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语文第五课
《七律·长征》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城。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三、多音字
横hénɡ:横幅 hènɡ:蛮横
四、重点词语
七律 云崖 渡河 铁索
五、朗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教材解读:
1.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能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吗?
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3.“更喜”喜的是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红军战士喜的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
七、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字词,并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展卷观赏,人随景移,引人入胜。那景色或江水翻腾,或山峦逶迤(yí yǐ),或yún yá( ) 竞秀。画中不仅有气势磅(bàng páng)礴之景,还有渔歌唱晚、dù( )口垂钓的闲情逸趣,这幅画不愧是传世精品。
二、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yí) 丸子(wǎn) 磅礴(páng) 岷山(mín)
B.沉着(zhuō) 崎岖(qū) 宾客(bìn) 诞生(dàn)
C.擎天(qíng) 电钮(niú) 瞻仰(zhān) 围歼(jiān)
D.臻备(zhēn) 璀璨(càn) 皖南(wǎn) 千钧(jūn)
2.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围追堵截 无边无际 B.云涯暖 翻山越岭
C.气势磅礴 腾细浪 D.尽开颜 水流湍急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运用积累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2.“ , ”写出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3.《七律·长征》中强化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4.《长征·七律》是_____写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______,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和______精神。
四、牛刀小试。
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练,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这副对联的下联。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________,________等闲
五、欣赏诗句,完成练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1)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 。
参考答案:
一、yí 云崖 páng 渡
二、1.D2.B 3.B
三、1.金沙水拍云崖暖
2.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更喜岷山千里雪
4.毛泽东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
四、巧渡金沙夺泸定;万水
五、(1)比喻 夸张
(2)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过的泥丸。
(3)英雄气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