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标要求
1.了解先秦到明清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认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了解乡约直接面向底层百姓进行教化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
5.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知识概览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的演变历程。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图片。大家思考一下,代表哪种治国思想?那么,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法治与教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獬豸(独角兽)。
獬豸又称獬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因此,它被称为中国法律的图腾。
课堂导入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难点是什么?是礼。不研究礼就无法全面理解中国法律史。但这个研究必须尊重历史,首先要原原本本地搞清楚什么是礼,它与法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从事实出发总结出真正的规律和中国传统法的真正特色。而不是把礼随便地比附成西方的某个法。
——马晓红《礼与法:法的历史链接》
目录
01.法的产生
02.礼法之争
03.法的发展
04.礼法相融
一、法的产生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书》云“天秩有礼,天讨有罪”,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穿凿;薄刑用鞭扑。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诸市朝,其所繇来者上矣。
——《汉书·刑法志》
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确是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
——编者按
夏商西周,礼治时代
天 子
诸 侯
大 夫
士
平 民
奴 隶
宗法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
主要封国
鲁
齐
燕
卫
宋
晋
宗法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一方面是国家结构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是宗法制度下的尊卑长幼关系。从国家观念和家族观念两方面,把统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下一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东周末期,礼崩乐坏
表现:“僭越”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左传·齐晋鞍之战》
铸刑书成,成文法生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
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左传·昭公六年》
中国古代的制与法,相当于西方的成文法;中国古代的理与礼则相当于西方的习惯法。——吴于廑
据此分析,铸刑书和以往“律法”的的区别是什么?有何影响?
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刑书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行,对后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不同观点
周天子势衰时,周朝法律制度失去作用后,各强国在政治上争霸的同时,也在制定和公布自己的法律制度(以争霸),其中尤以郑国“铸刑书”和晋国“铸刑鼎”为典型。叔向和孔子对此提出的批评意见,并不是反对公布成文法,而是反对这些国家抛弃周朝的法律制度而代之以自己国家的法律制度。
——廖宗麟《如何看待春秋期间郑铸刑书、晋铸刑鼎的法律意义》
有人认为叔向反对子产是因为其代表贵族阶级的特权利益,你认为呢?
二、礼法之争
第一次礼法之争表现为叔向和子产的争论,
第二次礼法之争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儒家代表及其主要思想
代表 时代 治国思想 治国手段 理论来源
孔子 春秋 ①为政以德 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主张德治, 通过道德教化民众 性本善
孟子 战国 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仁和礼
法家代表及其主要思想
代表 国别 治国思想(实践) 治国手段 理论来源
韩非 韩国 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性本恶
商鞅 秦国 ①颁行法令,奖励耕战 ②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③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法和刑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儒家VS法家,仁治VS法治
秦国商於县有个黑林沟村,该村是秦国变法的模范村,村长黑九因为儿子参军训练坠崖死了,无法为家里立功光耀门厅,变得意志消沉,无心耕作,在村里开了个酿酒坊,经常拉着后生饮酒大醉。村里人变得越来越懒惰,荒芜了田庄,村里由此没落。县令是个儒家士子,讲究仁政爱民,不忍看到黑林沟人忍饥挨饿,便救济他们。村民一直吃救济粮,不再耕作。商鞅知道后,依法处死了村长和县令,重申新法主张、明确奖惩,让村民重新自励,恢复了往昔斗志。
——整理自孙皓晖《大秦帝国》
法家思想强调重刑治理国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相反,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1 ] 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 有度》
材料二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 曲礼》
阅读材料一、二,概括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谁的观点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原因何在?
【提示】(1)不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治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国家。
(2)观点: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3)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三、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脉络清晰,有因有革,内容丰富。
事件梳理,补充学案
秦
云梦睡虎地秦简
汉
《九章律》
魏晋
律令
儒家化
唐
唐律
宋元
宋:理学、乡约
元:司法实践援引唐律
明清(前期)
《大明律》
《大清律例》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220年
公元420年
公元618年
公元907年
公元960年
公元1368年
公元1840年
标志着中华法系完备
四、礼法相融
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
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表现: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制度。“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此时被纳入法典,成为确定亲属相犯时刑罚轻重施川的原则。它规定在刑法适川上,凡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凡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罚变重:以卑犯尊,处罚变轻。
——编者按
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唐朝律法,孝道法治化
所谓十二篇云者,裁正于唐,而长孙无忌等十九人承诏制疏,勒成一代之典,防范甚详,节目甚简,虽总归之唐可也。盖姬周而下,文物仪章,莫备于唐!
——元代律学家柳赟
论者谓《唐律疏议》集汉魏六朝之大成,而为宋元明清之矩矱,诚确论也!
——清代律学家吉同钧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历代王朝的法律蓝本。
如何理解唐律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唐律疏议·名例篇》
材料二:唐律号称“一准乎礼”,明确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作为德礼的孝道成为立法和司法必须尊奉之圭臬,在法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十恶”罪中,关乎孝道的有罪逆、不孝、不睦;在刑罚制度中,大力贯彻矜 恤老幼原则;在民事家庭制度中,极力强化父权,并以无子、不顺公婆作为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在国家政策上,大力褒奖、宣扬孝子贤孙事迹。
——龙大轩《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核心》
上述材料体现了唐律的那些特点?
重视孝道,孝道与法律高度结合,孝道精神是唐律的核心价值,法律儒家化之唐代初告完成。
《唐律疏议》剪影
[合作探究2]
材料:专设侵犯皇帝而处死刑的不下二十条,以此来特别体现特别尊君之意。官民之间,官尊民卑。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良贱之间良尊卑贱,贱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唐律户婚律》严格禁止自耕农出卖国家授予的口分田,如农户将口分田私自出卖,要给予笞杖不等的刑事处罚,但将没收的田地仍交农户耕种。对于买主只没收财物,但不追究责任。类似的规定还有一些。唐律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体现了封建伦理的基本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
——摘自曾宪义主编 《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概括唐律的基本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唐律基本精神的成因。
【提示】基本精神: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伦理。
原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儒学的重视。
[合作探究3]
宋元明清,继承与发展
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于963年的《宋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天一阁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总结:宋代及其后的法制建设多以唐律为蓝本,援引或修订,明代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从家训到家法,从族规到乡约
书中所讲的内容大致分为几个部分。第一,如何教育子女;第二,如何处理兄弟、妯娌、继父、继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第三,如何维持门风、治理家庭;第四,告诫子孙要务实、知足、努力读书、注意养生等;第五,告诫子孙要敬佛、不杀生、积阴德。
——整理自汉代《颜氏家训》
不遵家法、不从尊长命,妄作是非,逐诸赌博斗争伤损,各笞十五,剥落合给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
——唐代《义门家法三十三条》
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以谆谆告诫的方式教而不罚,家训重在精神教育;家法族规以条约规范的形式要求家族成员认真履行,以惩戒的办法保证族规的实行。
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概念辨析
族规只行于一族,如果以地域为单位,由若干家族共同制定,那就成了乡约。乡约的内容同族规基本相同,但更着重于建立严密的组织以控制百姓。族规、乡约虽然只是民间规约,却具有合法的地位,在封建国家的允许下发挥效力以补充国家法律之不足,对巩固封建统治有重要作用。
从家训到家法,从族规到乡约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宋代《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诚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威,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思考: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 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说明了什么?
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有官方政府推动设立。这说明乡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学习聚焦,探究与思考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五刑既示,奸顽敛迹,鳏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
——朱元璋《大诰 民不知报》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颜钧《箴言六章》
材料反映了统治者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礼法结合
概念辨析
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区别
古代法治思想,体现的是君主意志,维护的是中央集权,这与现代法治思想根本不同……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从最开始就强调君主的“一人之治”,先天就不具备民主、自由的特征……现代意义的法治是在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立足点在于保障自由、维护平等、发展民主、保障人权,这也是我们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所在。
——杨文义、杨宇铮《古今法治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4]
【提示】(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
(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课堂小结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夏商西周,礼治时代
东周末期,礼崩乐坏
铸刑书成,成文法生
儒家VS法家
叔向VS子产
法的发展
礼法相融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唐朝律法,孝道法治化
宋元明清,继承与发展
从家训到家法,从族规到乡约
(补充法律之不足)
法的产生
礼法之争
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区别
(2020·全国Ⅰ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链接高考
B
(2019·全国Ⅱ卷·26)程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链接高考
B
(2018·北京高考·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意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链接高考
C
(2016·海南高考·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链接高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