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感受曹刿的政治智慧与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战争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战略思想就受到了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去看看历史上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勾连,让学生快速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品简介。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实,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据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两百多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达四百多次,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争,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延续之久在中外历史上都少见。其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齐襄公在位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因鲁国接纳公子纠并助其争夺王位而怀恨在心,于即位次年,率齐军攻打鲁国。
3.文体知识。
史书体裁 概述
国别体  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则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  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强;缺点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  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汉代司马迁所独创。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在内的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4.读准字音。
曹刿(ɡ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辙乱(zhé)      玉帛(bó)
小惠未遍(biàn) 小信未孚(fú) 登轼(shì) 公与之乘(chénɡ) 旗靡(mǐ)
   设计思路
在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扫清阅读障碍,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梯度指导朗读:①读准字音;②把握节奏;③注意语调。
节奏举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调举例: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2.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3.选几个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之处。
4.小组合作交流本课的文言词语,归纳总结。
语法现象 例句 释义
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肉食者鄙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低下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事件
今义:监狱
必以情 古义:诚心
今义:感情
一词多义 请 曹刿请见 请求
战则请从 请允许我
故 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故克之 所以
以 必以分人 把
何以战 凭、靠
信 必以信 实情
小信未孚 信用
焉 又何间焉 语气词,呢
惧有伏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何 又何间焉 何必
何以战 什么
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弗敢专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独自享有
下视其辙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特殊句式 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何以战 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战于长勺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必以分人 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之”,即“必以(之)分人”
可以一战 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之”,即“可以(之)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句。“再”“三”后面省略了“鼓”,两个“而”后面省略了“气”,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设计思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自主翻译,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大意,了解内容。
  设计思路
本教学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字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
四、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疏通了文章的大意,我们再来看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本篇文言文比较短小,一共三段,请同学们分别概括段意。
明确:
第1段:曹刿问战——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2段:曹刿参战——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3段:曹刿评战——战后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2.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师:本文是文言文中的名篇,课后要求背诵课文。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文意,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生在了解了文章的思路后,再进行背诵,能有效地提高背诵效率,也为后文的理解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
《曹刿论战》记述的是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但文章主旨并非记叙这场战争,而是论述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文章是如何论述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巩固记忆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查阅《左传》相关资料,阅读里面的战争故事。
3.把握文章的精练笔法和以“论战”为中心安排材料详略的写法。
【板书设计】
曹刿问战——曹刿参战——曹刿评战
  曹刿论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的战略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体会先贤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把握文章的精练笔法和以“论战”为中心安排材料详略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复习导入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先来检查同学们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检查学生识记文言词语的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开展下面的教学。
二、品读课文,分析“论战”智慧
1.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线索。
明确:
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2.品读第1段。
(1)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第1段写鲁国的战前准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明确:从“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是一介平民。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出他已经看出了君主未有长策的弊端,并且对自己的深谋远虑充分自信;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
(3)“何以战”引出了下文对战争条件的分析,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鲁庄公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重要条件?
明确:因为这样做才可以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而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师总结:理清第1段的思路,可以帮助大家背诵。同时,由于第1段以人物对话为主,可以采用二人对话的方式当堂练习背诵。
板书:

3.品读第2段。
作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分别做出怎样的战略决策?
明确:战争刚开始,不待齐军士气穷尽,鲁庄公就急于进攻(“公将鼓之”),但是被曹刿阻止(“未可”),等待齐人三鼓之后才发起反攻;而在鲁军刚击退齐军时,鲁庄公又急于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鲁庄公(“未可”),曹刿仔细观察后才下令追击。
4.品读第3段。
鲁国战胜齐国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争胜利的原因。请你谈谈对他战略决策妙处的理解。
明确:这次战役,曹刿看准了两个战机:一是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作战之初,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扭转了局势。二是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正所谓兵不厌诈——“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不可不提高警惕。直到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下令乘胜追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师总结:理清第2、3段思路,可以帮助大家背诵。
板书:
5.曹刿对战争有哪些论述?
明确:
(1)论战前准备:
取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论作战指挥:
齐人三鼓——反击;登轼望之——遂逐
(3)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设计思路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曹刿的战略思想和战术,体会先贤的智慧和担当精神。
三、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1.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如何看待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远谋”二字。
政治上:为国君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军事上:机敏持重,善于把握战机;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2.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明确:不同意。鲁庄公作为一位君王,资质平庸无奇,但他并非昏君。他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祈求神灵保佑上,这反映了他政治见识的鄙陋。在战场上,他急于求成,未曾谨慎考虑就出击追敌,暴露了他在军事上的轻率。但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提问,说明鲁庄公能够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后来在作战中他又听取了曹刿的意见,这反映了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战后又询问曹刿取胜原因,说明他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设计思路
此环节意在帮助学生抓住曹刿的“远谋”这一文眼,通过对比的方式,探究鲁庄公的优缺点,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四、分析文章,体会详略安排
本文语言精练,仅用两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明确: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对话,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不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述曹刿对战争的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胜”的道理,同时也表现了鲁庄公的知人善任、不耻下问。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第20课的训练。
2.请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一个片段,突出某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