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学会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培养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利用史料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3、家国情怀: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江南开发。
3.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1.民族融合与江南的开发
2.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
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现出像曹操、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21·世纪*教育网
讲授新课:
一、整体把握,时空构建:
1、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政权更迭示意图,并思考该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据图,老师引导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
(1)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
(2)小统一、大分裂,在分裂中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3)大一统和局部统一时间短,分裂时间长,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1·c·n·j·y
总结阶段特征: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
二、三国与西晋
1、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220-280年)
PPT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简单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汉末年的形势: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199年--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一次大战,结果曹操以少胜多,以2万的兵力战胜袁军11万,这一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T出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示意图进行讲解)。
学生根据课文说出三国鼎立的形成。PPT出示地图,形成直观印象,利于记忆。出示三国实力对比表格,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国的实力,并进行说明。2-1-c-n-j-y
2、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266-316年)
(1)阅读课本学习总结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结束的?西晋是如何统一的?
统一过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
(2)西晋王朝非常短暂,但这短暂的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时期。思考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
五胡内迁:自东汉以来,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反抗。
思考:西晋时期,少数民族为何内迁?五胡内迁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因: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②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③北方气候寒冷,游牧民族面临生存危机21*cnjy*com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融合;②有利于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③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加剧中原地区的动荡。④迫使北民南迁
八王之乱: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加剧了社会矛盾。可是统治者却醉生梦死,对于老百姓无米充饥,晋惠帝却说:“为何不食肉糜?”【版权所有:21教育】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趁机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相互攻伐。匈奴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永嘉之乱),316年匈奴攻破长安,西晋灭亡。21cnjy.com
综上,学生总结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国力;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21*cnjy*com
三、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
学生阅读总结东晋建立的时间、人物。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东晋的政治: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介绍门阀政治:汉末,察举制逐渐演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门第,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
门阀政治的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社会生活上,个性鲜明,特行独立;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结合p28“历史纵横”,指出东晋政治的特点。
特点:士族专权。含义: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3、南朝: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南朝的更迭。
420年,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东晋灭亡。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PPT出示地图
4、江南的开发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江南开发的原因、影响。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宋书》
材料二(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
材料三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得以开发的原因。
①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③北方汉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④统治者的支持。
材料四 石头城下启航的船队,不仅航行在秦淮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大江南北,而且经常“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海外贸易。……六朝时期来到建康的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当年的石头城下,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和奇装异服,居民习以为常,不仅不感到诧异,并且学会了与他们交往,甚至模拟外国人的形状制作日常器具。 ——薛冰《南京城市史》
材料五 长江中下游一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21·cn·jy·com
根据材料及28页学思之窗材料,分析江南开发有哪些影响?
影响:(1)促进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民族融合;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3)大大影响了南方政治,促进了南北抗衡的政治局面
四、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出示图片《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及教材所提供的《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的政权特点
(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21教育网
(2)淝水之战: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上逐渐壮大,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对峙。公元383年,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www-2-1-cnjy-com
东晋为什么会以少胜多?
原因:前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前秦统治,希望其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指挥得当。
肥水之战的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来源:21cnj*y.co*m】
2.北朝
(1)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北朝的历史更迭。
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于439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2)北魏孝文帝改革
阅读课文,总结改革内容。
内容:a.迁都洛阳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b.改穿汉族服饰,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结合材料,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www.21-cn-jy.com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出处:21教育名师】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材料四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消极性: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
五、民族交融
(1)概念: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2)民族交融表现:
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政权,它们都采用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②生活方式上:少数民族贵族穿汉族服装,汉族妇女制作少数民族的传统食物蒸馍与烙饼③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④文化生活上: 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
(3)民族交融的途径: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往来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⑤战争
(4)民族交融的意义:
①打破了原来的民族布局。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③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线发生变动。④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5)少数民族封建化:
概念: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指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社会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表现:
①经济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
②政治上,采用封建的官制、法律。
③文化上,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六、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政治上,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总之,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