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严重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喉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B.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
C.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D.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3.一运动员在进行长跑锻炼时,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乳酸、CO2、O2B.O2、CO2、乳酸C.CO2、O2、乳酸D.CO2、乳酸、O2
4.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
5.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了充足的休息,但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越往上爬,气温越来越低 B.越往上爬,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
C.越往上爬,血液中含氧量越来越低 D.越往上爬,山地越来越陡峭
6.制作泡菜时,必须把泡菜坛子口密封,其作用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细菌进入 C.防止氧气进入 D.防止乳酸挥发
7.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图丙中的曲线②表述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
8.某同学为了能在2017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1000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进行长跑训练.
(1)刚开始几天,该同学有这样一种感受,跑了一段时间后感受到肌肉开始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细胞 (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在运动期间,我们建议该同学早饭可以多吃粥和馒头,因为他们富含 (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3)在该同学的食物中,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吸收了含放射性同位素氮﹣15的氮肥合成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之后,通过新陈代谢,氮﹣15最终会出现在代谢废物 中.
A.蛋白质 B.脂肪 C.氨基酸 D.尿素.
9.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过程。
①酵母菌和葡萄植株的营养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产生酒精时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③在酿制时,若开始阶段给橡木桶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要短一些;如果开始阶段就将橡木桶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
10.如图表示环境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
11.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________。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龙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________。
12.如图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差异的实验:
步骤一: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二: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编号为A和B,在注射器内分别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养液,B号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气,振荡几次;
步骤三: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装有BTB试剂的试管,5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将注射器内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①BTB试剂在中性环境中呈淡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1).实验时加入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目的是 。
(2).若A、B两组试管中若出现 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
(3).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烧杯中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变为灰绿色,试分析其原因 。
答案及解析
1.【解答】解:A、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A错误。
B、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B正确。
C、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C正确。
D、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D正确。
故选:A。
2.【解答】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
故选:B。
3.【解答】解:P曲线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可能是乳酸,因无氧呼吸是随着有氧呼吸氧供应不足,才逐渐开始的,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随着通过无氧呼吸而积累;Q曲线是上升后逐渐稳定,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将随着有氧呼吸的加强而增多,随着氧气成为有氧呼吸的限制因子而趋于稳定;R曲线是呈递减的趋势,可能是氧气,因为氧气将随着有氧呼吸耗氧的增多而逐渐供不应求,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A不符合题意;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酵母菌在条件X(无氧)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B符合题意;
C、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因此物质a是二氧化碳,物质b是水,C不符合题意;
D、与有氧呼吸相比较,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时,其产物所不同的是有酒精的产生,其释放的能量也较少,因此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无氧)下比在条件Y(有氧)下产生的能量少,D不符合题意。
5.【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因此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制作泡菜是使用的乳酸菌进行发酵制作的,乳酸菌属于厌氧细菌。
【解答】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环境下,乳酸菌产生乳酸,让蔬菜变为有酸味的泡菜,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候需要将泡菜坛子密封,防止氧气进入,让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繁殖产生乳酸。ABD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A、酵母菌能够消耗葡萄糖汁产生酒精,属于异养型生物;故A正确;
B、酵母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氧气;故B正确;
C、图乙中没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故C正确;
D、乙装置中没有氧气,直接进行无氧呼吸,会立即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
8.【解答】解:(1)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粥和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因为只有蛋白质含氮元素,氮元素肯定出现在蛋白质中,蛋白质新陈代谢产物是尿素;
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
(2)糖类;
(3)D.
9.【答案】异养;自养;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开始阶段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速度快
【解析】1、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2、植物无氧呼吸时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3、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
【解答】①酵母菌是直菌本身不能光合作用制取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导养;葡萄植株是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属于自养;
②产生酒精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 ;
③在酿制时,若开始阶段给橡木桶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要短一些;如果开始阶段就将橡木桶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其原因是 开始阶段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速度快。
10.【答案】(1)无氧呼吸
(2)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3)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B点;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解析】根据生物的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氧气浓度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表示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高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表示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解:(1) A点氧气浓度非常低,植物组织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2)由A到B,氧气含量增加,但依然较低,导致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3)由B到C,氧气含量增加较多,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贮藏蔬菜或水果是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抑制呼吸作用,据图可知,B点呼吸作用最弱,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少;
11.【答案】(1)20mL(等量)的清水(蒸馏水)
(2)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3)分别用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替换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解析】(1)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研究的因素不同,其他因素都要相同,根据甲烧杯内的A为氢氧化钠溶液,可确定B中的液体。
(2)甲、乙装置中红色液滴移动的原理(内外气压差),种子有氧呼吸时会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种子进行五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但能产生二氧化碳。
(3)瓶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受气温和气压的影响。
【解答】(1)甲烧杯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为防止溶液中水的干扰在对照实验乙中加等星的水进行变量控制。
(2)A装置只有氧呼吸消耗瓶中氧气产生二氧化族,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有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红色液滴向左移。乙瓶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且两者气体体积相同,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破,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里面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使红色液滴向右移。所以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3)可起气体体积变化的外界因素:气温、气压;为除去因外界气温和气压对实验的影响,可设置没有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对照组,观察在没有呼吸作用情况下,液滴的移动。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12.【答案】 (1)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充足的有机物,32℃保证酵母菌最适宜的生存温度
(2)B试管溶液颜色比A试管先变黄
(3)A中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B中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BTB溶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
【解析】呼吸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以需要提供酵母菌正常生存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有机物;
(2)由图可知,A中没有空气,B中有空气,所以A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B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实验结果是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的多,BTB实际中有二氧化碳进入后溶液会变黄色,即B试卷溶液比A是试管先变黄色;
(3)两个烧杯中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为灰绿色,由信息可知,两个烧杯中均产生了酒精,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才会产生酒精,说明两组酵母菌都进行了无氧呼吸,即B组的氧气被耗尽,实验还在继续,这时酵母菌由于氧气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了;
故答案为:(1)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充足的有机物,32℃保证酵母菌最适宜的生存温度;(2)B试管溶液颜色比A试管先变黄;(3) A中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B中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BTB溶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4.4能量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