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语段(1):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既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语段(2):那蓝锦锻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yī,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涟yī( ) 眸子( )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修改。(2分)
改为 改为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内江是一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巴蜀腹心城市,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 , ,以名人故里而备受敬仰。“ ”“ ”的美誉几乎是内江的代名词。内江有“甜城”的称谓,还是川中水陆要冲。陆路为成渝必经之道,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 ” “ ”之称。
A.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B.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C.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D.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山水真是大自然天马行空的杰作。
B.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
C.在比赛现场,小选手们诵读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国文,让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D.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声中度过,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学习也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B.是他说的对呢,还是我说的对?
C.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D.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由宜昌到重庆是顺流游览三峡。
B.《周庄水韵》一文,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看到的节日夜景。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作者既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害怕青海湖的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D.《走进纽约》一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
的都市风光。
6.九龙口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旅游体验或阅读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列的例句,为九龙口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例1: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2: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九龙口: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每小题1分)
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号线的过江通道,全长约3100米左右。
(1)在□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3)请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8.综合性学习。(8分)
导游即引导游览,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的帮助,并解决旅游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市旅游节即将到来,学校将举办一次“我来做导游”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
(1)作为一名小导游,请你给游客介绍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或旅游特色(包含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3分)
(2)有一位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刚刚下车,他想去你们学校参观,但对路线一概不知。作为一名小导游,在电话中你应该如何与这位游客交流?(2分)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了能给众多的海内外客人提供一流的服务,上海特意组建了一支世博旅游金牌导游队伍,这是一支专家型、劳模型优秀导游队伍。现在你是一名不专业的小导游,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金牌导游,你会在哪些方面努力?(3分)
9.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
(2)青滩叶滩不算滩, 。
(3) ,生长明妃尚有村。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巴东三峡》的选文,回答问题。(10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巫峡的美的?(2分)
11.作者用“最奇险最美丽”来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其中“奇险”和“美丽”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分)
12.在选文第1段中“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一个“咬”字写出了山
的什么特点?(2分)
13.在选文第2段中说“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而后文却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 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4.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1分)
15.第④段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2分)
1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的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4分)
材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18.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①段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潮州的小巷(节选)
无论是夏天的傍晚还是秋天的早晨,无论是细雨朦胧还是大雨滂沱,潮州的小巷子总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
潮州的小巷却是充满着灵气的,像是自由生长出来的一样,横斜穿插,把房屋分割成一大块一小块;又像是一个迷宫,错综复杂,随便在里面转一个弯都有可能会迷路。小巷里的院子之间并没有完全隔绝,大多数院子的前面后面都留有大门或者侧门,所以路人可以穿过某家的院子到达另一条小巷,主人并不介意,巷子也似乎因此而长到各家院子中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潮州的巷子狭长而古旧,巷子两边的建筑物,有很多都很老了,墙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有的房子的主人已不知道搬到哪里住了。门是关着的,留下的是破旧的红对联以及神秘的辟邪符。树枝从院子里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小巷的行人,给巷子洒下一片阴凉。我透过各家的木制的八卦门可以看见房子的内部情况,中间或者有照壁,或者有一缸翠绿的莲叶,后面还有大木门,那种几扇木板组成的木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这里依然还有很多。各家的房子的内在装修总是不一样的,但是有趣的是,这里的门总是留着空的,不会完全密封。在小巷的巷口巷尾比较空旷的地方,总还会种着一棵大榕树或者凤凰树,树的周围砌着水泥矮墙,放着一些长石板供人休憩乘凉。在大榕树的四周又会蔓延着许多的小巷。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站而已,小巷的设计者似乎早已预料到行人的疲倦一样,老早就准备好了地方让客人休息。
潮州小巷的宁静是藏在深处的,越到巷子深处越能感觉到这里与别处不同的宁静。特别是在傍晚的时候,巷子里有轻轻的风,绿色的枝叶点缀在巷子两边,头上还有刚出来的月亮,轻轻地洒落着月光,温柔得让人陶醉。巷子里有三两个老人拿着蒲扇在自家门口喝茶聊天、下棋,有几只大黄狗在嬉闹着,也有母亲喊儿子回家的声音,厨房里炒菜的声音等等。还有一些路人进进出出的,或走路,或骑自行车,尽管声音不断,但是越显出小巷的宁静来。
小巷的名字也很耐人寻味,打银街、渔沧巷、国王宫巷等等。知道那些历史的只有那些老人了,年轻一辈的已经不晓得巷子的名称来历了,人处在巷子间,很容易就被它冲刷掉内心的躁动。时间在巷子里悠闲地流动着,流过了斑驳的青苔,流过了老旧的榕树,也流过了老人的发鬓,但在周围高大的钢筋水泥森林前似乎就被阻隔住了,于是它又折回另一条小巷,继续游荡着……谁知道时间是因为小巷太美了,懒得出去,还是其他原因呢?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9.《周庄水韵》与《潮州的小巷(节选)》两文都有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句,试找出两文的关键句并作简要分析。(3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1.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写作特色。请你就本文的语言特点,找出一处进行赏析。(3分)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贵州的真山真水。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钟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我们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也许……
请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写作时应注意:(1)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2)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人的景物,如《周庄水韵》着重写水、《巴东三峡》突出写山;(3)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4)如需介绍景点的有关知识,要简明扼要;(5)可学习运用课文中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
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1)漪 móu (“漪”易写成“猗”,“眸”易误读成mú。)
(2)既 即 锻 缎[(1)“即”有“就”的意思,而“既”无此意,根据语境,此句中“既”应改为“即”。(2)“锻”有“锻造”意,而“缎”有“缎子”意,根据语境,此句中“锻”应改为“缎”。]
2.D(材料先讲了内江的历史、文化,然后讲内江的名人故里,最后介绍内江为重要交通枢纽。)
3.A(天马行空: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
4.D(D句表达的是反问语气,而不是感叹语气,句末应用问号。)
5.A(不是顺流游览,而是逆流而上游览。)
6.示例:游九龙口,领略水乡风韵;给我一舟,荡尽一生浮气。(宣传语要简洁、醒目,能体现游览地的风景特色。)
7.(1)顿号(根据句意,武昌和汉口不是表示起止地,所以不要误用表示起止地的“——”。(2)“全长约3100米左右”有语病,删除“约”或者“左右”。(“约”和“左右”语意重复,不能连用。)(3)示例: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贯通(先概括出材料的中心,然后加以提炼即可。)
8.(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介绍即可,注意要从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方面介绍。态度要大方,语言要得体。(2)可以在电话中告知详细的路线、票价等信息,一定要说得详细、准确。或者让游客先在车站休息片刻,马上亲自去迎接。(要注意打电话的礼仪,有必要的称呼、问候和告别语,语言要简洁明了。)(3)博览群书,处处留心。学习导游专业知识,如文明礼仪知识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如学习外语等。
9.(1)猿鸣三声泪沾裳 (2)崆岭才是鬼门关 (3)群山万壑赴荆门
10.巫山的江水、山和云。(解答本题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选文主要写了作者游览巫峡的经过,侧重写山水的奇险美丽、云雾的变幻多姿。)
11.不能调换。一方面它体现了巫峡山水以奇险著称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其与下文先写奇险后写美丽的行文顺序一致。(围绕作者的行文思路来回答。)
12.把山写活了,写出了山与山之间紧密相连的特点。(“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咬着你”用拟人手法,勾勒出群山簇拥环抱的情态,表明了巫峡山峰的险峻。)
13.不矛盾。作者并未亲见巫山之云,此处描写是从一位老先生那里听说的。作者是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来写的。(作者写此的目的是用庐山来对比,突出巫山云雾形状之多变。)
14.柳的生命力(文章⑥⑦两段中“枝丫插地即生”“光秃秃”的主干在来年春天“抽枝发芽”等句,都写出了柳顽强的生命力。)
15.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这句在该段的开头,而且是中心句。该段的前半部分写农人折柳体现柳的实用价值,而后半部分写文人折柳则体现柳是人们表达情思的工具。)
16.(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这两个语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所以赏析这两个语句,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写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7.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材料的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依依”暗含着出征时不舍离家的心情,而文章结尾说“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也包含着对柳的依恋不舍的情思。)
18.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涵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难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一颗不灭的灵魂”在文章的开头,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理解时要抓住“不灭”二字,因此首先代表着生命力顽强,从更深的层次说它是情感的依附,有永远说不出的意蕴。)
19.《周庄水韵》的关键句是:“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用反问句的形式,引出了对小河泛舟的诗意描写。《潮州的小巷(节选)》的关键句是:“潮州的小巷子总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它既点明了题意,又领起了全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便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内容即段落的主要意思,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总领全文等。)
2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小巷随意自然的生长,四通八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潮州人与人之间交往自然、淳朴、互不设防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这种质朴民风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1.示例:“树枝从院子里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小巷的行人,给巷子洒下一片阴凉”,“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巷树木枝繁叶茂、为人遮阳的好品质,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从修辞或生动传神的关键性词语等角度品析语言,体会其特色或妙处。)
22.思路点拨: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散文。题材广泛,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都可以入文;写法灵活,可以叙事记人,可以状物写景,描述中可有抒情、议论成分,给人思想教育和美的享受,还可以介绍有关自然的或历史的知识,使文章具有科学意义。
(1)写游记就是要把作者神游的见闻感受展示出来,因而写游记首先要把作者神游的游踪交代清楚,参观游览时,首先应确定好观察点。一般可分为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动点观察。所谓定点观察,即观察者所站立的位置不能随意改变,但视角可以上下变化,目光可以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但这种移动不可随意,最好要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如先上后下、由前到后、从里到外、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或从主要到次要等。定点观察的关键是观察点的确定,“点”选得好,有利于对事物的观察和重点的把握。移步换景的动点观察,即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在移动观察点的过程中,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逐一进行描绘,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运用移步换景法时,首先,要注意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文章层次清晰。其次,要安排好观察顺序。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全面的观察。观察的顺序根据被观察景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后,调动一切感官。在观察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强化体察和体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充分感受景物的复合;立体和多变。再次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的神韵揭示出来。(2)一草一木总关情,游记也同写景文一样,需要融情于景,只有景致而无情致的游记,其中的景致是呆板的、没有灵魂的,只有将作者的情思寄托于所绘景致之中,景才会因情而产生生命力和律动感。因此,写游记,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使一篇游记具有“我”独特的个性,这样的游记才不失为一篇有“个性”,有“特色”的游记。(3)写景状物,离不开多种写景手法,因而要综合运用多种写景手法,用优美的语言去尽情挥洒你手里的笔。描写所观察到的景致时,首先要安排好详略,切不可将所看到的景物笔墨均匀地一一纳入笔下,而应抓住最能触动自己心神且有话可说的景致加以详笔描绘,描绘中也应注意抓住其特征,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无法触动自己情思的景致可一笔带过。其次,为了使笔下之景更加动人,可借一些写作技法来实现。如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点面结合、动静相衬等表现手法,可以将景物写活,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传神。
例文:
乌镇秋浓
深秋时节,我们一行人到了江南古镇——乌镇游玩。
眼前的乌镇是热闹的,尤其是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周日。但是,热闹的是人们,与小桥流水古建筑无关,乌镇一派安静深沉。
乌镇的房屋是古老的,沉着的色调透着岁月的沧桑,两层的木结构楼房傍水而立,两边的房屋除了门牌号或张贴的招牌,异常相似,百床馆、民俗馆、酒坊、染坊……一扇门里一个天地。在导游们急促的解说声中,游客潮水般往来,我呢,只是其中的一滴水,那些古老的陈设模糊了,街巷倒是清晰起来:一块块足有两米长的条石横在脚底,两侧用短条形的石块纵向铺排,整条石街仿佛是平躺在地的云梯,直伸向远方……这里曾经是繁荣的商业街,两边商铺林立,路上行人熙攘,类似今日的拥挤。不同的是,今日比肩接踵的则是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木雕馆里,我欣赏了各种风格流派的雕刻作品;在钱币馆,见识了古今钱币的同时,还可以估量自己收藏的几枚古币的价值。立志书院里,明窗净几,有小方块的阳光投在偌大的书桌上,书桌上散放着文房四宝和《乌镇志》,书香与墨香宛存,仿佛伊人只是暂时离开。一旁的海棠宁静、自在地袅娜,简直就是一位大隐于市的智者。
视线游过乌镇蜡染工艺品,看妙手在素洁的丝巾上勾勒乌镇的小桥流水。从转角餐饮店里古色古香的摆设,到朴素的木门里毫不张扬从不吆喝的古玩摊,一路走一路看。近午的阳光亮多了,人走在街上却感受不到那份燥热。这里走过古人,又走着今人,名人或庸人都是红尘过客。朝前望去,面孔相似的老屋分列两旁。天空像是一规则的箭矢,指着西边,窄窄的,亮亮的。
我差一点就迷失在雷同里,好在弄堂南侧时常出现小桥,它们告诉我沿着河的南堤可以回到起点。从河南岸望去,眼前的乌镇才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座座独拱的石桥横跨在水上,简约明了的造型,透着古老和坚毅,像一幅简笔勾勒的水墨画。摇着橹的小船悠悠地从这里钻出来,又慢慢地荡到那个桥洞下了。对面的房屋仿佛漂在水面上,细看才知道借着一根根柱子支撑着,不少阳台就因此凸出在水面上。瞧去,棉被从楼上的推窗伸出来,就铺在摊开的席子上晒太阳。挂晒的衣服形形色色,花花绿绿,展示着人间的烟尘。更有那向阳的花草,不甚名贵,挤在一角郁郁葱葱,红的、黄的、粉紫的,给乌镇沉着的主色调添上一抹明亮的灿烂。
遗憾的是水,小镇原本应该清清的水也不可避免地浑浊了。遥想茅盾先生当年在捉笔之余漫步河堤时,定然没有想到今日的繁华亦给小镇带来不妥吧。这里每天流过多少人呢?如我,荒水一般。我愿意我未曾留下什么,即使脚印也已被后来者覆盖。而乌镇的古街,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隐隐的酒香与菊花香,留在了我的心里。
【点评】本文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实在难得。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乌镇的美、乌镇的特色,同时,作者在写游记时,紧紧联系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文后对乌镇的水“浑浊”提出了反思。希望人们在浏览时,更多地保护好环境。文句优美,立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