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18: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朗读诗词,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理解诗歌大意。
2.品读诗词,领悟诗歌的意境之美,感受诗歌意趣。
3.背诵四首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课外古诗词。
二、走进课堂
环节一:朗读诗词,把握节奏。
1.请同学们自读四首诗词,品读下面的字词。(大屏幕出示字词)
2.再读诗词,读出节奏。(大屏幕出示诗词的朗读节奏)
环节二:合作探究,完成梳理。
各小组自主学习探究,完成表格。
大屏幕出示:
小组名称 诗词名称 《定风波》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苏轼
诗词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当时,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都非常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情感主旨 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品读诗句 词作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了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下片前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做铺垫。结尾三句是饱含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亲历、目睹大自然的奇妙变幻后一瞬间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诠释着词人的人生信念,展现着词人的精神追求。
字词传神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中的“何妨”二字,写词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走的情景,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在一点俏皮之中表现了词人的悠闲和豁达。
小组名称 诗词名称 《临江仙·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陈与义
诗词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1136)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词人时年四十六岁或四十七岁。二十多年前,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还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词人,“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情感主旨 这首词是词人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作品通过上、下两片中的今昔对比,抒发了落寞孤寂的情怀,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弥漫着的投降主义倾向与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难以抑制的蔑视与不屑之情。
品读诗句 词作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忆昔”领起,展现的是当年英豪酣饮欢乐的生活画面,照应了题目中的“忆洛中旧游”。“坐中多是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构成一幅雅人高士夜饮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踏上仕途后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融入其中的不只是词人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艰危的忧愤。“古今”句写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之事尽付渔唱樵歌,外表超脱放达,而内心深处十分感伤,传达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使全词的意蕴更加深广厚重。
字词传神 “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中的“看”字,前与“闲”呼应,后与“新晴”搭配,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的牵人眼目,以淡语写哀情,表达出无处排遣愁绪,只能将心绪寄托在观看月色上的无奈之情。
小组名称 诗词名称 《太常引·建康中秋 夜为吕叔潜赋》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辛弃疾
诗词背景 此词可能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今江苏南京)。这时词人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词人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养子赵眘(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眘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词人上《美芹十论》,后反复陈说恢复旧国之事,但始终被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诉说自己的心愿。
情感主旨 这首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品读诗句 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词人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问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词人发挥想象,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全词的主旨。全词分为四个层次,先是直接描写月亮及其光辉,随后向嫦娥发问,不见回音就乘风登月,登月后大刀阔斧砍去桂树,让清光普照大地,使祖国治愈创伤。
字词传神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句,词人运用想象,想砍去月中摇曳的树枝,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光辉就会更多。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暗指现实的黑暗(或指山河破碎的现实),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寄托了要扫除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理想与情怀。
小组名称 诗词名称 《浣溪沙》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纳兰性德
诗词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历史原因与环境原因以及词人自身的性格交织在一起,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一曲边塞苍歌。
情感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而为一,凄凉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品读诗句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词人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词人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前两句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性德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字词传神 “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出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三、课堂小结
诵读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希望同学们课下能自主阅读一些经典古诗词,在感受它们魅力的同时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