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8 17:2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两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
1、地理位置:
2、发展历程:
约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小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兴起
苏美尔人
约公元前
24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约公元前
1595年
公元前
539年
统一
强盛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亚述 帝国
新巴比伦 王国
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消灭
灭亡
萨尔贡一世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
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空中花园(想象图)
(一)苏美尔文明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
2、历法:阴历
3、计数法:60进位制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
1、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的统治
对外
对内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政治
法律
经济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大兴水利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众神之王
公元前 18世纪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
象征权力的权杖
君权神授
前言
正文
结语
约八千字
地位:
世界上第一部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汉谟拉比法典》第196条
倘彼折断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
——《汉谟拉比法典》第197条
倘彼损毁穆什钦努之眼或折断穆什钦努之骨,则应赔银一名那。——《汉谟拉比法典》第198条
同态复仇法
社会等级森严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
倘自由民被捕为俘,而其家并无养活资料,则其妻得入他人之家。 ——《汉谟拉比法典》第134条
倘自由民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
——《汉谟拉比法典》第117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主人而剃去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其指。——《汉谟拉比法典》第226条
奴隶制发达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
商品经济活跃
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的规定
文明成就: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数学:60位进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出现时间:公元前3500年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
(统一、君主专制、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地理概况:西亚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堂总结
美索不达米亚
课堂巩固
1.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称为“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城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B
课堂巩固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顶端,刻着汉谟拉比王在太阳神兼司法神沙马什座前接受权柄的浮雕;法典序言中,汉谟拉比声称自己将根据神的旨意管理国家;法典内容中,对于难以裁决的案件,会把当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给神明审判。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具有森严的等级观念
C.有封建君主专制色彩
D.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A
课堂巩固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课堂巩固
4.《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有2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有36条。这些条文反映出古巴比伦(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女性地位非常低下
D.民主平等观念盛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