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
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
3.认识“虚像”;
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
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我们都听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掉到井里了吗?井里的月亮实际上是什么呢?
导入新课
什么是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平静水面
玻璃面
漆面地板
练功房矫正舞姿的镜子
平静的水面
光滑的瓷砖表面
认识平面镜
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镜子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像
物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①薄玻璃板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F”
③支架、白纸、刻度尺、笔
实验装置:
1、实验前在白纸中心画条横线,将薄玻璃板正面与横线重合;
2、将一个物体“F”放在薄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去找像,将另一个物体“F”与像重合,即找到像的位置,把前后两个“F”的位置都做上标记,读出物距和像距,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3、改变物距,至少做三次实验,看结论是否成立。
实验操作
数据记录与分析
序号 物到镜 的距离u/cm 像到镜 的距离v/cm 比较像
与物的
大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
你的其 他发现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 。
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相等
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垂直
得出结论
s
s’
虚像用虚线
s
分析论证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立的 像。
正
虚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方法: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练习: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O1
S
S1
O2
A
B
作法:
1.将AO1和BO2延长交于S1。
2.过S1作镜子垂线,取相等距离找到S。
3.再连接SO1和SO2,标上箭头。
1.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 是怎么形成的
2.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m,井水水深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知道哪些地方有平面镜?
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
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发散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会聚
可以把平行的光
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C
随堂训练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
随堂训练
3.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D
随堂训练
4.如图,B是一挡板,S是一发光点,MN是一平面镜,试作出S能照亮右侧的区域。
S
A
B
S1
作法:
1.作S像点S1画直角。
2.连S1B并延长至P,找到O1
O2
3.连SO1
4.连SA延长找到O2
O1
P
Q
5.连S1O2并延长至Q,PQ为照亮区域。
M
N
随堂训练
A
B
C
D
6、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C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