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默(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ò) 挑(tiǎo)
舫(fǎng) 教坊(fā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à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琵琶行
白居易
(并序)
题解:琵琶行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 。有作品集《白氏长庆集》。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元白)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对古乐府(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口号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描写了诗人送客时秋夜江边、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的萧瑟之景(分/总—景),
渲染了离别凄凉愁惨的气氛,
奠定了全诗哀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此句在诗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情景交融(手法),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景),
渲染主客将别的惆怅失意、离愁别绪(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赏析手法?
第一段:诗人送客江边夜闻琵琶声
段落大意
侧面描写
表现琵琶曲动听吸引人
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赏析手法?
1、如急雨
2、如私语
3、珠玉落盘
4、花底莺语
5、冰泉冷涩
6、银瓶乍破
7、铁骑突出
8、如裂帛
描写乐声的八个比喻句
所描写
的音乐
的特征
1、粗重急骤
2、轻细急促
3、重浊清脆
4、宛转流畅
5、低沉滞塞
6、激越奔涌
7、高亢雄壮
8、短促急迫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除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其他的艺术手法?
一:大量运用比喻、通感 (桃红线)
二:叠词传神
(椭圆处)
三:拟声词、连绵词
(绿线处)
琵琶女演奏
情景交融
东西船只悄然无声,只见江心一轮寒月,
表现了急奏之后,戛然而止,听众还沉浸在乐音之中,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侧面烘托
琵琶曲感人至深
琵琶女技艺高超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赏析手法?
第一段:诗人送客江边夜闻琵琶声
第二段:主客与琵琶女相见并听其弹奏琵琶
段落大意
情景交融(手法),
写琵琶女独守空船,唯有冷月寒江水围绕的环境(景),
表现了琵琶女凄凉孤寂的心情(情)。
5.“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赏析手法。
第一段:诗人送客江边夜闻琵琶声
第二段:主客与琵琶女相见并听其弹奏琵琶
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
段落大意
当年
艺伏善才、艳盖群芳、人妒人捧、奢靡、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奢靡欢笑、青春年少)
而今
亲人去世、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琵琶女
情景交融(手法),
诗人谪居环境的恶劣苍凉(景),
渲染悲凉气氛
表现了诗人悲凉、孤寂、苦闷和无奈的心情(情)。
6.“住近湓江地低湿……杜鹃啼血猿哀鸣。”
赏析手法?
杜鹃啼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啼血:哀怨、悲凄
第一段:诗人送客江边夜闻琵琶声
第二段:主客与琵琶女相见并听其弹奏琵琶
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
第四段:诗人感慨自己的命运
段落大意
琵琶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
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歌伎产生共鸣呢?
诗人
当年:京城为官
而今:谪居卧病、不闻音乐、居处荒僻、鹃啼猿鸣、美景独酌(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琵琶女
当年:艺伏善才、艳盖群芳、人妒人捧、奢靡、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奢靡欢笑、青春年少)
而今:亲人去世、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诗人:京官 谪官 恨
琵琶女:京倡 商妇 怨
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琵琶曲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一段:诗人送客江边夜闻琵琶声
第二段:主客与琵琶女相见并听其弹奏琵琶
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
第四段:诗人感慨自己的命运
第五段:琵琶女再弹奏,诗人泪湿青衫。
段落大意
本诗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其沦落天涯的悲惨遭遇,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时政治上的失意之情,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中 心 主 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