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一)(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一)(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3.2熔化和凝固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它们吸放热情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目标
课堂导入
欣赏:生活中熔化与凝固现象……
问题:生活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电焊
用铁水浇筑机器零件
立冬:霜风扑地水凝寒,造化灵秀未曾删
冰树
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固态
液态
气态


水蒸气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
课堂活动
一、物质的状态与变化
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白气、雾、露、霜、雪、冰雹 、水蒸气 、冰、雨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 霜 雪 冰雹
雨 雾 露 白气
水蒸气(人眼看不到)
固态 液态 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以水为例: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3.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例如:冰熔化成水
例如:水结成冰
气态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生活中有哪些属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呢?
想一想:
火山熔岩
河水结冰
铸铁
蜡烛熔化
结冰的湖面
冰川
固态
液态
固态
熔化
凝固
结合生活中冰的熔化过程,想一想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将会如何变化呢?
思考: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2、猜想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3、设计实验:研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温度计
试管
铁架台
。,
。,
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从下到上安装实验装置
2.进行实验
(4)描点连线作出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2)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3)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
②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温度计、停表
①水浴加热法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物质缓慢均匀受热。
③研究对象:___________:
海波、石蜡
④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找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1)设计表格和坐标系
3.海波与石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AB(熔化前):
BC(熔化过程):
CD(熔化后):
吸热升温,熔化过程中变软,变腻,变稀,变成液态石蜡,无固液共存态。
石蜡熔化图象
海波熔化图象
固态吸热升温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液态吸热升温。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熔化图象:
ABCD整个图象。
熔化过程:
BC段图象。
B点
C点
熔化开始:
熔化结束:
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把物质放在试管里,再把试管放到水中,通过水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
为什么不直接对试管加热?
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减缓状态变化过程,这便于观察和测量温度。
使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
思考: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温度计
试管
铁架台
。,
1.像海波、冰、各种金属、奈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2.像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这种熔化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的温度。
晶体和非晶体
有固定熔点
没有固定熔点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食盐晶体


石膏
水晶
金属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银 962 冰 0
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
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
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松香
沥青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小结
晶体的熔化条件是什么呢?
思考: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1. 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凝固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凝固时的温度和熔化时的温度相同)。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它凝固时有固定的温度吗?
思考:
3.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熔化和凝固的基本规律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不 同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相同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熔化时固液共存
熔化时先软后稀
凝固时固液共存
凝固时无固液共存态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能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温度不变。
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为什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1)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想一想
(2)常见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39℃,此时该地区的温度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已经处于固态,所以无法使用。
(3)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解释现象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不能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如图所示),以防止地窖里的菜冻坏。这是因为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______成____,在______过程中,水会______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____,可以避免______蔬菜。
熔化
放出
凝固

凝固
放出

冻坏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考点一、晶体与非晶体
【例题1】 对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C.在熔化过程中,铁和玻璃的温度都在升高
D.铁和玻璃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B
【迁移训练1】 固体可分为_______体和_______体两类,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其中对于_______来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我们把这一温度称为_______。
答案:晶、非晶、熔化、晶体、熔点
考点一、晶体与非晶体
【例题2】 萘的熔点是80.5℃,下列关于80.5℃的萘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如果继续吸热,可能处于固态
答案:C
解析:萘是晶体,温度在熔点80.5 ℃时,萘有三种存在的可能:
①尚未熔化,全部是固体;②已经开始熔化但是没有完全熔化,
为固液共存状态;③全部熔化,温度还未升高,为液态。
考点二、晶体在熔点时的状态
【迁移训练2】水的凝固点是0℃,则0℃的水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答案:D
考点二、晶体在熔点时的状态
解析:液态的水温度降低到0℃时,如果不能继续放热,则它还是处于
液态;如果继续放热,则它开始结冰,变成固液共存状态,此时
温度仍为0℃,等到全部凝固成冰,此时冰的温度为0℃.由此可
知,0℃的水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
晶体: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过程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凝固点:
晶体:有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凝固过程放热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