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核心知识点精讲与分层练习 (含答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核心知识点精讲与分层练习 (含答案)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1 09: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分层优化练习
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氧气、铁分别由氧分子和铁原子构成。
知识归纳: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常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大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硅等;②金属单质,如汞、铁、铜、银等;③稀有气体,如氨、氖等。
2.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
特别提醒:(1)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粒子本身的体积和数目没有改变;
(2)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但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无法看到,因此平时看到的较小固体颗粒的运动,如尘土飞扬等,不能用分子运动的性质解释。
例1(2021青海西宁中考)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C.品红在水中扩散—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答案:A
解析:氧气加压后装入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品红在水中扩散,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1滴水中大约有1.67×1O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知识点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和原子
(1)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裂成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运动;③粒子间都存在间隔;④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联系
3.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方法归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与组成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分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即生成了其他分子
物质的组成 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等构成
例2对 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从题给信息只能说明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能说明其他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易错点:微观模型图的认识与应用
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C属于________(填“混合
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B是由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答案:(1)混合物 (2)化合反应 (3)分子
解析:(1)C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2)图示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B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纠错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认真观察,分析模型图提供的信息,将模型转化成具体的分子或原子,从而作出合理判断;
(2)在根据模型图判断物质类别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模型图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微粒的种类,比如图1中只有一种微粒,属于纯净物,图2中有三种微粒,属于混合物。
课后分层优化练习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2O22独家原创)戊二醛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在预防“新冠肺炎”杀菌、消毒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用戊二醛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常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的数目变多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2O21辽宁抚顺中考)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
A.品红扩散 B.柳絮飞扬 C.美酒飘香 D.食醋挥发
3.(教材P48、P49变式题)对下列课本图示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B.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
C.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 D.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4.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酚酞溶液”或“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知识点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5.(2O22黑龙江肇源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氧化镁
6.(2O21河北石家庄二十七中第二次月考)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 B.分子运动的速率变慢了
C.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7.如图所示是氧化汞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图中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粒子模型。
(2)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8.(2O22湖北宜昌西陵期中)下列图中“●”“ ”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纯净物的有________。
(2)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提优强化练习
9.(2O21河北中考,13,)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0.(2O22山东胶州期中,7,)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C.图中“o”表示的是氧原子 D.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1.(2O21湖南湘西州中考,8,)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12.(2O21湖南邵阳中考,1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
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一分子体积变大
D.1滴水中约含1.67×1O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3.(2O22江西余干期中,1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塑料瓶收集好一瓶氧气,借助氧气传感器进行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操作包括如下三步: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三步操作中氧气体积分数变化依次对应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N段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B.对比NP段与MN段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析PQ段可知,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
14.(2O21贵州织金六中期中,16,)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该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能力提升
15.[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图1所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________处(填“A”或“B”)溶液变为红色。
(2)图2实验中可观察________(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________(填“快”或“慢”)。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下列图示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图3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
(3)图2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图3中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分层优化练习
夯基知识梳理
1.A 用戊二醛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常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2.B 柳絮是宏观物质,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3.B 构成物质的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4.【答案】
(1)胶头滴管
(2)滤纸条上酚酞液滴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酚酞溶液和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浓氨水
【解析】实验时,脱脂棉上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分子运动到滤纸条上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如果脱脂棉变成了红色,有可能是操作时将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而将酚酞溶液滴到了脱脂棉上;这一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5.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6.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了,故选C。
7.【答案】(1) (2)氧分子
【解析】
(1)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因此,方框内应填 。
(2)丙是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8.【答案】(1)B ACD (2)A CD
【解析】
(1)B中有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该物质属于混合物;C和D中均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A中只含一种原子,属于纯净物。
提优强化练习
9.D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10.A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极小的水滴也是由很多个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是微观粒子,水滴是宏观物质;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图中“。”表示的是氢原子。
11.C “热胀冷缩”现象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结果;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相同;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12.C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3.D 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MN段和NP段相比较,NP段氧气体积分数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PQ段的变化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逸出;随着分子的不断运动,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瓶内气体的组成与空气相同。
14.【答案】
(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无实验I、已做过对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注意实验间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进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素养能力提升
15.【答案】(1)B (2)ab (3)慢
【解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2)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图2实验中ab段纱布条先变色。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变慢。
16.【答案】
(1)图1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图2的变化过程中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原子 (3)混合物 (4)分子
【解析】
(3)图2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4)图3中反应前的物质是氢气、氧气,反应后的物质是水,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