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一课一练”:4.3体内物质的运输(2)【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一课一练”:4.3体内物质的运输(2)【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9 15: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系统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氧合器代替了呼吸道的作用
B.经过ECMO后,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
C.EMCO帮助患者在体外完成体循环
D.动力泵相当于心脏的作用
2.下列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
A.B. C. D.
3.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肺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网乙→3→右心房
B. 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C. 血液从静脉血管流经毛细血管网乙后到达动脉血管
D. 流经毛细血管网甲前后血管内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
4.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胃
5.如图为血管及血液中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若a中流的是甲类型血液,c中流的是乙类型血液,则b可以表示为( )
A. 肺部的毛细血管B. 小肠处的毛细血管C. 肾脏处的毛细血管D. 大脑处的毛细血管
6.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乙的血型是( )
A. B. C. D.
7.如图是ABO血型的输血关系图,有关血型及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ABO血型是由血清中的凝集素决定的
B.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血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C.人体大量失血后,输同型血与输O型血的要求是一样的
D.AB型血只能接受其它血型的血,不能输给任何血型
8.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食谱中有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和黄花菜饺子。
(1)航天员吃完鼓鱼饺子后,饺子中的鱼肉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则a物质是    。
(2)b代表太空舱中的氧气,它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选填图乙中的“A”、“B”、“C”、“D”)。
(3)航天员在太空中出现脸比地球上圆的现象,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部分囤积于下肢的血液向头部转移,造成血液部分逆流,对航天员的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请分析我们在地球上,除重力影响外,血液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
9.人工心肺机可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如图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1)为防止血液在体外发生凝血,需注射一种抗凝血药物﹣﹣肝素溶液,该药物主要是抑制     (填一种血细胞名称)的凝血作用。
(2)“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图中M所指的气体应该是    。
(3)人工心肺机中的血泵能将血液压到氧合器,该功能相当于心脏中    (填心脏腔室名称)的功能。
10.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________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________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心室正处于________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________状态。
(4)图中G .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________(填序号)相连。
11.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  ]   ,经体循环后血液成分由   血变成了   血.
(2)与[6]   相连的[1]   内流   血,在A处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了气体的交换.
(3)叔叔得了肺炎,医生在他的手臂上注射药物,请你告诉他药物到达患病处所经过的途径:[ ]   →[5]右心房→[  ]   →[  ]   →[A]肺部毛细血管.
12.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代表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 呼吸急促, 腿部肌肉会明显有酸痛感是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导致________含量上升。
(2)经过组织内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李刚在睡眠、散步、长跑三项活动状态 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 分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示李刚长跑时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 。
A.甲-a,乙-b,丙-cB.甲-b,乙-a,丙-bC.甲-b,乙-a,丙-cD.甲-c,乙-b,丙-a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答】解:A、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系统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养合器不是代替呼吸道的作用,A错误;
B、通过氧合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B错误;
C、EMCO帮助患者在体外完成肺循环,C错误;
D、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养合器的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动力泵相当于心脏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解答】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在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中出现分层现象后可观察到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是一个结构层次,同属于血液,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答案】 B
【解析】 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观图可知:1是肺静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
【解答】 A、肺循环的路径是: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甲→1肺静脉→左心房,不符合题意;
B、 血管2是动脉、血管1是静脉,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符合题意;
C、血液流向应当是从动脉血管经毛细血管网乙后到达静脉血管,不符合题意;
D、 当血液流经甲的毛细血管后,血液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4.【答案】D
【解答】解:A、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减少,血液流经除肾脏外的组织器官时尿素含量增加,经过体循环尿素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正确;
B、经过体循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可能是右心房、右心室,一定不是左心房。正确;
C、经过肺循环氧气含量增加的动脉血最后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一定不是右心室,正确;
D、吸收葡萄糖的器官是小肠,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而不可能是胃,D不正确。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
【解答】分析右图可知,乙血液中的含氧量高于甲血液,而乙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甲血液,可以判断乙为动脉血,甲为静脉血,因为a中流的是甲类型血液,c中流的是乙类型血液,由此判断a血管内是静脉血,c血管内是动脉血。可以判断出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D
【解析】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
由图可知,丙的红细胞存在B抗原,所以丙的血型是B型血;丙的红细胞能够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则甲是A型或O型血,而甲的红细胞又能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故甲是A型血,乙是O型血;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
7.【答案】B
【解答】解:A、人类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按照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A错误。
B、血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因此骨髓来自不同血型的捐献者时,移植后病人的血型会改变,B正确。
C、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不得已才采用。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AB血型的人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1)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消化道壁吸收。所以其消化终产物是a氨基酸,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b氧气最先进入A左心房。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人体四肢静脉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故答案为:(1)氨基酸;
(2)A;
(3)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
9.【解答】解:(1)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在支架位置血液凝固,病人需要注射抗凝血剂药物,该药物主要是降低了血小板的作用。
(2)由于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图中M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人工心肺机中的血泵能将血液压到氧合器,因此可推断图中血泵相当于人的心脏中右心室的功能,把血压入肺。
故答案为:(1)血小板;(2)二氧化碳;(3)右心室
10.【答案】(1)肺泡内;动脉 (2)D;左心室 (3)收缩;闭合 (4)2、4、1、3
【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动脉血。
(2)心脏有四个腔:B左心房、A右心房、D左心室、C右心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
(3)分析图示,图中心室正处于收缩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闭合状态。
(4)如上图所示:G与2肺动脉相连、H与4肺静脉相连、J与1主动脉相连、K与3上下腔静脉相连。
11.【答案】(1)4;左心室;7主动脉;动脉;静脉
(2)右心室;肺动脉;静脉 (3)10上腔静脉;6右心室;1肺动脉.
【解析】(1)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4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终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与[6]右心室相连的[1]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在A处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了气体的交换.
(3)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含青霉素的葡萄糖溶液自前臂静脉到达肺部的途径是:10上腔静脉→5右心房→6右心室→1肺动脉→[A]肺部毛细血管.
图中用标号和箭头表示肺循环的路线图是:2→5→6→3.
12.【答案】 (1)乳酸(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4)C
【解析】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
【解答】(1)人体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从而导致肌肉酸痛;故答案为:乳酸;
(2)由图可知,肺部的阻值细胞,经过气体交换后把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氧气浓度会增加;故答案为: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血液中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其中红细胞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4)甲图:当李刚长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频率最大即b;乙图:长跑不仅消耗大量的氧气还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血液流速也是三种活动状态中最快的,即a;丙图: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越高,血液中含氧量越高,则人体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少,而长跑是三种状态中耗氧量最高的,则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是最低的,即c;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1)乳酸;(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4)C
4.3体内物质的运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