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观看动画,一分钟了解洋务运动
趣味导入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9世纪60—90年代
1、结合已学知识,能够准确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目的及基本主张;
2、自读教材,能够准确列举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活动及其历史意义等相关史实;
3、小组合作,分析材料,能够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和启示,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内忧外患,变局迫来
——洋务运动的兴起
壹·内忧外患,变局迫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19世纪60年代,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840--1842
1851
1856
1860
1864
1894
1895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动摇了封建统治
外患: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壹·内忧外患,变局迫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2.概念解释: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洋务
洋务派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壹·内忧外患,变局迫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3.洋务运动的目的:
曾国藩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
抵抗外来侵略
内忧外患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壹·内忧外患,变局迫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4.基本概况:
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人物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自强、求富
中央:恭亲王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贰
救亡图存,顺时而变
——洋务运动的内容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
清政府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它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弹等,供湘军自用。“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中国第一艘轮船曾在此设计制造。
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前期)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2.兴办近代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
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代表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京师同文馆(奕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李忠文公全·奏稿》
求富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批民用工业。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1890年,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张之洞创办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李鸿章创办
1888年,当时全国最大的织布厂,张之洞创办
1878年,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煤矿,李鸿章创办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
创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后期)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4.建立新式海陆军: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士兵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后器,采取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了变化。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4.建立新式海陆军:
北洋水师军舰
南洋水师军舰
福建水师军舰
为了巩固海防,在李鸿章倡议下,清政府开始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广东和福建海军初步建成,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广东水师军舰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7年清朝地图
19世纪60年代,浩罕国阿古柏僭越称汗;
70年代侵占新疆大部;1871年沙俄强占伊犁。
洪福汗国
19世纪70年代中国西北、东南狼烟并起,
海防、塞防同时告急。
李鸿章
左宗棠
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
并重。
阿古柏
日
本
台湾
贰·救亡图存,顺时而变——洋务运动的内容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为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叁
中体西用,路在何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叁·中体西用,路在何方——洋务运动的评价
“如今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李鸿章召见日本驻天津领事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叁·中体西用,路在何方——洋务运动的评价
1.失败的原因:
福州船政局
生产性开支20%
非生产性开支80%
轮船招商局
1873—189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材料一:
①管理落后,官僚腐败
叁·中体西用,路在何方——洋务运动的评价
1.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在洋务运动中,机器主要靠进口,大量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如天津机器制造局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材料三: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就应该只学习自然科学,而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工业模式而不引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
②外国势力排挤打压
③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叁·中体西用,路在何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评价:
地位
作用
局限性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
洋务失败的思索:
思考: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摆脱被动挨打的命运,中国的出路又在何方?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课堂小结
概况: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
洋务运动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结果——失败原因
评价
作用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发展近代教育
随堂训练
1、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上述说明( )
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D.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C
随堂训练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随堂训练
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设翻译馆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