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8 16: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训练)
1.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对子所犯的过错则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若父告子不孝,则要处以重罪。这说明秦代
A.法家思想主导家庭关系
B.道德观念因法治得到强调
C.援礼入法成为治国思想
D.血缘亲情因法治逐渐淡化
2.秦律规定,如果有人私自移动田界,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判以“赎耐”,强制其出钱以抵罪(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秦律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国家的统治秩序 B.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C.维护法律至高的地位 D.在实践中完善法律
3.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
A.省刑慎刑 B.废除刑法
C.先礼后刑 D.刑罚得当
4.清修律书,条款篇章基本上沿袭《明律》而附以大量的判例,因而称为《大清律例》。但对于反叛罪,清律量刑远较明律为重,据此可知,《大清律例》
A.源于满汉民族矛盾 B.巩固清朝王朝统治
C.成为鱼肉百姓工具 D.体现近代法律精神
5.董仲舒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该言论体现出的思想包括
①仁政 ②礼法并用 ③天人感应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北魏律》中“存留养亲”制度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对犯非“十恶”死罪或应判处流、徒刑的罪犯,若家有祖父母、父母年老或疾病而无其他男丁侍养者,得停止或免除刑罚的执行,返家侍养其亲。这表明北魏
A.法律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B.奉行外儒内法治国理念
C.法律开始具有人文情怀 D.法律丧失公平公正原则
7.下表是汉代的史料记载。由此可见,汉代
文献 出处
汉文帝指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于是“年八十以上,赐来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汉书》卷四《文帝纪》
汉宣帝曾下诏“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 《汉书》卷八《宣帝纪》
汉顺帝“赐民年八十以上米,人一斛,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加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A.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 B.治国理念受传统观念影响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8.据《旧唐书·刑法志》载,贞观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州有人兄弟在岷州任统军,因谋反伏诛,按当时的法律,亲属应被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怜悯其家人,于是对大臣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反映了唐代
A.以法治国,轻罪重罚 B.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C.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D.废除旧法,创立新法
9.《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议定刑名。”这表明唐律
A.开始融合了儒法思想 B.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C.形成了完整的法典体系 D.突出天朝上国的观念
10.元正天皇养老二年(718年,唐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六年)藤原、不比等重修《大宝律令》,颁布《养老律》十卷、十三篇(其篇目全同《唐律》,惟名例分为上下,故为十三篇),从后人辑录的名例、卫禁、职制、贼盗等篇的律文来看,全与《唐律》同。这表明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周边国家完全采用了中华法系
11.西周统治者在夏、商两代“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天罚”的神权思想基础上加以补充,创造了“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作为国家的立法、司法事务的理论指导。这种“礼”、“刑”共用的法 律模式说明
A.儒学思想影响商周法律制定 B.天人感应学说融入西周法制
C.中国古代法制注重德法并重 D.中国古代社会法制体系完备
12.如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主要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儒家思想对法制建设的影响
B.传统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传统法律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动荡影响法制建设
13.清朝司法对死刑的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有严格的制度。雍正年间制定“留养承嗣”,即死刑犯为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以改判重杖一顿,枷号示众三个月,使其能免除一死,侍奉祖父母、父母。这一规定体现中国古代法律
A.注重依据案情定罪 B.受宗法伦理的深刻影响
C.既讲原则又非常灵活 D.极力维护皇权专制
14.汉文帝时,有人冲撞了他的马,按法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罚金,但文帝想加重处罚。廷尉张释之上奏说,如果皇帝你当时直接了除此事,就可以把他杀了;可是你已交给廷尉处理,那我就必须依法办案。于是文帝只好让步。据此可知,当时
A.法律权威高于皇权 B.皇权受到法律约束
C.官僚队伍秉公执法 D.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15.《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在亚洲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律疏议》首篇“名例”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法律至上 B.礼法并用 C.承前启后 D.用刑持平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核心理论。……正如西塞罗所言:“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对于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古罗马法学家将自然法称作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
材料二 中国传统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礼治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法律的从属地位,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几大重要特色,并分析该特色给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周礼大司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来看,西周时已相当重视人口生养了,所谓“保息六政”中,第一条就是“慈幼”。自春秋战国以来,充足的人口不光是一个文明延续的根本,更是国家赋税徭役与战争实力的保障,因而历代王朝基本都继承了西周鼓励生育的政策,《国语越语》就记录,“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对违反计生对象的处罚也很严厉,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要缴五倍人头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便发布了《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加强生育风气的引导,动员富人赞助无法娶亲的穷人,将生育的好坏、鳏寡人口的数量,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指标,进行考核;提倡“男子娶寡妇、寡妇再改嫁”这样的政策,否定男子娶二婚女不体面、女子“从一而终”的旧观念。
——摘编自《贞观元年婚姻诏令考释》等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有一些学者意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国传统时代的人口观出现了变化。宋代人口总数峰值达到8000余万,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家马端临认为“民之多寡不足为国之盛衰”,提出了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
到了清末,人口膨胀到4亿之众,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弊病丛生,历史地理学家汪士铎就把太平天国的爆发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多”,并提出了一系列极端的、违背情理的人口控制措施,如推广溺女之法,施送断胎冷药,严再嫁之律,立童贞女院等。
——摘编自《文献通考》《汪士铎人口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口生育政策的特征并分析其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以来学者人口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材料的历史启示。
参考答案:
1.B2.A3.C4.A5.C6.A7.B8.C9.B10.C11.C12.C13.B14.B15.B
16.(1)特点: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意义:强调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有助于维护罗马长期、稳定的统治;成为后世西方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是近代法制的渊源。
(2)特色:法以礼为灵魂;法律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人情、道德;社会治理重教育、和谐;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影响:有助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普及,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也导致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最终破坏法律体系
17.(1)特征:历史悠久,鼓励生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奖惩结合;注重引导社会风气;历代相承,不断完.善。价值:促进了人口增长,保证文明延续;增加劳动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保障国家赋税与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力:充实兵源,强化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2)变化:由重视人口数量到重视人口质量(素质),由增加人口到控制人口。
原因:人口膨胀,人地关系紧张;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3)启示:必须保障合理的人口基数;重视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人口政策应适时调整,符合人伦情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