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教案:14 山水画的意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教案:14 山水画的意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0:20: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4 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幅近现代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欣赏、评述,引领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感受中国山水画的内涵。
2.培养学生欣赏作品、评价作品的能力。
3.领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学生准备学习用具和课前查阅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
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同样是表现自然景观,表现手法却大不相同。那么,中国画的表现主要是对于什么而言的呢?
三、讲授新课
(一)作品欣赏。
1.《溪山行旅图》(北宋画家范宽作)
画中的山石用密如雨点的墨痕和豆瓣皴点,表现出北方山石浑厚苍劲之感,展现出一种逼人的磅礴气势。
2.《万山红遍》(现代画家李可染作)
用全景式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用浓重的积墨法表现出山的浑厚,用朱砂色层层点满画面,全画展现了深秋景象。
3.《秋鹜》(现代画家林风眠作)
在方形的构图中,创造了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和逆风中仓皇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
4.《江山如此多娇》(当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作)
这幅画是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词意创作的,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作者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融合在一起,通过概括、取舍、提炼和精密的构思、巧妙的布局以及轻重、粗细、虚实的用墨,表现了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
5.《山村》(现代画家吴冠中作)
作者用传统的笔墨,描绘了山下的小村,通过线的流动、墨与白的穿插、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二)通过欣赏作品,进一步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1.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等决定了画家的风格。
2.笔墨是为意境而设计的,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
3.山水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感受,个人的文化修养、经历与情绪等决定了观者对山水画的审美感受不同。
(三)相关知识。
1.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者通过对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2.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处理。
空间的处理:中国山水画要求“以小观大”“折高折远”,以游动的视点,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中国画讲究人在画中游,在一幅画中同时表现可行、可居、可游、可望的多种时间和空间,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同。
构图:比之人物、花鸟画,更重视“势”的表现与“开合起伏”。所谓“势”,也就是具体形象之间的联系,并巧妙地利用空白。
笔墨技法:笔法主要表现为多种皴法和点苔法。墨法则湿者有“染”,干者有“擦”,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彼此互相渗透,千变万化。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谈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欣赏经典的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的笔墨特点。
【板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