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入学考试
1-5 CBCCD 6-10 DABCC 11-15 BBDBC
16、(13分)
2s
2p
(1)
]内
(2分)
(2)0(1分)
[INO2比IIN)5少个非羟基氧,IIN(O2的()一]I键极性更弱(2分)
(3)sp2(1分)尿素分了之间有更多的氖键(2分)
(4)S(1分)
(5)138y4abc(2分)(012-.0)(2分)
17、(11分)
(1)1、NO、S)片(OH答出不扣分,3分)
(2)取样丁试管巾,加入过量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控的气体。(2分)
(3)焰色测试或答“焰色反应”(1分)(43(1分)(5)0.4(2分)
(6)有利丁析出沉淀、便于过滤分离或答“减少产生A(O)归胶体”(2分)
18、(11分)
(1)Cr02(1分)
(2)2Cr02-3H202-20H-2C042--4H20(2分)C:(2分)
(3)rO,(1分)Pb+(1分)
(4)溶液中存在:2((04产+2(1l5(00I1→(r022-+川20+211:(00(或与作2(r042+21→
(rz)21H2(),加入NaO川溶液后有利于是高c(r()42-)j形成更多的PbO4沉淀,(2分)
(5)323c3000m(2分)
19、(7分,出处:《升华》P44-20)
(1)①收收HS气体,防止环境污染②氢化CuS,释放Cu2(2分,母个要点1分)
(2)吸氧(1分)
(3)富体Cu2,分离Cu2与其它金属|离子(2分,每个要点1分)
(4)增大H浓度,使平衡2RH(有机相)+Cu2'(水相)产R2Cu(右机,相)+2H(水相)逆问移动,Cu2进入水
相得以再生(2分)
20、(9分)
(1)4,45(2分)
(2)≥(1分)小(1分)小(1分)
(3)6:7(1分)
(4)4(1分)3.2(2分)
21、(9分,出处:2013牛全用2卷节选)
(1)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
2MnO:+3Mn2++2H0一51nO2↓+4H(2分)
F3离子和Mn2+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1分)
(2)岂换反应(1分)镍(1分)
(3)1(2分)2023届高三入学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Zn-65
1 相对原子质量 4
7 9 10.8 12 14 16 19 20
23 24 27 28 31 32 35.5 40
39 40
第 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1-5 题 2 分, 6-15 题 3 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M2.5 是指粒径不大于 2.5 μm 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 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2 、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球棍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B.芳香烃的组成通式不一定是 CnH2n-6 (n ≥ 6)
C .三氟化氮电子式:
D .聚羟基乙酸结构简式为
3、近期, 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 NiFeV 催化剂,下图为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 示意图。设 N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该电催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B .1 mol N2 反应最多消耗 3NA 个 H+离子
C .反应中间产物为不同的氮氢化合物 D .每当产生 17 g NH3 ,转移电子数为 6NA
4 、配制 100 mL 1.0 mol/L NaOH 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 1 前可用托盘天平、称量纸、药匙称取质量为 4.0 g 的 NaOH 固体
11 、判断下列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分液漏斗对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 利用密度不同, 使两者混合物分离
B 在 H2 、Ni 催化下对混合物催化加氢 除去己烷中混有的己烯
C 加入新制生石灰,后经过滤得到乙醇 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 将少量溴水滴入分别盛有苯和甲苯的两支试管中 鉴别苯和甲苯
12 、下列实验装置无误, 并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13、研究人员利用不对称碳纳米材料在有机溶剂诱导下产生电势差,实现了醇的电化学催化氧化过程。电催 化 1,2-丙二醇(弱酸性环境)制备 2-羟基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两电极均采用不对称碳纳米材料,正极发
生反应 Cu2+ + 2e ― == Cu。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H3CHOHCH2OH – 2e ― == CH3CHOHCHO + 2H+
B .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 pH 减小
C.若有 1 mol 2-羟基丙醛生成, 正极区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62 g
D .该方法理论上对所有饱和一元醇进行电催化氧化
14 、25℃, 用浓度为 0.1000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浓度为 0.1000 mol/L 的三种酸 HX 、HY、 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知 Ka(HY)≈10-5
C.将上述 HX、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用 NaOH 溶液滴定至 HX 恰好完全反应 时,溶液存在:c(X ―)>c(Y ―)>c(OH ―)>c(H+)
D.将 HY 和 HZ 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存在:c(H+) = Ka(HY) ·c(HY)/c(H+) + c(Z ―) 15 、下图为室温下某二元酸 H2M 溶液中 H2M 、HM― 、M2– 的浓度对数 lg c 随 pH 的变化图像。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 .该二元酸浓度为 0.10 mol/L B .pH=1.89 时, c(H2M) = c(HM ―) >> c(M2 )
C .pH=7.0 时, lgc(M2 ) lgc(HM ―) = 1.77 D .在 NaHM 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16 、工业废水的亚硝酸盐常常需要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 尿素()可将 NO2 -还原为 N2 。在尿素分子中所含原子中, 第一电离能最大者的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
(2) NO2 -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V 形,写出一个与 NO2 -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________。HNO2 酸性弱 于 HNO3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尿素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据此推断其中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尿素晶体的熔点为 132.7 ℃, 比相同摩尔质量的乙酸熔点(16.7℃)高 116℃,这是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氨基磺酸也可将 NO2 -还原为 N2 。氨基磺酸内盐结构(H3N+ ―SO3–)中接受孤对电子的是______(填“N” 或“S”)。
(5) 亚硝酸钠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亚硝酸根呈体心正交堆积,晶胞参数 a≠b ≠c ( 单位为 cm) 。假设 NA 为 阿伏加德罗 常数 的值 ,则 晶体密度 d 为
___________g cm-3。图示晶胞,Na+ 的原子坐标除(1/2,u,1/2)外还有_________。
17、有一无色透明溶液 200 mL,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H4 (+) 、Fe3+,Cl–、 I– 、NO3 (―) 、SO HCO3 (―) 。分成四等份,取一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
② 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溶液 A;在溶液 A 中加 AgNO3 溶液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
且不溶于稀硝酸;
③ 加热浓缩,加入 Cu 片和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④ 加入足量 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溶液 B,溶液 B 中通入过量 CO2,加热、过滤、洗涤、灼烧,
得到白色沉淀(1.02 g)。
回答下列问题:
(1)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何实验检验其中的 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NH4+存在。
(3) 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它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为(不必写详细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④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共有_____种阳离子发生反应。
(5) 原溶液中 c(Al3+) = __________mol ·L- 1。
(6) 步骤④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铅铬黄是一种颜料, 主要成分是铬酸铅 PbCrO4(摩尔质量 323 g/mol) 。现以 CrCl3 ·6H2O 和 Pb(NO3)2 等 为原料制备该物质, 并测定产物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 Cr(OH)3 不溶于水,具有两性。第①步所得绿色溶液中的有色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 第②步生成了 CrO 写出该步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 H2O2 反应充分而不剩余,以下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首先加热绿色溶液,然后将一定量 H2O2 浓溶液滴入其中
B .首先加热 H2O2 浓溶液,然后转入热的绿色溶液中
C .首先将一定量 H2O2 浓溶液滴入绿色溶液中,然后加热煮沸
(3) 第③步调节 pH=5 的目的是为了将 CrO4 (2)— 转化为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并且防止在碱性条件 下____________形成沉淀。
(4) 由于铬酸铅的溶解度比重铬酸铅的小的多, 在第④步中逐滴滴加 Pb(NO3)2 溶液后, 产生 PbCrO4 黄色沉 淀,此时为了提高铅铬黄的产率, 可补加少量 NaOH 溶液,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测定铅铬黄的纯度:取 m g 铅铬黄样品用盐酸酸化溶解, 加足量 KI 将其还原为 Cr3+ ,再用 c mol ·L- 1 Na2 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 2Na2 S2O3 + I2 == Na2 S4O6 + 2NaI。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 当溶液蓝色褪去,且 30 s 不变色,即为终点。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 VmL 。此铅铬黄样品的质量分 数 w =____________ (用含 c 、m 和 V 的式子表示)。
19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工艺如下。
Ⅰ.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 CuFeS2 ,含有少量 CaO 、MgO 、Al2O3)粉碎;
Ⅱ.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的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 在阴极区通入氧气, 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
反应: 2RH(有机相) + Cu2+(水相) == R2Cu(有机相) + 2H+(水相)分离
出有机相, 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 使 Cu2+得以再生;
Ⅳ.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回答下列问题:
(1) 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主要发生以下反应:CuFeS2 + 4H+ == CuS + Fe2+ + H2 S ↑+ 2H+ 。阳极区硫 酸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阴极区, 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红色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红色固体溶解。红色固体溶解 相当于__________(选填“析氢”或“吸氧”)腐蚀。
(3) 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Ⅲ中 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温度 T℃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1 mol NO2,发生反应 2C(s) + 2NO2(g) N2(g) + 2CO2(g)。反应相同时间, 测得各容器中 NO2 的转化率 α 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图 1
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
(2)c 点: v 正____v 逆 。a 点,充入一定量 NO2 后,再次达到平衡,NO2 转化率变_____ ,CO2 的物质的量分数 变_____。
(3) 若容器 a 、b 体积相等,则容器压强pa:pb = _______。
(4) 另测得平衡时 CO2 和 NO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 2。A 、B 、C 三点中, NO2 转化率最 低的为________点。B 点时,若反应初始压强为 12.8 kPa,则 Kp = ________。
21、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 Fe(Ⅱ)、Mn(Ⅱ)、Ni(Ⅱ)等 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 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 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 pH 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________。
(3) 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是 ZnCO3 ·xZn(OH)2,取干操后的滤饼 11.2 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 8.1 g,则 x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