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说时问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诗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摔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策标号涂黑:非迭泽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短歌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阁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蔺的文字,完成1~3题。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成书于九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集离史、画论,画家小
传于一体,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历代公私书目皆有著录,包括《常文慈日《新磨书》《宋史》
等。《历代名画记》对后代画吏撰述影响甚大,色括北宋郭芳带虚《图画见闻志》、南宋邓椿《画继、元代夏文
彦《图绘宝鉴》等都以续写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荣。
张彦远收集签理晚唇之前画论史传,别出机桥,分章别类,考察绘画相关褚多问题,为中国绘画史写
作立下规范。《历代名画记》共有十卷,前三卷为画学专论文章。后七卷皆为画家小传,记栽许多画家的
生平及共评价。张彦远的画学成就及原因可以作如下的概者:“(张彦远)离祖以下入则为相,出则历典名
郡,搜藏历代书画被富,因战乱丧失殆尽。至彦远时,虽所余无几,但因其特于整赏,烂热历代文献典故,
故能成此规漠空前、亦史亦论的画学专著。”正图为张度远的家学渊源和个人学养,保成了这部史论俱佳
的画学专著。
到同前为上,《历代名画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染理按注和尝绘画恩想研究上,大都未涉及其中蓝
含的文学价位。历代名画记》的文学价值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历代名画记》卷四至十画家小传中,许多画家兼及诗人的身份。尽管唐之前画家小传多采自
前人所著画传史书,但唐代画家小传多出张彦远自己之手,对唐代具备绘画才能的诗人生平考订多有神
益,有些文本和逸事甚至仅存于《历代名画记》中。且由于张彦远出自“三相张家”,门第崇高,见闲既广,
又熱诗文,众多文学史料赖其保存。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画家小传有助于磨代诗人生平的考订,
载录的诗文有助于文学史料的保存,更可以通过画家小传的记栽考察偿代绘画、文人和唐代社会的豆动
关系。
第二,《历代名画记》中的《论画六法》和《论颜陆张吴用笔》多有论及张彦远的绘画思想。张彦远在谢赫
“六法”的基础上,对“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并重,提炼出自身重“骨气”的绘画理论。这既是对六朝画论的
总结,又与唐代文论中重视骨气的风气相通,二者体现着共同的审美品格。张彦远又提出“意存笔先”和“画
尽感在”这两个命题,注重绘画的“意”的明迷,这不仪与中晚磨的意境理论相关,还影响了宋代以后写意画
的传统。国此: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绘画理论在画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还与詹代当时的文学理论密
【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3041A2022一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项“对后世的画史撰述影响最大”曲解文意。C项“张彦远与这些画家关系密切”表述有误,有些画家和张彦远不是
一个时代。D项“完全继承谢赫‘六法’思想”表述有误,原文是“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提炼出自身重‘骨气’的绘
画理论”,)
2.C(最后没有总结全文。)
3.D(“作者否定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论”曲解文意,原文是“…更是有助于重新考察苏轼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这个概念”)
4.D(“主要原因”于文无据。)
5.C(由原文“他们还展开了各类具体实践,如“汉服文化节”“带着汉服去旅行”等活动,促使汉服文化日益形成不容忽视的
影响力”可知,是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促使“汉服文化日益形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6.示例一:设立“汉服日”,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推广汉服,有助于激发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提
升国民的文化自信。(3分)通过穿着民族服装来提升个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3分)
示例二:没有必要设立“汉服日”。一方面,效果有限。国家设置“汉服日”,本质上是想让人们通过穿着汉服增强对汉服
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但是接受穿着汉服的群体大多是年轻人,受众较少就会导致宜传效果不佳。(3分)另一方
面,宣传方式单一,其实弘扬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7.A(没有比喻修辞。)
8.①引发母女间对话,表现母女亲情:②引出下文伤疤的来历和中风等情节:③插叙,宕开一笔来写,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摇曳多姿:④更全面地表现母亲的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①“这就不错”强调拥有母亲的幸福感,表明“我”虽失去了父亲,仍因拥有母亲感到幸福与安慰。②“也不错”进一步强
调拥有母亲的幸福感,表明虽然母亲身体不好,也有缺点,但“我”对母亲始终有深沉的爱。③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
现“我”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知足。④表现生活中普通人的朴实、自足,具有普遍意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A(参考标点: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11.B(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12.C(“表明公子做事优柔寡断,不能坚持到底”表述有误。)
13.(1)侯先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固”“还”各1分,句意3分。)
(2)就像把肉扔给机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譬若”“馁”“何功之有”各1分,句意2分。)
14.D(这首词上片若力写景,下片叙事,抒情。)
15.①运用想象,写嫦娥充满情谊,热情周到地将月光洒遍人间,增强了感染力:②间接地突出了此夜月光的皎洁、明亮、柔
和: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此时陶醉在月光之中的愉悦之情。(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6.(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041A