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3.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3.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8 15: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
高二生物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下列激素中能促进血糖升高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肾上腺素
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下列关于胰岛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D.胰岛素在肝细胞内能催化糖原的合成
3.研究证明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 B.胰岛素能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属于拮抗作用
4.寒冷的冬天,当我们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时,不会发生的是( )
A.皮肤血管舒张 B.汗液的分泌量减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下丘脑参与调节体温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春捂”会使人体体温升高
B.“秋冻”的感觉是在下丘脑形成的
C.“春捂秋冻”可以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D.“捂”能够增强机体产热抗冻能力
6.某健康成年人一次饮用1L清水后,不会发生的是( )
A.产生渴觉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尿量增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半小时,骨骼肌和肝脏中糖原合成会增加
B.长跑过程中,肝糖原会分解以补充血糖
C.胰岛素和膜高血糖素呈协同关系,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D.血糖浓度的下降可能与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
8.如图为进食后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段胰高血糖素分泌会逐渐增多
B.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氧化分解等
C.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不断分解
D.D点后血糖含量趋于稳定体现了不同激素的拮抗作用
9.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10.有研究表明,人类的体温在逐渐下降,有人猜测称,这可能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一些关系。比如无处不在的空调,使人类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以下关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量少于炎热环境下
B.炎热夏季,人从空调房间到室外,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C.缺乏运动,肌肉收缩力和收缩频率降低引起较低的基础代谢也可能是体温下降的原因
D.体温下降可能会使人的免疫力降低
11.2021年5月22日,在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举行期间遭遇突发降温、降水、大风的高影响天气,部分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现象。失温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无法恢复
B.在人体失温现象发生后,可以通过适当添加衣物来避免持续失温
C.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长跑时机体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12.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
13.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14.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激素③以B为靶器官时,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图中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其作用的靶器官D可为肝脏
C.人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原因是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多
D.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主要原因是在冬天汗液分泌较少
15.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物质__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机体的__________量。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中____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5)当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对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__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葡糖从而降低血糖的激素,①错误;
②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②正确;
③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③正确;
④性激素能促进维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等,④错误。故与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是(②③,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有升血糖的作用,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内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催化糖原合成的是酶。
3.答案:D
解析: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胰高血糖素能够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属于两者的直接作用,不属于拮抗作用。
4.答案:A
解析:寒冷的冬天,当我们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时,人体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会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所以皮肤血管应收缩,减少散热,A不会发生;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会发生;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加产热,C会发生;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且在寒冷时下丘脑分泌TRH,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会发生。
5.答案:C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基本保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中,“春捂”不会使人体体温升高,A错误;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春捂秋冻”可以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C正确;“捂”不能增强机体产热抗冻能力,D错误。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饭后半小时,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进入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合成糖原,肌糖原、肝糖原合成会增加,A正确;长跑过程中,血糖由于消耗会降低,肝糖原会分解产生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补充血糖,B正确;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二者作用效果相反,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C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因此血糖浓度的下降可能与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D正确。
8.答案:A
解析:AB段血糖含量逐渐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会逐渐减少,A错误;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血糖被氧化分解等,B正确;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使肝糖原不断分解等,C正确;D点后血糖趋于稳定体现了胰高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拮抗作用,D正确。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但总的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炎热的夏季,人从空调房间到室外,在高温的刺激下,温觉感受器会兴奋,引起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同时汗腺的分泌增加,通过汗液的蒸发带走更多的热量;肌肉代谢产热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们缺乏运动,有可能因为肌肉收缩力和收缩频率降低导致基础代谢降低,从而引起体温下降;发烧初期不要马上吃退烧药,此时免疫力发挥作用,推测体温下降可能会使人的免疫力降低。
11.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无法恢复,A正确;在人体发生失温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可以适当添加衣物避免持续失温,B正确;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分泌大量的汗液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错误;下丘脑调节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12.答案:A
解析: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经垂体释放,C错误;激素都能随血液运输到全身,但只对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D错误。
13.答案:B
解析: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b,A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不改变血浆的渗透压,但是总的液体量增加,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b,由于人体需要排出增多的钠盐和水分,排尿量略为增多,所以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的排尿量,C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D错误。
14.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大脑皮层,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由图示可知,当激素③甲状腺激素以B垂体为靶器官时,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饥饿状态下,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B正确;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多,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人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C错误;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由于在冬天汗液分泌较少,因此,为维持水盐平衡,冬天的尿液比夏天的有所增加,D正确。
15.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A和D;产热
(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丙
(3)C和D
(4)抗利尿激素
(5)抑制;反馈调节
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下丘脑参与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A和D的含量明显增加。
(2)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B是胰岛素,C是胰高血糖素。糖尿病与胰岛B细胞受损有关。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两者为协同作用,C是胰高血糖素,D是肾上腺素。
(4)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
(5)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