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 课件(共9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 课件(共9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9: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2张PPT)
名著导读
01中考名著分析
e
中考名著分析
西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必读名著共12篇,分别
是《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
水浒傳
《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
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
《简爱》。12篇名著在各省市地的考试中都分
别有涉及,且考查概率较高。在各省市的中考


语文卷中,名著导读大概占了总分的5%-10%
的比重,为必考试题。个别省市也会考查其他
名著篇目,如:《红岩》、《围城》、《聊斋
志异》、《猎人笔记》、《名人传》、《平凡
的世界》等。所以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适当选读重点书目。争取在中考中名著导读不
失分。
名著导读
中考名著分析

骆驼祥子

傳雷家书
骆驼祥子
昆虫记
昆虫记
7理
02
名著简析《朝花夕拾》
名著概况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
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
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
《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
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
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
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
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
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
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
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
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
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
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篇写于厦门。
朝笼夕拾
作者概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
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
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
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
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
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
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
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
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