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1课时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1课时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8 19: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综合练习
基础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2.现在的微信登录界面背景图是我国风云四号卫星2017年6月7日13时00分拍摄的真实地球卫星照片,这张地球卫星照片(  )
A.显示地球是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
B.地球赤道半径约6 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8千米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C.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
D.地球仪的形状就是地球的形状
下图显示了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后,回答5~6题:
5.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多少度的角(  )
A.90° B.45°
C.66.5° D.60°
6.图③中,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固定。对铁丝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是南极
B.b点是北极
C.铁丝是按照真实地球上的地轴缩小而成的
D.地球上并不存在ab表示的地轴
核心训练: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神舟十号”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C.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D.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
2.某同学在海边看着由远及近驶来的一艘轮船,依次画了三幅速写,这三幅速写图,准确反映的一个地理事实是(  )
A.轮船变得越来越大
B.轮船从水里浮起来了
C.地球是个球体
D.地球在不停地转动
3.首次通过环球航行,结束“天圆地方”说法的航海家是(  )
4.毛泽东曾在《送瘟神》一首诗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这里的“八万里”是指地球的(  )
A.平均半径 B.表面积 C.最大周长 D.极半径
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5~6题:
5.“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
A.4万千米 B.6 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 742千米
6.两位超人很久没见,准备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了绕赤道一周作为比赛线路。他们飞行的距离最短为(  )
A.400千米 B.40 000千米
C.4 000千米 D.400 000千米
7.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C分别表示北极和南极
B.AC的连线代表地轴,是假想轴
C.B表示赤道,是一条经线
D.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仪,距离桌面最近的点是南极点
8.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九班小红同学选出了一个错句,她选的是(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在地球仪上,有360条经线和180条纬线
9.宇航员在太空中眺望地球,能够看到的是(  )
A.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B.地球表面的经纬线
C.地球是球体
D.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提示,写出它们的名称。
①   :地球仪的转动轴。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最大的纬
线圈。
③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④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读图: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千米,由此可知,地球的形状是   。但地球仪的形状是   。
(3)假如一个人开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绕地球一周,约需   小时,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1 000千米的速度紧贴地面沿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约需   小时。
提升练
1.2018年7月28日,发生了进入本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天文现象(如图)。(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这一现象证明了(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月球的形状 D.月球的大小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变化看上去  (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可以用来证实什么
答案:
(3)结合生活现象,说出一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综合练习
基础: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C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2.现在的微信登录界面背景图是我国风云四号卫星2017年6月7日13时00分拍摄的真实地球卫星照片,这张地球卫星照片( D )
A.显示地球是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
B.地球赤道半径约6 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8千米
考点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C.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
D.地球仪的形状就是地球的形状
下图显示了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后,回答5~6题:
5.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多少度的角( C )
A.90° B.45°
C.66.5° D.60°
6.图③中,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固定。对铁丝a、b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是南极
B.b点是北极
C.铁丝是按照真实地球上的地轴缩小而成的
D.地球上并不存在ab表示的地轴
核心练: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D )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神舟十号”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C.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D.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
2.某同学在海边看着由远及近驶来的一艘轮船,依次画了三幅速写,这三幅速写图,准确反映的一个地理事实是( C )
A.轮船变得越来越大
B.轮船从水里浮起来了
C.地球是个球体
D.地球在不停地转动
3.首次通过环球航行,结束“天圆地方”说法的航海家是( B )
4.毛泽东曾在《送瘟神》一首诗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这里的“八万里”是指地球的( C )
A.平均半径 B.表面积
C.最大周长 D.极半径
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5~6题:
5.“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D )
A.4万千米 B.6 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 742千米
6.两位超人很久没见,准备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了绕赤道一周作为比赛线路。他们飞行的距离最短为( B )
A.400千米 B.40 000千米
C.4 000千米 D.400 000千米
7.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图中A、C分别表示北极和南极
B.AC的连线代表地轴,是假想轴
C.B表示赤道,是一条经线
D.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仪,距离桌面最近的点是南极点
8.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九班小红同学选出了一个错句,她选的是( D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在地球仪上,有360条经线和180条纬线
9.宇航员在太空中眺望地球,能够看到的是( C )
A.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B.地球表面的经纬线
C.地球是球体
D.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提示,写出它们的名称。
① 地轴 :地球仪的转动轴。
赤道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最大的纬
线圈。
③ 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④ 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读图: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21 千米,由此可知,地球的形状是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但地球仪的形状是
 (规则的)正球体 。
(3)假如一个人开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绕地球一周,约需 400 小时,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1 000千米的速度紧贴地面沿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约需 40 小时。
提升练:
1.2018年7月28日,发生了进入本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天文现象(如图)。(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这一现象证明了( A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月球的形状 D.月球的大小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不明显 (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变化看上去 明显 (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可以用来证实什么
答案:地球是球体。
(3)结合生活现象,说出一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答案:海边看船、登高远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