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méi mò)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méi mò)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1.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义项。(写序号)
窥视( )
①看 ②看待 ③观察,视察
照镜子( )
①照相,摄影 ②按着,依着 ③对着能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他人的影像
3.这一段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____”画出拟人句。
课外阅读。
曾国藩棉衣换史书
1836年,去京城参加会试的曾国藩,又一次落第了。生性沉稳的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只是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加倍努力。
会试榜单公布以后,曾国藩就平静地收拾行李,坐京杭大运河上的运粮船,启程返乡了。走到南京的时候,粮船停留补给,曾国藩走到南京街头逛书市。他走进一间书店,就看见赫然排列半面墙的“二十三史”,这让爱书如命的曾国藩怦然心动。
“二十三史”可是需要几百两银子才能买到的。别说是印刷业还不太发达的古代,即便是现在,要买齐这二十三部史书,也得花不少钱。想起自己囊中羞涩,曾国藩很为难。一番纠结之后,他便提着行李去了当铺,把自己在京城时御寒的棉衣,全部给当掉了,换来几百两银子,把“二十三史”全部购齐,末了,这些古籍竟装了满满几大箱。
曾国藩认为反正回到老家湖南,这些棉衣用不着了,还不如换点更加有用的东西。不过,以后进京赶考,又得添置新棉衣了。曾国藩沉浸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喜悦中,对此,也没有多想。
回家以后,父亲曾麟书看到曾国藩将一箱一箱的古籍图书往家运,又听曾国藩诉说事情原委,他并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鼓励他的这种做法。他对曾国藩说:“你典当棉衣买书,我自然很支持,我会借钱去把衣服赎回来。不过,这些书既然买了,希望你用心研读,不要把这笔财富白白浪费掉。”听了父亲的话,曾国藩泪如泉涌。
5.落第是什么意思?落第后的曾国藩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能表现曾国藩爱书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
7.曾国藩没有钱买书,他是怎样筹到钱的?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听了父亲的话,曾国藩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六七米高了。
9.照样子,写词语。
(1)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霎时________ ________
(2)形容声音响的词语:山崩地裂________ ________
10.画“ ”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画“ ”的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11.人群为什么又沸腾起来?人们可能在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二自然段按照从_____到_____的顺序,从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场面。
13.如果此时你也站在海塘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4.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夏天的闷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17.我们在本学期的课文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知道可用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的内容我们可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夏天的突出特点。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绿油油一片。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枝枝粉红色的小喇叭,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8.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丑陋( ) 近义词:赞美( )
20.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
形容白雪披在整个小园上,到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
21.用“ ”划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22.“我”看到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想说什么呢?请把我想说的话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hè),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拂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A] 。
而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B] 。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隐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4.用几个四字词语概括写出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 )( )( )
25.用“﹏﹏﹏”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26.文中的A、B两处,分别填入哪个句子更合适
①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②构成了一幅精妙的风景画
27.“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一句中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是指___________。人们“惊愕”是因为________;人们“喜悦”又是因为____。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游庐山瀑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晰 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1) ,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惊奇)!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丽 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2) 。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赞赏 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的无穷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睐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28.在文章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并打上“√”。
29.把下列两个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1)、(2)两处。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30.选一选。
(1)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是( )
(2)描写庐山瀑布形状的是( )
A.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
B.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量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31.请你给文段第④、⑤段给拟一个小标题。
(1)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第⑥段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我一个承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 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chāo)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33.查字典,填写下表。
查带点的字 应查部首 再查几画 用“√”选解释
一沓美钞 ①量词() ②多( )
酬谢 敬酒( ) ②报酬()
34.用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5.在文中,“给我一个承诺”中这个“承诺”是指:______
36.在骑马的男子帮助克雷斯后,克雷斯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的?用“———”在文中划出。
37.当少年也说出克雷斯说过的话后,克雷斯的胸中为什么会涌起一股暖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读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许多感想。我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mò méi 2. ① ③ 3. 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4.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解析】1.略
2.略
3.略
4.略
5.落榜,没有考上;他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加倍努力。 6.爱书如命 7.把自己在京城时御寒的棉衣,全部给当掉了,换来几百两银子;值得,因为棉衣卖了还可以再买,但学习知识是耽误不得的,早学习早受益。 8.他被父亲的理解感动了,更为父亲的支持和期望而流泪。
【解析】5.略
6.略
7.略
8.略
9. 刹那 瞬间 惊天动地 震天动地 10. 浪潮 白色的战马 夸张 11.因为人们听到了隆隆的响声,知道浪潮快要来了,心情非常激动。人们可能在谈论浪潮什么时候到来,或者在议论浪潮的壮观等。 12. 远 近 形状 声音 13.这真是天下最壮观的景象啊!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壮观的浪潮!
【解析】9.略
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总领全文 15.侧面烘托,以“柳树垂头丧气”“知了热得很难受,拼命喊叫”的描绘,给人以炙热感。 16.D 17. 温晴 多变
【解析】14.本题考查对首段的作用的理解与分析。首段的作用:开篇就点题的,往往是概括全文,点明题旨;如果开篇没点题,那首段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本文中首段开篇点题,说明了济南夏天天气多变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5.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烘托”又叫“侧面描写”,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文第二段中写夏天的闷热,不是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柳树垂头丧气”、“知了拼命地叫着”来侧面表现夏天的闷热。
16.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结构的划分,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每段文字所表达的含义,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第一段点明了济南夏天的天气多变,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第二至七段则是具体描写济南的天气怎么多变的。文章最后一段又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再次点明济南夏天的天气多变。
17.本题考查对课文《济南的冬天》和对本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通过《济南的冬天》中的“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可知,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根据本文最后一段可知济南夏天的特点是“多变”。
18.我家的菜园 19. 美丽 赞叹 20. 翩翩起舞 银装素裹 21.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这一切都惹人喜爱。 22.多美啊,小园! 23. 时间 小园四季的美丽景色 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18.略
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变幻莫测 25.而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26.② ① 27. 云雾忽而淹没眼前的一切,忽而又拂袖而去 云雾的变化太突然,让人无法想象 云雾变化带来的大美景色,让人身心愉悦
【解析】24.略
25.略
26.略
27.略
28.清新 惊叹 壮观 欣赏 29. B A 30. B A 31. 急雨中的瀑布 彩虹下的瀑布 32.庐山瀑布
【解析】28.略
29.略
30.略
31.略
32.略
33.日;4;①
酉;6;② 34.走过 叙述 突然 35.“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36.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37.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己同时也会得到幸福。
因为克雷斯知道他说的话在被帮助过的人们中广泛转述,助人为乐已经蔚然成风,爱心是可以传递的,所以他很感动。
因为他想起了以前的他,发生在山区里的事,想这位少年也是这样一直这样帮助别人的。 38.爱心是不需要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解析】33.略
34.略
35.略
36.略
37.略
38.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