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中考专项训练(wro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翻译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中考专项训练(wrod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2: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文言文——翻译
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五四学制)
语文中考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非选择题)
一、翻译
1.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①乘奔御风 奔:
②盖竹柏影也 盖:
③苦其心志 苦: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⑥杂然相许 杂然:
⑦年且九十 且:
⑧已而之细柳军 之:
4.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2)沿溯阻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哀转久绝( )
(3)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空谷传响( )
(5)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6)一百许里( ) 猿则百叫无绝( )
5.划分节奏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翻译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 ) 今义:( )
(2)虽乘奔御风 古义:( ) 今义:( )
(3)盖竹柏影也 古义:( ) 今义:( )
(4)鸢飞戾天者 古义:( ) 今义:( )
(5)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 ) 今义:( )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修: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循:___________
(3)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营:___________
(4)志怪者也(《逍遥游》) 志:___________
(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食:___________
(6)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旨:___________
9.小甬很喜欢下列文言词句,但他不理解某些字的意思。请你根据已学的文言知识,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为他解惑。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内迁移: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____________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成语印证: 不徐不疾。 ____________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查阅字典:贱的释义①价格低下;②轻视;③地位低下;④卑鄙。 (填序号) ____________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同类参考: 名之者谁: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 ____________
10.词类活用
原句 词类用法及释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武不能屈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
面山而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与汝毕力平险
11.一词多义
多义词 原句 释义
之 三里之城 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亲戚畔之
往之女家
妾妇之道
与民由之
汝心之固
操蛇之神
告之于帝
而 夫环而攻之
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城 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戒 戒之曰
必敬必戒
军 军霸上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令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
使 使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其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以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焉 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始一反焉
12.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焉得更有此人(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长跪而谢之( )
(5)去国怀乡( ) (6)会挽雕弓如满月( )
14.解释下列加点字。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____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 (4)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__________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田间小路交错想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行动时那样蜿蜒,时隐时现。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
(1)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
2.①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②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③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荣:茂盛。峻:高。良:甚,很。
②颓:坠落。沉鳞:水中潜游的鱼。竞:争相。跃:跳。
③困:忧困。衡:同“横”,梗塞,不顺。虑:思虑。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3.①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②盖:原来是
③苦:使……痛苦
④发:被任用
⑤喻:了解
⑥杂然:纷纷
⑦且:将近
⑧之:到、往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②句意: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原来是。
③句意: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使……痛苦。
④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被任用。
⑤句意: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喻:了解。
⑥句意:纷纷赞成他。杂然:纷纷。
⑦句意:年纪将近九十岁。且:将近。
⑧句意:不久文帝到达了细柳军营。之:到、往。
4. 在 如果 自己 隔断 极(高) 停止 将要 欲界,指人间 空旷澄澈 空荡荡的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方位名词作状语,上,在上面 数词,指十个十 数词,虚指,众多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句意为:在三峡七百里之间。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句意为: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自:如果;
“自以为大有所益”句意为:自己认为认为很有好处,自:自己。
(2)“沿溯阻绝”句意为: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舶都被阻隔不能行驶。绝:阻绝,阻断;
“绝巘多生怪柏”句意为: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
“哀转久绝”句意为: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停止,消失。
(3)“夕日欲颓”句意为:太阳快要落山了。欲: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句意为:确实是人间仙境。欲界:指人间;
(4)“庭下如积水空明”句意为: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空: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句意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空:空荡荡的。
(5)“负势竞上”句意为: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句意为:横斜的树枝可以遮住阳光。上:方位名词作状语,上,在上面。
(6)“一百许里”句意为:一百多里。百: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句意为:猿不停地啼叫着。百:数词,虚指,众多。
5.(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详解】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其间”是主语,“千二百里”是谓语,主谓之间断开,在“间”后面断;“虽”是连词,在“虽”后面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庭下”是主语,“如积水空明”是谓语,在“下”后面断开;“水中”是位置、地点,故在“中”后面断;“盖”是发语词,在“盖”后面断;“何夜”和“何处”都是疑问句主语,故在“夜”和“处”后面断;“但”是连词,在“但”后面断;“如吾两人者耳”是“闲人”的后置定语,故在“如”前面断。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夹岸”是“高山”定语,在“岸”后面断;“寒树”是宾语,“生”是谓语,故在“生”后面断;“负势”是“竞上”的状语,“互相”是“轩邈”的状语,故在“负势”和“互相”后面断;“争高”和“直指”是并列短语,故中间断开;“千百”是“峰”的定语,单独提出来,故“千百”后面断句;“泉水激石”和“好鸟相鸣”都是主谓短语,两两断开;“泠泠作响”和“嘤嘤成韵”都是拟声词在前,故在拟声词后面断开;“蝉”和“猿”都是主语,故单独断开;“鸢飞”是主谓短语做了句子主语,在“飞”后面断开;“经纶”是主语,要单独断开;“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都是并列短语,故两两断开。
6.(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3)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4)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6)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清:水清。荣:树荣(茂盛)。峻:山高。茂:草盛。良:很。
(2)重点词语:空:空旷。响:回声。转:婉转。绝:消失,停止。
(3)重点词语:歇:消散。乱:此起彼伏。
(4)重点词语:空明:清澈透明。藻:藻类植物。荇:荇菜。交横: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5)重点词语:从:跟,随。任意:随意。东西:名词用如动词,向东或向西。
(6)重点词语: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通“返”,返回。
7. 有时 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即使 虽然 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至,到达 罪过;乖张 止,息 贫穷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1)句意为:有时皇帝的命令急需传达。或: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句意为: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句意为: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4)句意为:像老鹰一样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5)句意为: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穷:古义:止,息; 今义:贫穷。
8. 修:培养 循:追溯 营:谋求 志:记载 食:同“饲”,喂 旨:味美
【详解】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讲究信用,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2)句意为:请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3)句意为: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营:谋求;
(4)句意为: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动词,记载;
(5)句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食:sì,同“饲”,喂;
(6)句意为: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9. 怎么 慢慢地 ③ 横生枝蔓。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运用课内迁移法,“尔安敢轻吾射”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安,怎么。
(2)运用成语印证法,“不徐不疾”:不快不慢,从容自然。徐,慢慢地。
(3)“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句意: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贱,地位低下。故选③。
(4)运用同类参考法,根据“名之者谁”中的“名”的用法,可以推知,“蔓”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句意:(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蔓,长藤蔓,横生枝蔓。
10.
原句 词类用法及释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 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 ①使……受到震撼 ②使……坚忍起来
人恒过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面山而居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石头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详解】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句意: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句意: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威武不能屈”句意: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句意: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句意:使他筋骨劳累。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句意:使他忍饥挨饿。饿: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句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动:使……受到震撼。忍:使……坚忍起来。
“人恒过”句意: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面山而居”句意:面对着山居住。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意: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石头。
“吾与汝毕力平险”句意: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险峻的大山挖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1.
多义词 原句 释义
之 三里之城 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它,指被包围的城市
多助之至 到达
天下顺之 他。指得道之人,得民心之人
亲戚畔之 他,指失道之人,不得民心之人
往之女家 到
妾妇之道 的
与民由之 指正道
汝心之固 取消句子独立性
操蛇之神 的
告之于帝 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而 夫环而攻之 表修饰
攻之而不胜 表转折,却
委而去之 表顺承关系
利 地利不如人和 优势
兵革非不坚利也 锐利
城 三里之城 内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
戒 戒之曰 告诫
必敬必戒 谨慎
军 军霸上 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 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营
令 将军令曰 下令
军中闻将军令 命令
使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者
使人称谢 命令、派
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担任
天子为动 表被动,被
且 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其 其妻献疑曰 他的
其如土石何 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以 以君之力 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来
焉 且焉置土石 哪里
有子存焉 呢
始一反焉 语气词,不译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句意为: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之:它,指被包围的城池;
“多助之至”句意为:多助到极点。之:到达;
“天下顺之”句意为:天下的人都归顺他。之:他,指得道之人,得民心之人;
“亲戚畔之”句意为:亲戚都背叛他。之:他,指失道之人,失民心之人;
“往之女家”句意为:到了你夫家。之:到;
“与民由之”句意为: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之:指正道
“汝心之固”句意为:你的思想很顽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操蛇之神”句意为:手拿蛇的人。之:的;
“告之于帝”句意为:把愚公挖山这件事报告给了天帝。之: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而:
“夫环而攻之”句意为:包围起来攻打它。而:表修饰;
“攻之而不胜”句意为: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而:表转折,却;
“委而去之”句意为:丢下我就离开了。而:表顺承关系。
利:
“地利不如人和”句意为:地理位置有优势赶不上人际关系和谐。利:优势;
“兵革非不坚利也”句意为:武器并不是不锐利。利:锐利。
城:
“三里之城”句意为: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句意为:城墙并不是不高大。城:城墙。
戒:
“戒之曰”句意为:告诫他说。戒:告诫;
“必敬必戒”句意为:一定恭敬一定谨慎。戒:谨慎。
军:
“军霸上”句意为:驻扎在霸上。军: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句意为:皇上亲自慰问军队。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句意为: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军:军营。
令:
“将军令曰”句意为:将军下令说。令:下令;
“军中闻将军令”句意为:军营中听将军的命令。令:命令。
使: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句意为:皇上于是派使者拿着节符给将军下诏书。使:使者;
“使人称谢”句意为:派人表达谢意。使:派、命令。
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句意为:让河内守亚夫担任将军。为:担任;
“天子为动”句意为:天子(皇上)被感动了。为:表被动,被。
且:
“年且九十”句意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且:将近;
“且焉置土石”句意为:况且开垦出来的土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呢?且:况且。
其:
“其妻献疑曰”句意为: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其:他的;
“其如土石何”句意为:土和石头怎么办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以:
“以君之力”句意为:凭着您的气力。以: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句意为:河曲智叟无法回答。以:来。
焉:
“且焉置土石”句意为:况且哪里放置土和石头呢?焉:哪里;
“有子存焉”句意为:有儿子存在呢。焉:呢;
“始一反焉”句意为:才往返一次。焉:语气词,不译。
12.(他)常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他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解释要准确:
长:名词,长处;希:少;短:名词,短处,缺点;释:原谅;过:过错,过失;悲:惋惜,怜悯;细:细小;非:错误,过失。
13. 居高面下 还 同“欤”,句末语气词 道歉 国都 终将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1)句意: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临:居高面下。
(2)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更:还。
(3)句意:(是为了)让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
(4)句意:(秦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5)句意: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国:国都。
(6)句意:那时我终将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会:终将。
14. 考虑,想到 赞同 怎么,哪里 经过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2)句意为: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
(3)句意为: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焉:怎么,哪里;
(4)句意为: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15.(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树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3)(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以:因为;
(2)芳:香花;发:开放;秀:茂盛,繁茂;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3)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白:全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