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18: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4 山水画的意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中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局部。“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这是乾隆皇帝在《千里江山图》上题的诗句。《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长卷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我们常说“诗情画意”,那么山水画的意境如何表现呢?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古典诗词的意境又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吧。(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
从文题出发,展示著名的山水画,使学生对本文的写作对象——中国山水画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将本文探讨的抽象内容,先具体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资料助读,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作者 李可染 生卒年 1907—1989 籍贯 江苏徐州
评价 中国杰出的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作品风格 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相对减弱了笔墨形式的独立性,突出了作品的现代感。人物画的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代表作品 《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意境(jìnɡ)      惆怅(chóuchànɡ) 真挚(zhì) 渲染(xuàn) shēn(身)临其境 xiōnɡ(胸)有成竹 朝朝mùmù(暮暮) 浮光lüè(掠)影 英雄气ɡài(概) 朝霞暮霭(ǎi) 夔门(kuí) 富丽堂huánɡ(皇) 金bì(碧)辉huánɡ(煌)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通过检查预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课的文常知识,积累本课重点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做些圈点勾画,注意把握几个要素:①核心概念;②主要观点;③所用实例;④所做结论。
学生读课文,讨论上述问题。
明确:(1)本文的核心概念是“意境”。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所用实例:①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②毛主席的词《十六字令三首》《沁园春·雪》;③齐白石画虾、荆浩画松;等等。
(4)结论:意境与意匠要相结合。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层次比较清楚,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几个要素大家抓得都比较准确。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要素,就是我们阅读文艺论文首先要关注的点。把握了这些,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了解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称为“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指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得出综合性结论。
议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分析问题的部分,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2.理清文章的层次。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按照上述结构展开的议论文,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按照上面所讲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在文中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山水画的意境
教师小结: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论述思路,知道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我们把这个具体思路再概括一下,就会发现,作者在第1段提出观点后,首先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即意境是什么;然后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意境那么重要;最后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即怎样创造意境。你看这个思路连起来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是我们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先发现现象,然后做出解释,最后用于实践。很多文章都运用这样的思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运用了议论文常用的结构。在整体把握文章之前,回顾关于议论文基本结构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清语段之间的关系,给复杂的语段划分出层次。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我们欣赏山水画的意境很有指导意义。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袁行霈的《论意境》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两篇文章,深入理解意境的内涵。
2.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板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意境的本质。
2.掌握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章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山水画和诗歌中都少不了意境,那么意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山水画的意境》。
二、再读课文,研讨文本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小组研讨: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其中景与情紧密结合。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山水摄影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文中用大量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人们深深体会到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而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用人们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证该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具体说明略。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产生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5.意匠与意境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明确: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就是加工手段。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
设计思路
通过探究“意境”的本质,层层阐述,思路清晰。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明确了本文的论点,也能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
三、品读课文,分析举例论证
1.找出课文中所举的实例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1)“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分析:通过列举李白、毛泽东的诗词,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分析:作者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论证了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分析:举《沁园春·雪》的例子证明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能增强说服力。
(4)“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分析:举中国画家画松树没有特定时间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分析:通过列举画画中的反例,论证画画不经过长期观察不可能创造意境。
(6)“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分析:以苏州古老的柏树为例,论证画家观察它的精神实质,再加以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2.总结升华。
通过对文章中所举例子的分析,探究举例论证的含义,并说一说举例论证在议论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作用:在议论文中,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设计思路
举例论证是本文广泛使用的论证方法,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通过整理、理解文中所举的各种例子,进一步加深对理论和观点的理解,理清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学习如何用材料支撑观点。从阅读延伸到写作,归纳出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四、审美实践,提升素养
1.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课件出示李可染的作品《万山红遍》,老师引导学生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绘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的方法,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2.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绘画和写作的启示?
明确:
绘画方面的启示: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②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③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④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写作方面的启示:①尽量熟悉我们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②写作要在客观事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③对所写景物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才能打动人心。④要思考和感悟生活,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运用,教学由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转向写作能力的训练。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谈山水画的意境的文章,学完本课,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山水画有了很多了解。艺术都是相通的,意境不仅在画画中很重要,在写作中也很重要,同学们课下可以去找找相关的画作或文学作品欣赏,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第14课的训练。
2.搜集一些名家的山水画作品,赏析一下,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意境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