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海明威
老人与海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海明威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
学习目标
1 .通过快速阅读,抓住故事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 .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分析桑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探讨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灵魂的尊严”的精神 。
走近海明威
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899--1961
1899年,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
1917年,海明威担任了堪萨斯州市《星报》见习记者。1918年5月,到意大利前线参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
1961年7月2日,他最终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代表作品
《太阳照样升起》(1926)
《永别了,武器》(1929)
《丧钟为谁而鸣》(1940)
《老人与海》(1952)
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小说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老人与海》中电报式风格的特点
1.结构和情节简单,人物少到不能再少,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越少,就越多
《老人与海》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海明威移居古巴后,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 富恩特斯。1930 年,海明威乘船在暴风雨中遇险,富恩特斯搭救了他,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 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使他觉察到这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动笔写它。直到1950年,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望,才动笔写《老人与海》。
1952 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他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背景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
①鲨(shā)鱼 ② 灰鲭(qīng)鲨 ③ 脊鳍(qí)
④ 嘎(gā)吱(zhī)⑤ 吞噬(shì)⑥ 海鳐(yáo)
⑦ 胳(gē)肢窝 ⑧ 嗜(shì)杀 ⑨ 黏(nián)液
⑩ 蹂(róu)躏(lìn) 戳(chuō)进
攥(zuàn)住 榫(sǔn)头 桅(wéi)杆 残骸(hái)
拼音
大马林鱼
鲭鲨
铲鼻鲨
犁
头
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 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 局
分组探究:阅读文章,填写下表,从鲨鱼和大马林两方面填写,然后小组展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铲鼻鲨 犁头鲨 铲鼻鲨 鲨鱼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老人作战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短棍 短棍、舵把
结 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犁头鲨,刀子被折断 两条星鲨受重伤,大鱼被咬烂一半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残骸
1、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地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2、在我们看来,小说又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反衬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分析人物形象:
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忍饥挨饿
经验丰富、乐观、自信、坚韧、不屈不挠、机智勇敢、永不服输、英勇顽强
硬汉子的形象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象征寓意
人——自然
象征:不幸、厄运、困境
弱----强
象征:敢于挑战、不甘屈服、永不言败
象征寓意
大马林鱼
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鲨鱼
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
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老人的生命价值已经在追捕马林鱼,与大海、鲨鱼的斗争过程中取得了充分体现。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难点探究
【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文中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渔夫桑地亚哥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结局?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是世俗的眼光中的失败者。
但是,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因此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英雄,是一个“硬汉子”形象。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创作意图: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它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它们将意味许多东西。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冰山
《老人与海》PPT
《老人与海》PPT(完美版)PPT课件ppt优秀课件ppt课件下载ppt免费课件ppt精品课件
《老人与海》PPT(完美版)PPT课件ppt优秀课件ppt课件下载ppt免费课件ppt精品课件
联系现实,能否找到类似桑地亚哥精神的人物,请举例说明。
张定宇
(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请你结合我们本节课所学的《老人与海》,给主人公桑地亚哥写一个颁奖词。(要求,情感真挚,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课堂检测
一个渔夫,一张帆船,84天,苍茫大海上的漂泊,拼搏后的机遇在叹息声中消逝。他是海上的浪花,巨澜的潮起潮落叠出了他人生的惊心动魄;他是苍穹的雄鹰,辽阔的大海乘风破浪涌出了他生命的壮志凌云。风雨兼程,千百辗转,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炼,即使空手而归,也创造出世间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