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 梅岭三章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 梅岭三章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14: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3.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PPT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吗?(学生回答)其中有一位元帅素有“元帅诗人”的美誉,他是谁?对,他就是陈毅。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郭沫若曾赞誉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毅同志的三首诗,聆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设计思路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也是鉴赏文章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环节通过简要介绍作者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作者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很好地整体把握课文。
二、识记字词,扫清障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阎罗(yán)   血雨腥风(xīnɡ) jié(捷)报 取义成rén(仁) 旌旗(jīnɡ)    fēnɡ(烽)烟 应有涯(yá) 国门悬(xuán)
三、理解小序,追溯背景
1.赏析小序。
翻译: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二十多天,估计不能脱险,写成三首诗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解除了。
师:阅读小序,说说其作用。
明确:交代创作本诗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缘起,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追溯背景。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粤边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他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二十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服最里面。后来“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于是“围解”。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设计思路
我国历来有在诗前写小序的传统,诗前小序通常用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说明写作的动机,所以,对小序的理解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
四、初读诗歌,体会感情
1.跟着音频,初读课文,体会每首诗的情感,注意朗读节奏。
2.分别概括三章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章:追怀往昔——过去
第二章:勉励战友——现在
第三章:展望未来——将来
3.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章节 对象 思想感情
第一章 给自己 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途,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要集合旧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突出了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 给同志 叮咛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企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第三章 给事业 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设计思路
以学生自主朗读、教师适度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体会诗人具有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五、品读诗歌,分析意象
1.分析诗中意象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明确:“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诗人借用其面目狰狞、残暴凶恶的阴间之王的形象,来影射人间的反动统治者,表达了非“斩”其不可的决心。
“旌旗”,原是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烽烟”,指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愿景;“遍种自由花”的情景指打破了反革命势力桎梏和黑暗统治的自由之境,也是人们心灵解放、理想实现的欢乐之境。
2.赏析诗歌语言。
(1)“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好在哪里?请具体赏析。
明确:“旌旗”借指军士,形象地表现出军队盛大的气势。“斩”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充分展现了诗人死后也要奋勇杀敌的决心。“阎罗”影射凶恶残暴的敌人,这样的丑类确实非“斩”不可。诗人说就是死了也要集合旧部革“阎罗”的命,这是奇伟的想象,是借助想象来抒发强烈的感情。
(2)“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把“飞”字改为“传”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飞”字表现了捷报的多且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传”字则过于平淡,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如何理解“人间遍种自由花”?
明确:“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遍种自由花”指革命理想必将在全世界实现,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设计思路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情感,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因此,意象也就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诗人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激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展望未来,革命信念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虽然英雄已去,但他留下的这些诗篇,将一直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七、布置作业
完成第2课的训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