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C. CaC03^^Ca0+C02 t
D. S02+H202=H2S04
8.将一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元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
化学 A卷
A.
B.
C.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煤油层 钠 水层
钠在煤油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一、单项选择题:
合题意。
1.
下列属于碱的是
A. C02
2.
3.
4.
5.
6.
7.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本题包括9小题,
每小题3分,
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B. H2SO4
C. Mg(0H)2
D. NaCl
D.
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9.适度饮水有益于健康,但过量饮水使体内电解质浓度过低,会导致生理紊乱而引起“水中毒"。
下列属于人体内常见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钥
D.葡萄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C02
B. CaO
C. K2SO4
D. NaOH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氧化物直接与水反应制取的是(
A. H2S04
B. NaOH
C. H2CO3
D. Fe(OH)3
10.
当一束可见光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硫酸铜溶液;③稀硫酸;④稀豆浆。能产
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 -1
A. NaOH=Na+OH
C. H2SO4当里H}+SO「
B.
D.
11.
Na0H=Na++H++02-
NaOH=Na++OH_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 Zn和稀H2SO4反应
C. C和0z反应
B. NaCl溶液和AgN03溶液反应
D. Fe和CuS04溶液反应
12.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H2S04+2Na0H=Na2S04+2H20
B. NH3+HC1=NH4C1
化学试卷(A) 第1页(共4页)
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
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
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分。
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z制氯气,发生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
由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
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D.
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
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尽量避免HC1挥发到空气中
则该微粒一定是氯原子
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广、Na+、Mg2\ Af+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2 mol铁原子
C. 0. 5 mol 氧
B. 1 mol Fe3+
D. 0. 5 mol 氮气
化学试卷(A) 第2页(共4页)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主要反Fe203+3C0=2Fe + 3C0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CO中元素化合价升高
C. Fe2()3发生还原反应 D. CO被还原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7分。
(14分)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其中A是用带孔的铝箔包着的小钠块。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_B ;
A—Cu 。
(14分)如图是我们清晨进入森林后看到的美丽景象,请认真观察图片,分析其隐含的化学 原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水
A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能用小刀切割,说明金属钠的性质是 ;对切下的钠
块要用滤纸吸(或擦)_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O
(2) 包裹钠块的铝箔上要预先打上足够多的小孔,若小孔数量较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是 O
假如在实验刚开始时就将镣子松开并拿出水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O
(3)根据预测,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用一 种酸碱指示剂证明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这种指示剂是 ;要证明 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实验方法是
(15分)有关铜的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作 ,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 的性质O
(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
(1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分析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推知,表中X的元素符号为 。
(3)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o
(4)写出一个由原子序数分别为1、7、17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化学试卷(A) 第4页(共4页)
化学参考答案(A)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D C D C D D B C CD C BC
A为氧化物,B为酸,D为盐。
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碱作用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有尘埃的空气、稀豆浆均属于胶体;硫酸铜溶液、稀硫酸不是胶
A、B、D选项中的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且每一组中都有离子参与反应,所以都是
离子反应;C与。2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
D解析:A项属于复分解反应;C项属于分解反应;B项属于化合反应但没有物质发生化合价的变化。
D解析: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Na与水发生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 ,产生气
体推动钠上浮,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又回落到水层,接着反应,因此金属钠在煤油和水的界面处反应, 并上下跳动。
B解析:氯化钠、硫酸钗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但人体内常见的电解质是氯
化钠。
C解析:长颈漏斗也方便添加液体,C错误。
CD解析:电子排布为2、8、8结构的微粒还可能为膏一、C「等,A错误;0=、厂、C「、Li+> Na+、 Mg2+等微粒最外层电子数均达到了稳定结构,B错误;广、Na+、Mg2\ AF+核外电子排布均为2、8结 构,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正确;He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He元素是稀有气体元 素,D正确。
C解析:0.5 mol氧,是指0.5 mol氧气还是0. 5 mol氧原子不清楚,指代不明确,C错误。
BC解析:氧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为一2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CO中C元素的化合 价由+2价升高到+4价,B正确,D错误;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发生 还原反应,C正确。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硬度小(1分) 除去钠表面的煤油
发生爆炸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钠的密度比水小,与 水反应剧烈,生成艮
2Na+2H20=2Na0H+H21酚猷溶液(1分) 用试管收集气体后,将试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
(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金属钠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密度小于水,在水中会上浮;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2、
田0反应,并放出大量热。检验酸、碱要用酸碱指示剂,但检验碱时最好用酚酰溶液,这样现象更明显。 检验氢气的传统方法是利用氢气的易燃性,需注意的是氢气密度较小。
答案:(每空 3 分)(1) CuS04 Cu(0H)2 CuO
(2) CuS04+2Na0H=Cu(0H)2 I +Na2S04 CuS04+Fe=FeS04+Cu
解析:由A+Fe― Cu可知A中含Cu2+,则A+NaOH― B的反应为Cu%和0H「反应生成Cu(OH)2,故B 为 Cu(0H)2, C 为 CuO。
答案:(1) 丁达尔效应(3分)胶体(3分)
空气中所含胶体粒子直径为1-100 nm,能使光产生散射(4分)
确定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4分)
解析:从图片上的现象可知:森林中的空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亮的光路,这是胶体的特性, 它可以用来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也可以用来检验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3分)(1)13 (2) S (3)第4周期IIA族 (4) NH 1 (5分)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1,其原子序数为13o (2)由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推知,X
应为So (3) C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IIA族。(4) H、N、C1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4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