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备课人:李丽 修改人:严均亮 修改时间:2006.9.25
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乘法中的作用、
2、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
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乘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
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2')
1、提出问题,激发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2分钟)
计算(1)(-5)×89.2×(-2),(2)(-8)×(-7.2)×(-2.5)×的过程能否简便。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
2、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2')
3、 新授(10')
2、导入运算律:
(1)通过计算①5×(-6),②(-6)×5,比较结果得出5×(-6)=(-6)×5
(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
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讲解 “a×b→a·b→ab”的过程。
(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
(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分配律。
(7)全班交流、规范分配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通过例题与练习,加深对三个运算律的理解,学会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
3. 例题 (10钟)
例1计算(-25)(-17)(-4)
分析:此题可先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算式变形为〔-25〕(-4)(-17),再计算;也可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
例 2 计算:(-3)()()
分析:此题可先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算式变形为〔(-3)()〕〔()〕,再计算;也可以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在计算绝对值,再运用结合律、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解法1:原式=〔(-3)(())〕〔()〕
=+1()
=
解法2:原式=-(3 )=
4、 巩固练习(12')
1.计算下列各题:
(1)30×(-+0.4); (2)4.98×(-5)。
解:(1)原式= 30×-30×+30×0.4=15-20+12=7;
(2)原式=(5-0.02)×(-5)=-25+0.1=-24.9
(第(2)题需要把算式变形,才能用乘法分配律)
2. P.40练习
5、 小结(3')
6、 小测(8')
分层导学33页的基础练习。
7、 布置作业和预习:(2')
作业:计算下列各题:
(1)8+(-0.5)×(-8)×; (2)(-3)××(-)×(-0.25)。
预习课本41到42页,完成分层导学36页的知识回顾。
8、 板书设计
投影 课题知识点: 例题: 学生板书: 作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