都是体育活动,“做饭”不是。
C 本项“鞋子、裤子、帽子、袜子”都是服装的具体名称,属于同类词语。故选:C。
9.A【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课文《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体现出了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品质。
故本题根据课文知识可知,《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侯读书的故事,他不仅会读书,会背书,还知道不懂就要问。选A。
10. 洁白 打扮 粗心 安静 结果 盼望 小组 干净【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注意“静”“盼”字的书写笔画。
11. 头 心 耳 手 眼 舌 人体部位 心灵手巧 指手画脚【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仿写词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摇头晃脑:形容讲话或吟诵时自得的样子,也形容自以为是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发红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口干舌燥: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
“头”“心”“耳”“手”“眼”“舌”都与人体部位有关,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于描写人物。根据积累,再写出两个与人体部位有关的四字词语即可。示例:昂首挺胸、手舞足蹈等。
12. 鲜艳 古老 好奇【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根据《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内容,“鲜艳的服装”“古老的铜钟”“好奇地听着”都是偏正短语,“的”前的修饰语多为形容词,“的”后中心语多为名词;“地”前修饰语多为形容词或副词,“地”后的中心语多为动词。
13. 叮铃铃 轰隆隆 叮当当 淅沥沥 一朵朵 一片片 一个个 一簇簇 结结巴巴 摇摇晃晃 风风火火 匆匆忙忙【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词语的结构形式可用字母来表示。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哗啦啦”是“ABB”形式,表示拟声词,类似的词语有:叽喳喳 、轰隆隆、淅沥沥、咕噜噜。
“一群群”是“ABB”形式,表示量词,类似的词语有:一道道、一张张、一幅幅、一颗颗、一片片。
“急急忙忙”是AABB式,类似的词语有: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
14. 坝 艳 绚 敬爱 好【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应根据所给的意思,选取里面的重点字词,结合所给的字,组成词语。
15. 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天上的星星眨着小眼睛。【详解】(1)本题考查扩句。
将题干中的修饰语加到例句中,使句子更加完整具体。
“敬爱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
(2)本题考查拟人句。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
16.金色的草地 17. 讨厌 粗心 张开 18.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 19.B
【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题的能力。
文章叙述了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开放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因此,标题可拟定为:金色的草地。
17.本题考查了写词语的反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反义词:讨厌。
仔细:当心、细心。反义词:粗心。
合拢:合到一起。反义词:张开。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从“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可知,这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
19.本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写的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选项B符合。
20. 轰隆隆 哗啦啦 21. 22.示例:还有那些和蔼的老师,也把舒心的微笑,融进了孩子们欢笑的海洋里……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孩子的欢笑声比作海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
体现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丰富,趣味多多。 23.示例:我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老鹰捉小鸡,通过石头剪刀布选出一位“老鹰”和“母鸡”,剩下的同学当“小鸡”。每次玩老鹰捉小鸡都非常刺激,我很喜欢这个课间活动。
【分析】20.本题主要考查写出表示声音的词语。
表示声音:(叮铃铃)表示ABB式拟声词,类似的词语有:滴答答、骨碌碌、呼噜噜、支扭扭。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内容进行连线。
从“踢毽子的,滚铁环的,跳绳的,把一串串欢声笑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知下课十分钟,同学们都展开了踢毽子的,滚铁环的,跳绳,丢飞盘的体育活动。
22.本题主要考查摘抄句子的能力,并说出句子妙在哪里,可以结合句子的修辞手法,语言效果进行分析。
示例:“羽毛球像一只白鸽在翻飞;乒乓球在台子上跳来跳去;足球场上的男孩横冲直撞,总想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射一个绝妙的好球,打开对方的球门。”句子中“羽毛球像一只白鸽在翻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羽毛球”比作“白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开心地打羽毛球的情景。
23.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
示例:我喜欢很多课间活动。有跳绳、打篮球、打乒乓……我最喜欢丢沙包。丢沙包的游戏中,我玩得起劲。两头丢包得用手语来暗示对方。有时还会做假动作。当他们开始猛功时,我会躲到一边,谁叫他们把眼睛眯上呢!没眯眼得时候我也有秘诀,沙包离手时,我会先往一边去,这样就不会砸到。我只能么多了,要不我会被人给砸的。
24.我的校园生活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
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
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
随着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毗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对胜了。
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详解】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记叙文中活动类的文章,“我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
在选材时,要围绕“校园生活”进行选择。要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来写,要体现集体精神,或同学们团结互助的友谊。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怎样搞活动 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引出下文)
正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你的校园生活,用上修辞使描写更形象。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