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1.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例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病人在体温上升过程中,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C.病人通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D.病人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作用,并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可能调节了神经细胞的发育
B.TRH分泌后直接通过组织液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
C.免疫器官中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受体
D.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及其对应的受体均为蛋白质
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
B.部分内分泌腺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
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4.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5.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呈递,从而抑制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及分泌淋巴因子。在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使用皮质醇进行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质醇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相应受体结合
B.外源皮质醇作用于患者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分泌
C.皮质醇治疗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到抑制
D.皮质醇治疗使患者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B.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C.提取液中含有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D.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7.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
C.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
D.长期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患者与Graves病患者血液中AB含量均偏高
8.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9.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
B. 激素乙通过体液定向运到垂体发挥调节作用
C. 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
D. 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
10.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
B.激素乙可以促进垂体分泌激素丙
C.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
D.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
11.有一种疾病叫桥本氏甲亢(C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的
B.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桥本氏甲亢属于自身免疫病
C.该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低
D.相对于健康人,桥本氏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各信息分子的本质和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特别是脑的发育,可推出甲状腺激素可能调节了神经细胞的发育,A正确;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后经血液运输至垂体,调节垂体的生命活动,B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细胞膜)上,不在细胞核中,C错误;高等动物体内的信息分子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等不是蛋白质,D错误。
3.答案:D
解析:癌变细胞属于抗原,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A正确;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这样的腺体可以是内分泌腺也可以是外分泌腺,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和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或淋巴因子,C正确;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D错误.
4.答案:C
解析: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其方式是体液调节,A正确;血糖浓度变化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不能体现分级调节的特点,C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正确。
5.答案:B
解析:皮质醇为固醇类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相应受体结合,A正确;外源皮质醇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抑制皮质醇分泌,B错误;巨噬细胞可以呈递抗原,从而使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淋巴因子,这些过程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皮质醇会使这些过程受到抑制,C正确;皮质醇会抑制特异性免疫,使患者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其他病原体感染,D正确。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A正确。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B错误。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C错误。效应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D错误。
9.答案:D
解析:A.细胞甲能分泌抗体,则细胞甲是浆细胞,A项错误;
B.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向靶细胞,但只能特异性地对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项错误;
C.图中细胞甲分泌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激素丙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故C项错误;
D.据图可知,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说明二者具有竞争性,D项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甲为浆细胞,可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细胞,因此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错误;激素乙为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抑制其分泌激素丙(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激素丙为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甲分泌的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甲状腺激素(乙)分泌量减少,C错误;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说明二者具有竞争性,D正确。
11.答案:D
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A正确。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属于免疫能力过强,攻击自身细胞,为自身免疫病,B正确。由于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即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其含量减少,低于正常人,C正确。相对于健康人,桥本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偏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