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六年级上册地理学案---1.1 地球和地球仪(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六年级上册地理学案---1.1 地球和地球仪(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8 16: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地球和地球仪(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学 习 过 程
步 骤 活 动 备 注
(一)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2.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3. 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拍摄了大量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二) 预习展示 巩固交流 多媒体出示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一) 用语言和地图交流
(三)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 1.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案:天园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进入太空观察和拍摄地球卫星照片。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的地球的形状? 海上驶来的帆船,月食 合作探究2: 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仪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四) 课堂小结、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五) 当堂检测 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B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C )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 )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4、赤道的长度约为( C ) A、6371千米 B、4千米 C、4万千米 D、5.1亿千米 5、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