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8 20:3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F 19 Na 23 Xe 131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年7月24日,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问天实验舱送人预定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箭体采用了高强度新型钛合金结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火箭的整流罩的前锥段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问天实验舱舱外设计上使用了石墨烯导热索技术,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问天实验舱搭载了2张长的柔性太阳翼,太阳翼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原电池装置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基的电子式:
B.溶液导电:
C.常温时,氨水的
D.的球棍模型:
3.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明矾作净水剂去除生活用水中的悬浮物
B.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利用纯碱水溶液除去印染中的丝胶
D.以、为原料经过11步主反应人工合成淀粉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
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强酸):
C.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入硫酸:
D.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溶液: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所用试剂和除杂方法均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除杂方法
A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洗气
B 甲烷(乙烯) 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D 过量的铁粉 过滤
A.A B.B C.C D.D
6.溶液可用于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发生的反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可说明硫酸的酸性弱于硫化氢的酸性
B.反应②中作还原剂,被还原
C.可用溴水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和
D.反应②中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7.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B.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C.溶液中含有个氧原子
D.含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8.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B.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D.Z的单质能将X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9.下列实验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演示喷泉实验 B.滴定实验中用标准碱液滴定盐酸接近滴定终点的操作 C.测稀硫酸的 D.制备氨水
A.A B.B C.C D.D
10.一种从钛白酸性废水(主要含,还含微量)中富集钪并制备氧化钪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有机相”中主要含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分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
B.加入的目的是将氧化为
C.“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D.草酸钪完全焙烧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1.有机物P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可通过M和N在浓硫酸作用下合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N的分子式为
B.有机物M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M、N、P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有机物P最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2.已知:.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时达到平衡状态Ⅰ,在时改变某一条件,时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状态下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始终为
B.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通入气体
C.恒温时,缩小容积,平衡正向移动,最终气体颜色变深
D.平衡常数
13.某研究团队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催化合成偶氨化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R代表烃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M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每生成时,有通过离子交换膜
D.电池工作过程中,M极区附近溶液的增大
14.是一种一元弱酸,时,在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的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m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于
C.时,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D.当V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必考题:本题共3小题,共43分.
15.(15分)某学生对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与漂粉精(已在空气中露置了一小段时间)反应的实验探究
步骤①:取漂粉精固体,加入水,固体有少量不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计测得漂粉精溶液的约为12.
步骤②:将持续通入漂粉精溶液中,液面上方出现白雾,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最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写出由和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向水中持续通入,未观察到白雾.推测步骤②中的白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A.
Ⅰ.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Ⅱ.白色沉淀A可能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设计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4)向步骤①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加人稀盐酸,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实验二: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将一定量的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经分析,与溶液反应可能有两种情况:
c.若通入少量,则反应为
d.若通入过量,则反应为
为了探究发生了哪一种情况,取上述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溶液,分别装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5)试管A中有气体生成,则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发生的是情况c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能说明发生了情况d的是_______________.
A.试管A中有气体生成 B.试管B中溶液颜色发生了变化
C.试管C中有气体生成 D.试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6.(14分)常用作制革工业的鞣革剂,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含A 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铬铁矿“焙烧”前,为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焙烧”的目的是将转化为和铁红,写出“焙烧”时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等难溶于水的物质,则“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各离子浓度的对数与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当溶液中某种粒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已除尽,则“调”时的理论范围为“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利用膜电解技术,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a、b电极材料均为石墨):a极与电源的____________极相连,制备时,理论上左侧溶液总质量增重________g.
(6)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可采用标准溶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溶液.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用移液管量取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中
B.滴定开始时可以让液体成线状快速流下,接近滴定终点时减慢滴加速率,必要时采用半滴操作
C.排气泡时应使管尖弯曲向上,用右手挤压玻璃珠上方,使液体充满管尖
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17.(14分)丙烯是工业上合成精细化学品的原料,随着天然气和页岩气的可用性不断提高,制取丙烯的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主反应Ⅰ:
副反应Ⅱ:
已知、丙烷和丙烯的燃烧热分别是、和,则__________.主反应Ⅰ在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时能自发进行.
(2)一定温度下,向总压恒定为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气体,在催化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备.
①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达到平衡后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温度为T时,向起始压强为的恒压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经反应达到平衡,的平衡转化率与通入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条件下,的选择性为,则内生成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4)向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体积比的的混通入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合气体,已知某反应条件下只发生如下反应(k、为速率常数):
反应Ⅲ:
反应Ⅳ:
实验测得丙烯的净生成速率方程为,可推测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18、1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8.(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氟是特种塑料、橡胶和冷冻剂(氟氯烷)中的关键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____种.
(2)同周期元素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N、O、F常见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氟气与水的反应复杂,主要生成和,副反应生成少量的等.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中,部分溶质以二分子缔合形式存在,使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
(4)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均可与水反应生成次卤酸,则中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考试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科技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属于原电池,D项错误.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溶液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而不是通电后的电解,B项错误.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净水,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氢氟酸刻蚀石英,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纯碱水溶液除去印染中的丝胶,利用的是纯碱水解呈碱性,碱性溶液可使丝胶溶解,C项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的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只发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A项错误;溶液与稀的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价态守恒原则,C项错误;草酸是弱酸,不可以拆,D项错误.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实验,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烯氧化,同时会产生,引入了新杂质,B项不符合题意;乙酸乙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但同时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也会水解,C项不符合题意;除杂试剂选用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反应能发生是因为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生成,因此反应①不能说明的酸性强于,事实上硫酸的酸性强于硫化氢,A项错误;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B项错误;溴水能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
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标准状况,A项错误;由于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C项错误;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所以不能完全反应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D项错误.
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可知:X、Y、Z、W依次为C、O、、S.简单离子半径:,A项错误;为强酸,为弱酸,B项错误;O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稳定性:比强,C项错误.
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与探究,侧重考查实验装置的应用和分析.O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项不符合题意;用试纸测溶液的方法为将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项不符合题意;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直接伸入水中容易发生倒吸,D项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备氧化钪的工艺流程,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草酸钪与氧气焙烧时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草酸钪完全焙烧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D项错误.
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机物P分子中的2个碳碳双键、1个碳碳三键和酮羰基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有机物P最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1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平衡进行程度不确定,和可以是任意值,比值不确定,A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缩小容积增大了气体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因该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所以K保持不变,D项错误.
1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池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装置为电解池,N极上失电子生成,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M极上硝基苯转化为偶氮化合物,发生的是还原反应,M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B项错误;该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不能通过,C项错误.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次磷酸,侧重考查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图像的分析能力.,计算得,则,A项正确;由图可点时,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等于时,此时溶质为,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故m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B项错误;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C项错误;为一元弱酸,不能电离出,D项错误.
15.(1)(2分)
(2)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排除干扰(1分);(或或和,1分)
(3)取少量步骤①制取的漂粉精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2分)
(4)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2分)
(5)或或和的混合物(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3分)
(6)B(2分);D(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与探究,考查实验装置的应用和分析.
(2)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和,而和反应会生成氯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排除的干扰;不能与水蒸气形成白雾,但是白雾中可能含有,可以被硝酸氧化成硫酸,硫酸与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银白色沉淀,因此白色沉淀A可能为,或或两者同时存在.
(3)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可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故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来验证猜测.
(4)由于漂粉精在空气中露置过,可能已经部分变质生成了,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6)情况c和情况d均有产生,加入锌粒,若为情况c,会产生气体,若为情况d,会产生,两种情况均有气体产生,试管A中现象无法说明发生了哪一种情况;加入铜粉,若为情况c,会产生气体,且溶液变为蓝色,若为情况d,无明显现象,试管B中现象能说明发生的是情况c;若加入粉末,均会产生,试管C中现象无法说明发生了哪一种情况;加入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离子生成,试管D中现象能说明发生的是情况d.
16.(1)将铬铁矿粉碎(合理答案均可,1分)
(2)(2分)
(3)(2分)
(4)(2分);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产率(2分)
(5)负(1分);44(2分)
(6)AD(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铬铁矿制备的工艺流程,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调”的目的是将号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4)由图可知,当溶液时,除尽,当溶液时,会再溶解生成,因此“调”时的理论范围为;将元素和元素除去后,溶液中元素主要以和形式存在,溶液中存在平衡:,降低溶液,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的产率.
(5)由a极从稀溶液得到浓溶液,说明浓度增大,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极为阴极,则b极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制备时,转移电子,生成,理论上左侧溶液转移的同时逸出,总质量增重.
(6)和,的反应较为灵敏,滴定过程中,滴定液应始终逐滴滴下,B项错误;溶液呈弱酸性,溶液一般使用硫酸酸化,且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故溶液和溶液都应使用酸式滴定管盛装,C项错误.
17.(1)(2分);高温(1分)
(2)①AC(2分)
②减小气体浓度,使平衡右移,提高的转化率(2分)
(3)1.6(2分);12.8(2分)
(4)先增大后减小(1分);反应开始时,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反应Ⅲ中的生成速率大于反应Ⅳ中的消耗速率,随着反应进行,反应Ⅲ中的生成速率小于反应Ⅳ中的消耗速率(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根据题意,列出三段式:
主反应
起始量/ 4 0 0 6
变化量/ 2 6
平衡量/ 2 1.6 1.6 6
副反应
变化量/
平衡量/ 0.4 0.4
平衡时,的分压为,;平衡时,,则平衡常数.
(4)在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速率常数k和不变,反应开始时,通入气体,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逐渐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减小,增大,丙烯的净生成速率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Ⅳ,逐渐减小.
18.(1)5(2分)
(2)(2分);(2分)
(3)Ⅴ形(1分);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1分);分子间氢键(1分)
(4)(2分)
(5)(2分);(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基态F原子共有9个核外电子,占据2个s轨道和3个轨道,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
(2)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3)根据VSEPR理论有,去掉2对孤对电子,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Ⅴ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分子缔合成.
(5)键长为,换成分数坐标的长度为,故原子C的分数坐标为;根据均摊法,晶胞中的个数为,晶胞的密度.
19.(1)A(1分)
(2)酰胺基(或肽键)、羟基(2分)
(3)(2分);(2分)
(4)(2分)
(5)18(2分)
(6)(X为卤原子,写成、、I等均可,2分);保护酮羰基(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基础,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推断、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有机物A符合.
(3)根据C的结构简式、D的分子式以及J的结构式推导可知,D为;结合信息①和G的结构简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4)C生成D的反应中,酰胺基和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均可以水解,结合C的结构简式及D的分子式,可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题意可知,除苯环外,其他结构组合可能为或、,每种结构在每个苯环上均有3种位置,种,共有18种结构.
(6)根据信息③可知,试剂a为格式试剂,其结构为;格式试剂可与酮羰基反应,为防止酮羰基与格式试剂反应,用乙二醇将其保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