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超级月亮”( )
A 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 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 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 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 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超级月亮”比平常看起来更大、更亮,说明此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离地球距离较近,A错误,B正确;地月系位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对于“超级月亮”没有影响,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4月8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夜,由此可排除BC选项;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22时,所以150°E为0时,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大致与A图对应,D图错误。综上分析,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图,故选A。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A. 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 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 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 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4. 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 乌鲁木齐(43°N,87°E) B. 武汉(30°N,114°E)
C. 哈尔滨(45°N,127°E) D. 成都(30.5°N,103°E)
【答案】3. A 4. B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对太阳方位和时间计算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3题详解】
根据“暑假”“中国M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因此,从M地出发到中途点间,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N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N地返回至中途点问,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M地间,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小丹的座位始终位于东侧或南侧。去N地途中,小丹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巾,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路段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A正确。
4题详解】
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地方时的日出时间为5:15。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B正确。
【点睛】地方时的计算
(1)先求两点的经度差:两地同为东(西)经,取其差;两地东西经不同,取其和。
(2)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两地经度差+ 15° /小时=两地的时间差(小时),或两地经度差X4分钟/1。=两地的时间差(分钟)。
(3)确定时间早晚:东早西晚,时间“东加西减”。
(4)列出算式:所求地区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土两地时间差(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以东取“+”,以西取“_”)。
水系发育到一定阶段,由于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将改变原来水系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河流流向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四川省北川湔江流向演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受地质演变影响,图示河流径流量变小的是( )
A. 古都坝河 B. 苏宝河 C. 通口河 D. 安昌江
6. 图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
①凉风垭口的抬升②凉风垭口的下降③银屏口分水岭的下蚀④银屏口分水岭的下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地质演变与河流改道引起了该地区环境的变化,较突出的是( )
A. 通口河流程缩短 B. 涪江汇水量增加
C. 历史遗迹大量出露 D.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答案】5. D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受地质演变的影响,古湔江上游河段被袭夺,现代湔江和现代都坝河交汇后自通口河注入涪江,导致古湔江下游河段(现安昌江河段)的河流径流量减小,D正确。古都坝河和苏宝河的径流量受地质演变的影响不大,AB错。通口河径流量增大,C错。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现代湔江在凉风垭口处折向东北与现代都坝河交汇,表明凉风垭口抬升,现代湔江无法自凉风垭口汇入安昌江。同时,现代湔江和现代都坝河交汇后联通通口河,表明银屏口分水岭的下蚀,流水切穿分水岭,最终从通口河注入涪江,并不是银屏口分水岭下沉(分水岭下沉,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缓,下蚀减弱,难以切穿分水岭),①③正确,②④错。故选A。
7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现代湔江和现代都坝河交汇后自通口河注入涪江,涪江的流域面积增大,汇水量增加,B正确。通口河流程并没有缩短,A错。这种河道演变对历史遗迹大量出露影响不大,耕地面积也不会因该区域河道的演变而不断扩大,CD错。故选B。
【点睛】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5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9. 关于图示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 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 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 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答案】8. C 9. C
【解析】
【分析】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8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①地处高压中心,受高压控制为晴天;②位于冷锋锋后,阴雨天;③位于冷锋锋前,即将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天气;④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阴雨天气;由材料可知,洗车指数越高越不宜洗车,题干要求洗车指数最低,说明是最适宜洗车处,由以上分析可知,①处为晴天,最适宜洗车,其洗车指数数值最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虚线范围内是冷锋过境附近,不是冷气团过境,也不是高压系统控制,AD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内蒙古中西部,且材料已知时间为4月份(春季),此时空气干燥,冷锋锋后降水少,不会带来强降水,B错误;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C正确。故选C。
【点睛】锋面气旋:低压槽处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槽线附近锋面为冷锋,右侧槽线附近锋面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地形剖面图及某时刻等温面(等温面是指空间中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面)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据图分析,该时刻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谷地气温较低
②黑夜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
③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
④黑夜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此时,图中四地之间的气流应该是
A. 甲流向乙 B. 乙流向丙 C. 丙流向丁 D. 丁流向甲
【答案】10. D 11. A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山谷风
【10题详解】
图中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说明河谷中部气温高于两侧,①③是谷地气温低的原因,可直接排除;原因是黑夜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黑夜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D正确。
【11题详解】
图中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说明河谷中部气温高于两侧,谷地中部气流上升,上升后向两侧流,然后从甲流向乙,从丁流向丙,乙和丙向谷地中部流,A正确。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
A. 提前收获时间 B. 增加气候生长期 C. 提高大气温度 D. 防霜冻危害
13. 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倒伏
③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2. B 13.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并不能提前收获时间,排除A。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是为了提高地面温度,增加无霜期,增加气候生长期,B正确。地膜主要是提高地温并不能提高大气温度,排除C。当地在4~5月播种,因此主要不是防霜冻危害,排除D。故选B。
【13题详解】
东西向麦垄可遮挡来自南方的强光,①正确;我国早春风向为偏西风,东西向麦垄阻挡不了风,②错误;秸秆可减少太阳照射,减少蒸发,③正确;提高肥力应将秸秆打碎还田,④错误。选择①③,C正确。A、B、D与题不符,排除
【点睛】秸秆还田的优点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与生物性状 2、返还土壤养分,节省肥料用量3、覆盖还田,抑制杂草生长4、节约农时,降低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
A. 农民工转化成市民 B. 提高农民工工资
C. 增加农民工数量 D. 农民工在城区买房
15. 当前进城农民工呈现"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家庭生活成本 B. 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 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环境 D. 减轻工作压力
【答案】14. A 15. C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即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A正确;提升农民工工资和增加农民工数量,并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BC错误;农民工城区买房的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故不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措施,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由于我国城市或大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比农村或小城市好,如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都是这样,到城市或大城市务工经商人员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往往举家迁移,因此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C正确;"家庭式迁移"到城市,会增加家庭生活成本,A错误;"家庭式迁移"拖家带口并不能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同时各种压力也会增大,BD错误。故选C。
【点睛】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答案】(1)第三产业(服务业);高科技(民营、小微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2)中心城区多且密集;外围地区少,局部小集中。
(3)商业繁华地段人流密集(流动人口多),具有多样化的消费人群;在高级写字楼工作的人员收入高,且多合资或外资企业,多(包括外籍人士在内的)高收入消费人群。
(4)距离上海近,交通、经济联系紧密;上海该品牌咖啡消费人群多,可就近提供咖啡产品;上海是连接世界和中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方便咖啡原料的进口和咖啡产品向其他地区输送。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上海某品牌咖啡店为载体,考查产业类型、空间特征描述、消费人群特点、创新产业园的区位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客户去咖啡馆消费,支撑了咖啡馆蓬勃发展,客户消费水平高,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故支撑其发展的产业类型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客户消费水平高,推测其收入高,主要来自金融、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2)由图可知,整体上,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不均,中心城区多且密集,郊区密度较小;外围地区少,机场、港口附近相对集中,局部存在小范围集中。
(3)由材料可知,该品牌布局在高级写字楼地区,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故主要目标消费人群应为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高级写字楼工作人员,高级写字楼工作的人员收入高,且多合资或外资企业,多高收入消费人群。另外,该品牌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人流量大且人口密集,主要目标消费者具有多样化的消费人群,如购物者、旅游者等。
(4)由图可知,昆山邻近上海,交通、经济联系紧密,受上海影响显著;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布局在昆山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可就近提供咖啡产品;上海是连接世界和中国的重要交通枢纽,便于借助上海的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等,方便从国外输入原料及咖啡产品向其他地区输送。故选址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之称,但受交通影响,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圣马丁货运铁路(布宜诺斯艾利斯—门多萨,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改造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拉美签署的最长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也将是首个综合采用中国方案、中国技术和中国设备建造的阿根廷铁路项目。该项目横跨阿根廷经济最具活力的五个中部省份,途经粮食主产区和矿产出口大省。改造后线路时速将从目前的30多千米提高到70—90千米,年货运量可从目前的300万吨增至1300万吨。下图示意圣马丁货运铁路位置。
(1)从交通方面分析阿根廷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2)推测圣马丁货运铁路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的原因。
(3)简述圣马丁货运铁路改造项目的重要意义。
【答案】(1)通往东部港口的铁路及配套设施落后,(公路运输成本高,)粮食外运不便;距世界粮食主要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海运速度慢、耗时长,运输效率低(,影响粮食品质)。
(2)西部地势落差大,地质构造复杂,线路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建设费用高;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限制小,修建难度较小,建设费用较低;西部铁路货物种类较为单一,且运量较小,东部货物运输需求量大。
(3)大幅提升运输能力,有效降低沿线农产品、矿产等大宗商品运输成本;加强阿根廷东西部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沿线民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中国设备、中国技术的铁路项目向阿根廷及周边国家输出;推进中阿合作,开展经济优势互补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根廷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圣马丁货运铁路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的原因及圣马丁货运铁路改造项目的重要意义等知识点,结合图文材料不难解答。
【详解】(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之称,但通往东部港口的铁路及配套设施落后,公路运输成本高,粮食外运不便;位于南半球,距世界粮食主要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海运速度慢、耗时长,运输效率低,粮食长距离、长时间运输会影响粮食品质。受铁路及配套设施落后、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影响,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2)根据图示可知,阿根廷西部为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建设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建设费用高;而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限制小,修建难度较小,建设费用较低;铁路运输的主要物资为粮食和矿产。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线路建设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建设费用较高,且货物种类较为单一,运量较小,故圣马丁货运铁路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
(3)该铁路的改造,不仅有利于提升阿根廷的运输能力、降低大宗商品运输成本、为沿线民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阿根廷东西部联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还可促进中国设备和中国技术的铁路项目向阿根廷及周边国家输出、推进中阿合作,开展经济优势互补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赖马山是南美洲东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810米,长约14千米,宽5千米,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主要由砂岩构成。探险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罗马赖山并不是断块山。这里是奥里诺科河水系、亚马孙河水系等许多南美洲河流的发源地,从山顶倾泻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下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左)和罗赖马山景观图(右)。
(1)推测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山成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3)解释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的原因,并说明徒步攀登该山可能遭遇的风险。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当地整体隆起抬升,成为桌状高地;该地气候炎热,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普遍;在强烈的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桌状高地被切割形成桌状山地。
(2)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该山边缘陡峭,河流落差大,形成瀑布;顶部平坦开阔,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
(3)原因:(此时段)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南半球,气温较适宜;云雾、降水较少,能见度较高。风险:地形陡峭,(高差大)路径险峻;天气多变;(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蚊虫较多,易受侵扰。
【解析】
【分析】本题以罗赖马山位置及景观图为材料,考查地质作用等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1)任何一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罗赖马山组成为砂岩,而砂岩属于沉积岩,说明为沉积地貌。现该地为山峰,说明经过了地壳抬升作用出露。科学家研究,该山不是断块山,四周有众多瀑布,说明该地是地壳抬升后受流水侵蚀,外力切割,形成的桌状山地。
(2)瀑布之乡说明该地瀑布数量多,瀑布形成与流水和地形有关。读图可知,罗赖马山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河流发育且流量大。流经地形为桌状山地,四周陡峭,河流落差大,形成瀑布。山地顶部顶部平坦开阔,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所以被称为“瀑布之乡”。
(3)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的原因主要从气候角度分析。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相应南移,此时位于赤道以北的罗赖马山气温相对适宜,降水也较少,有利于攀登。但是,由于罗赖马山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路途险峻。同时,山中气候变化较大,天气多变,且该区域受地形、气候的影响,人口相对较少,容易迷路。热带雨林地区,蚊虫较多,易受叮咬,发生风险。
【点睛】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容易散发;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3)水质变化:污染严重以及湖水变咸(盐度增大)。产生原因:①湖区周边城市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泊;②石油开采、加工以及石油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带来的石油污染;③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恶化。
【解析】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认真分析材料及题干要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影响气温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读图可知: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沿岸有北赤道暖流经过,暖流有增温作用。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地对气流运行的阻挡、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地形不利于气流扩散等方面。图中信息显示马拉开波湖周围群山环抱,而谷地地形不利于气流的扩散。所以形成“热”的特点。
(2)读图可知,该地为位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多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控制,多对流雨,降水充沛;冬半年,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地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
(3)湖水水质包括湖水的咸淡及湖水是否洁净等方面。材料显示,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但后来马拉开波湖拓宽、挖深出海航道,此举易引发海水倒灌,导致湖水变咸。材料显示湖区周围油井众多,炼油业发达。油井开釆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易造成湖水污染;石油业的发展促进周边城市化水平提高,使得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泊。污水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新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原卷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超级月亮”( )
A. 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 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 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 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 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A. 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 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 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 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4. 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 乌鲁木齐(43°N,87°E) B. 武汉(30°N,114°E)
C. 哈尔滨(45°N,127°E) D. 成都(30.5°N,103°E)
水系发育到一定阶段,由于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将改变原来水系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河流流向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四川省北川湔江流向演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受地质演变影响,图示河流径流量变小的是( )
A. 古都坝河 B. 苏宝河 C. 通口河 D. 安昌江
6. 图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主要因为( )
①凉风垭口的抬升②凉风垭口的下降③银屏口分水岭的下蚀④银屏口分水岭的下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地质演变与河流改道引起了该地区环境的变化,较突出的是( )
A. 通口河流程缩短 B. 涪江汇水量增加
C. 历史遗迹大量出露 D.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5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9. 关于图示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 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 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 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地形剖面图及某时刻等温面(等温面是指空间中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面)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据图分析,该时刻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谷地气温较低
②黑夜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
③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
④黑夜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此时,图中四地之间的气流应该是
A. 甲流向乙 B. 乙流向丙 C. 丙流向丁 D. 丁流向甲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
A. 提前收获时间 B. 增加气候生长期 C. 提高大气温度 D. 防霜冻危害
13. 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倒伏
③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
A. 农民工转化成市民 B. 提高农民工工资
C. 增加农民工数量 D. 农民工在城区买房
15. 当前进城农民工呈现"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家庭生活成本 B. 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 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环境 D. 减轻工作压力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之称,但受交通影响,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圣马丁货运铁路(布宜诺斯艾利斯—门多萨,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改造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拉美签署的最长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也将是首个综合采用中国方案、中国技术和中国设备建造的阿根廷铁路项目。该项目横跨阿根廷经济最具活力的五个中部省份,途经粮食主产区和矿产出口大省。改造后线路时速将从目前的30多千米提高到70—90千米,年货运量可从目前的300万吨增至1300万吨。下图示意圣马丁货运铁路位置。
(1)从交通方面分析阿根廷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2)推测圣马丁货运铁路西部为单线、东部为双线的原因。
(3)简述圣马丁货运铁路改造项目的重要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赖马山是南美洲东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810米,长约14千米,宽5千米,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主要由砂岩构成。探险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罗马赖山并不是断块山。这里是奥里诺科河水系、亚马孙河水系等许多南美洲河流的发源地,从山顶倾泻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下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左)和罗赖马山景观图(右)。
(1)推测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山成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3)解释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的原因,并说明徒步攀登该山可能遭遇的风险。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