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课题名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人地协调观: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 综合思维:通过对水循环的分析,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 区域认知:区别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差异,探讨城市不同路面结构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4. 地理实践力: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学情反馈
一、水圈的组成
1、特点:地球上各种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组成:______比例最大,还有______,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_______.
3、地球水危机成因:陆地淡水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2.526%,且多以____的形式
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目前能供人类_________的很少。
水体
海洋水
淡水
大气水
冰川
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
直接利用
预习交流
预习交流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_________的过程。
2、类型:海上内循环、___________、陆上内循环。
3、意义:
(1)促进水体的_____,维持全球水的_________。
(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_________。
(3)改造_________ 。
(4)促使地球表层_____________的迁移。
蒸发
地表径流
连续运动
海陆间循环
更新
动态平衡
热量传输
地表形态
各种化学元素
降水
1.水循环概念: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1)水循环的空间尺度:海洋、陆地及两者之间。
(2)运动形态:蒸发、降水、径流等。
(3)物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转化。
知识铺垫
2.水循环成因
(1)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2)外因: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①在大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温水,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搅拌,模拟海水。然后把一个干燥的小烧杯放入中心。
②用保鲜膜盖住大烧杯的杯口。
③把冰块放在保鲜膜的中央。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若干小时,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冰块、不透水保鲜膜、大烧杯、小烧杯、温水、食盐、小勺子、筷子。
实验步骤:
地理实验
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地理实验
1.小烧杯中的水来自哪里?为什么是淡水呢?
2.保鲜膜上的冰块起到什么作用呢?
3.实验中体现了水循环中的哪几个环节?
该实验主要模拟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小水杯中的淡水相当于海水蒸发的水蒸气,水蒸气为纯净的水,不含有盐分。
蒸发、降水 海上内循环
加速水蒸气冷却凝结的速度
根据水循环的模拟实验结果思考并交流下列问题:
实验揭秘
蒸发
降水
水汽输送
降水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
蒸腾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精讲点拨
一、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结合课本P48图2-3-3,在导学案上画出三种水循环类型的环节,并叙述水循环的过程。
画一画,说一说
我行我秀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到最重要作用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蒸发、降水
补充陆地水,但很少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但对陆地水意义不大
归纳提升
三种水循环的对比
1、“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主要指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4、今年22号台风“山竹”登陆是参与了哪种循环?
属于哪个环节?
5、未登陆的台风又参与了哪种水循环呢?
2、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主要指哪一个环节?
3、黄河之水“奔流入海又复回” 通过哪一种水循环
类型实现?
降水
知识抢答
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海上内循环
下列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请连线。并说明这些环节的变化特点。
修水库
修梯田
跨流域调水
铺设透水彩砖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 下渗 降水
1.库区下渗 ,周边地下水位 ;库区水汽蒸发 ,周边空气湿度增
加;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 。
2.跨流域调水使调出区地表径流量________,调入区地表径流量 ______。
3.修梯田使地表径流量_______,下渗________。
4.铺设透水彩砖使地表径流量______,下渗______。
增加
上升
增加
减小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互动探究
思路点拨:先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主要从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知因索果,最后寻找治理措施。
学以致用
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治理呢?
下凹式绿地
渗水砖
绿色屋顶
地下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
(2018山东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右图为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据此完成1、2题。
1.“雨水利用系统”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 )
A.地表径流增加 B.降水量增大
C.植物蒸腾减弱 D.地下水量增大
2.降水“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
①缓解城市用水压力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A
学考链接
1.读下图“全球年平均水量收支情况(个单位)”,代入数据,计算海洋水量的收入和支出,说出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由图得出水循环地理意义是什么?
(1)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降水
蒸发
吸收潜热
释放潜热
势能发电
海洋
太阳能
(2)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下图体现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陆地
3.黄土沟谷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地理意义?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自哪里?这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地理意义?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思考: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资源型缺水
甘肃一位农民手拿旱死的庄稼苗蹲在干涸的农田里。
无水可用
有水但不能用
水质型缺水
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人地协调观念
【课堂总结】
蒸发、降水
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
区域认知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
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实践的能力。
质疑反思
理解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区别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差异,探讨城市不同路面结构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完成导学案的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