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8 16: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央视解说词
容颜如玉
身姿如松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被中国人宠爱的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他凭什么?连华春莹也为他加油。
2017年的花滑世锦赛的颁奖典礼上,中国选手金博洋选手不小心拿反了国旗,一旁的羽生结弦发现之后,立马上前帮助他整理好国旗。
2022年7月19日,羽生结弦宣布退役,一路走来,羽生结弦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公开表示:我爱中国!
中国粉丝“粉”他自有道理
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汉字的影响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为羽生弦结加油的推文
从推文中看出,许多日文跟汉字一样,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年5月1日德仁继任天皇,改年号为“令和”
(“令和”二字是纯正汉字,且来自《论语》)
【考考你】日本文化受唐朝(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年号纪年法
城市建筑
书法艺术
服饰和茶道
“唐风洋溢奈良城”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封建时代的日本
7世纪
646年
19世纪1868年
阿拉伯帝国
7世纪
13世纪
被蒙古人所灭
单元导言: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完成了统一事业,并不断向外扩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不但创造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还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历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不列颠群岛极为相似。不过,日本群岛比不列颠群岛更与世隔绝,他们离朝藓半岛115英里,而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21英里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研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受什么因素影响?
2.日本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时空观念】速读课本,找出与时间轴上时间对应的事件
1-2
世纪
646年
12
世纪
1868年
5
世纪
608年
奴隶制小国林立
大化改新开始
出现“天皇”一词
大和统一日本
幕府统治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 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 魏书》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下重要信息?
东汉三国时期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往来密切。
一、6世纪之前的日本
【史料研读】
一、6世纪之前的日本
【合作探究】
1.贵族和王室有何特权?
2.贵族和王室的领地上的
居民以什么形式组织生产?
3.部民的地位?
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类似于奴隶。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场改革指什么?
 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路,进入7世纪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改革开始酝酿——
大化改新
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①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①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孝德天皇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
行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646年,效仿唐朝制度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646年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大化改新
小城镰仓是如何成为日本三大古都之一的呢?
【大家说】
1.幕府的统治实际上指的是谁的统治?
2.将军是什么人?
3.为什么会出现武士集团?
将军
武士集团最高首领
庄园出现
三、幕府统治
【组内交流】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庄园形成。
1.庄园是怎样形成的?
2.日本的庄园有什么特点?
3.“不输不入”是什么意思?
西欧中世纪庄园
“不输不入”
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三、幕府统治
庄园形成
武士出现
这些打手不再种地,专职练武。
保护庄园
武装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
性质: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三、幕府统治
武士集团形成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武士
小的武士团
大的武士团。
12世纪晚期
源赖朝获胜
幕府本指将领军帐,后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天皇成为退休老干部
以学问为第一;
不得过问政治;
偶尔唱唱和歌。
以后大家有事不要麻烦天皇了,老子给你办。
1.背景
2.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长:
3.幕府的地位:
①庄园形成
②武士出现
③武士集团形成
12世纪晚期,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将军掌权,天皇成为傀儡。
三、幕府统治
(1)背景
(2)开始:
(3)幕府的地位:将军掌握实权,天皇成为傀儡
(4)武士道形成
①庄园形成
②武士出现
③武士集团形成
12世纪晚期,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什么是武士道?
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三、幕府统治
武士道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武士道精神
1.改革是强国之路。
2.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
【拓展提高】
日本通过学习唐朝,进行改革(大化改新),社会发展迅速。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变式练习
1、有人说:这一事件后,日本开启了唐风时代,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可以看到唐朝的影子,这一事件指
A庄园出现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幕府统治开始 D大化改新
2、大化改新内容编写的歌谣中,错误的一项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 B地方三级官吏制
C土地六年授一次 D土地部民私有制
D
D
3.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D
D
5.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A.将军 B.农民 C.农奴 D.武士
6.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
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7.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A.主公 B.天皇 C.将军 D.国家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