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地球的运动
课前导入
春
课前导入
夏
课前导入
秋
课前导入
冬
课前导入
四季交替
四季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和我们今天上的课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球公转
贰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1、地球公转中心
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还在围绕着太阳自转
2、地球公转轨道
地球公转
地球是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
3、地球公转方向
地球公转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自东向西
3、太阳直射点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二分二至
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地轴都是倾斜的,而且它的指向空间保持不变。那么这样会造成什么现象呢?
地球自转示意图
二分二至
就会造成二分二至
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二分
夏至
冬至
二分二至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二分二至
二分
春分:3月21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
的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
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夏季和
秋季
二分二至
夏至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以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二分二至
夏至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以南半球为例,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以北半球为例,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
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四季五带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五带。
四季五带
寒带
寒带,太阳斜射,极昼极夜,气候终年寒冷
四季五带
温带
地面太阳得到的光热少于热带多于寒带,四季变化明显
四季五带
热带
正午太阳高悬空中,气候终年炎热
谢谢观看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